編者按:甘肅民國學者、著名教育家、書法家劉養鋒先生系甘肅慶陽市人,其在民國八年即1919年編著的《習字入門》,被中華書局編輯刊發,并列為《中國經典書畫叢書》。大浪淘洗、經典厥光,百年后,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湖北美術出版社、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等相繼出版發行,引起了廣泛關注,得到了高度贊譽。應廣大書畫愛好者的期望,該書由甘肅成功文化集團整理,在原著基礎上增加作者不同時期的書法代表作。甘肅省委原副書記馬西林作序,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各大書店發行,以饗讀者。
該書出版發行后《新華網》《甘肅日報》《平涼日報》《蘭州晨報》《隴東報》等媒體都做了詳細報道,社會反響熱烈。究其緣由,《習字入門》原著凡五章、十三節,第一章總論,分述姿勢、器具、時間、精神、次序及運筆等的注意事項;第二章論楷書,分永字八法、分部配合法、全字筆畫先后及全字結構舉例四節;第三章行書;第四章草書;第五章結論。其特點鮮明堪稱經典,一是符合書法發展循序漸進的科學性,尤重楷書臨習的基礎性;二是深入淺出便于操作,流傳深遠普及廣泛;三是結合作者習書切身體會,以道馭術、道術相融的創見性;四是滿足當代傳統文化復興,廣大中小學校書法教學的時代性。同時新刊,又增劉養鋒先生書法作品二十五幅,其中對聯、條屏,真、草、行不一而足,法度嚴謹、筆力健勁,從書法通篇的法度、氣韻的高度指導書法創作,足令讀者賞心悅目、大受裨益。
甘肅省委原副書記馬西林同志為《習字入門》新刊作序影印:
百年風雨證書緣
吳辰旭
有這樣一本書,一百年前由權威出版機構中華書局出版,一百年后的今天,仍能先后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丶湖北美術出版社丶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等竟相多次原版印刷上市,一字未改。
有這樣一本書,一百年前就被列入《中國精典書畫叢書》,一百年后的今天,附麗于中華傳統文化復興,這本書仍為持續不斷的書法熱增溫加熱,令人仰羨。
有這樣一本書,它的作者曾經很有名,但卻沉寂在時間遠去的背影中,不為人所知,是傳統文化的時代大浪,讓他重放光華。
有這樣一本書,它的作者還是我們甘肅人,他叫劉養鋒,這本書就是由我省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丶馬西林同志作序的《習字入門》。
可喜的是,這本一百年前由上海出版的精典之書,一百年后也由作者故鄉的出版社出版發行。你一定想知道劉養鋒何許人也?劉養鋒(1894一一1960)名葆鍔,養鋒為其字,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顯勝鄉人,出身耕讀世家,一九一八年畢業于蘭州中學,因其學業卓異,國家選派入日本帝國大學深造,歸國后于一九二六年入馮玉祥所率西北軍吉鴻昌部任職,后因吏政腐敗,先生之愛國思想不容于時,遂于一九三三年毅然委身杏壇,曾任甘肅學院訓育長兼教授,新中國誕生后,任平涼丶慶陽專署文教科科長等職,為甘肅省人大代表丶政協委員,精于書法,擅長魏碑,有<習字入門><千家詩繪畫四體書法藝術><臨梁子云列子語>等法帖及碑匾楹聯傳世,是有全國影響的本土書法家。
這本書百年再版,正當其時。
一百年是個歷史輪回。受到世界風潮的影響,傳統文化從被質疑、否定、揚棄,再到中華民族精神再造,百年抗爭,國勢日隆,文化自信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支撐,讓優秀民族文化傳統重回中華大地,書法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中國精神與審美價值的不二載體,不僅在國內,也不僅在亞洲儒家文化圈的日本丶韓國等地,更在全世界受到尊重與青睞,讓中華文化基因深植靈魂,習書練字是一個重要路徑,從中小學抓起當是不二之選。這本書所以被看中再版,道理正在這里。
這本書經百年風雨洗禮,仍為精典。
傳統文化價值再張,且一字未改,證明此書不愧為"國之精典"。一是它的科學性,從書法的"行由楷生,草由行出"的特點,突出楷書的重要,繼之介紹行書和草書,循序浙進,不枝不蔓,嚴整有序。二是它的普及性,以童蒙為主,兼及初涉書法者,萬象并包,十分詳備,且配以圖示,文字簡明扼要,既有深刻的的道理,也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三是它的創造性,在第二章楷書中表現尤為突出,作者結合自己的書寫經驗和書法發展歷史,在"永字八法""分部配合法""全字筆畫先后”"全字結構舉例"四節,詳加圖解說明,把漢字藝術的美學法則講得明白曉暢,讓人一入道即上正途,免去了許多錯訛與歧路。四是投契時代,滿足中小學校及社會學習書法的現實要求。五是簡煉精粹,以道馭術,道術相融,即使書家,亦大有禆益。
這本書雅俗共賞,老少咸宜。
時越一百年,世界與中國面貌己發生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但閱讀此書時,卻無多少障礙,這是了不起的成就。介說文字帶點古文味,但淺顯易懂,不滯不澀,一氣貫通。能做到雅俗共賞,老少咸宜,卻非易事,說明作者有豐贍的知識,透徹的見解,高超的文字功夫。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上架的好書,目前我省各書店均有銷售,以饗讀者。
(本文作者系 著名詩人評論家、成功文化集團高級顧問、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成功美術館館長)
《習字入門》新辦選刊劉養鋒先生書作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