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今日蘭州訊 新中國第二代人物畫家、以人物畫馳譽畫壇的李寶峰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19年3月13日00:20分逝世,享年81歲。
李寶峰先生是成功美術館的老朋友,驚悉先生謝世,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蘭州成功美術館及書畫藝術界的人士痛心地表示 :“李寶峰先生的辭世是國畫藝術界的重大損失。”
《軫悼李寶峰仙逝》
吳辰旭
識荊龍尾四十年,
來往無多情誼專。
翰墨風華傳九陌,
胸懷超邁贊十緣。
也曾悟道聆君誨,
幾度閉門未瞻顏。
豈料春風拂柳日,
魂歸遼鶴伴花山。
2019-3-13日即賦
——作者系著名詩人、評論家、成功美術館館長、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
悼念李寶峰先生
李寶峰先生一生熱愛并致力于國畫藝術,以人物畫馳譽畫壇,屬于新中國第二代人物畫家。其實,他的藝術成果是多方面的。他既有扎實的造型功底,又有多年在出版社工作畫過眾多插圖和連環畫的經歷。在長期實踐中磨煉所得的默寫能力、構圖能力,以筆墨線條勾畫人物動態和刻畫神采的能力,對其中國畫尤其人物畫創作有很大助益。值得一提的是,先生多次見到人物畫大家黃胄,黃胄很欣賞他的靈性和聰敏,熱誠平和相待,諄諄善誘,讓李寶峰先生獲益匪淺。
隴原大地,高原漠風,大西北這片神奇的熱土滋育了李寶峰先生的藝術精神。幾十年來,他執著地深入生活貼近現實的創作方向,對西部土地一往情深。先生推崇:“到生活中去觀察體驗很重要,我經常這樣去做,畫出自己的真實體會。”因此,他的每一幅作品的背后,都凝聚著無數的辛苦與汗水。為了畫好藏區高原的人文風情,他堅持每年到藏區基層體驗生活。從甘南藏區、河西走廊到南疆北疆 ,都留下了他寫生體驗的跋涉足跡,由此而積累了西部生活與人物的大量形象素材。堅守在廣袤的大西北這片土地上,李寶峰先生從生活中獲取創作靈感,由題材內容出發而思考人物造型和筆墨語言。這樣孕育出來的作品,既有強烈的西部生活氣息,也有著鮮活靈動的個性特征。他筆下的《高原情》《歲月》《慕士塔格峰麓》《絲路花雨》《西北風》《琵琶行》等一系列作品,無不給觀者留下深刻印象。
李寶峰先生是國家一級美術師,甘肅省代表性畫家之一,1938年2月生,遼寧撫順市人。1955年考入魯迅美術學院附中,1959年升 入魯迅美院中國畫系,1964年畢業分配到甘肅人民出版社,曾任美編室主任。1990年調甘肅畫院,任副院長、黨委委員。2001 年退休。
郭月明 草于2019.3.13
(本文作者系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甘肅著名畫家李寶峰先生以人物繪畫享譽當代中國畫壇,魯美的專業訓練和學習奠定了其“拿起筆來寫人物、花鳥、山水、動物均能揮灑自如”,以及“功在于造型能力之堅實”的本領(李寶峰魯美時期的老師王盛烈撰文稱贊道)。而在西北工作后,黃胄先生的指點以及西北人物風情的影響,使其幾十年貼近西部熱土生活,并產生強烈的藝術感知以及確立其創作方向。數十年來,現實主義的精神主線始終貫穿他的創作,河西走廊、甘南藏區以及天山南北都留下了體驗生活、寫生跋涉的足跡。因而在西部人物繪畫的創作,李寶峰先生擁有不竭的、鮮活的藝術源泉。從生活中獲取創作靈感,由題材內容出發而思考人物造型和筆墨語言的“遷想妙得”使其作品,既有強烈的西部生活氣息,也有著鮮活靈動的個性特征。

李寶峰先生畫作《載歌載舞》

李寶峰先生畫作《對弈圖》
(本網編輯\汪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