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藏舒春光山水畫《絲路神韻》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舒春光教授是當今畫壇不可忽略的一位實力派畫家,其繪畫作品以蒼茫遼闊的沙漠邊疆風貌為主題,融匯中國傳統繪畫的精神,筆墨多采用傳統的沒骨手法,畫風奇幻而唯美,給人一種大漠的神秘感,呈現出獨特的西部風情。
“白馬西風塞上,煙花杏雨江南”正如舒春光教授文章中寫的那樣,意境、詩境、畫境都具有極強的畫面表現能力。在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無論是工筆畫還是寫意畫,都離不開“意象造型”,即運思落墨,勾皴點染,皆“以意寫之”、“意在筆先”。“意”是無形物,難以把握,所以為最難。舒春光教授的繪畫作品,從畫面的表現形式上很難找到傳統山水的影子,但又處處隱含著傳統意象。從本次《西部成功書畫家》刊登的此幅《絲路神韻》一畫中可窺見一二。畫面中遠山陡峭挺拔,雖不見山石斧劈皴擦的痕跡,卻給人嶙峋溝壑,紋理可見的骨力氣勢;近景處的石塊亦不見勾皴筆力,但給人質地堅硬渾厚之感。又以淡藍色在石隙之間,隱約可見流水的清潤和柔軟,幾只可愛的麋鹿在山澗嬉戲玩耍,一派的奇妙而迷離的景象。除此,整幅作品以國畫獨有工具毛筆滃染而成的墨彩塊面濃淡滲透,厚重且富于體積感,充分發揮了國畫筆墨“骨”的藝術感受,敷色有著傳統山水的古樸之氣,墨彩氤氳寫出的背景更給欣賞者無限的想象空間。正是因為舒春光教授胸中藏有萬千氣象,融匯與筆端,方才描繪出了具有雄奇氣勢的絲路邊塞風情。
舒春光教授生于甘肅,成長和工作于邊疆,是一位與西北的歷史文化風情與人民大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畫家。他將自己對西北邊塞風光的迷戀以及對邊疆人民的熱愛融匯到畫筆之中,借助獨特的表現題材和藝術語言,形成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時代風貌和獨特風格。
畫家簡介:
舒春光 1941年生于甘肅省康樂縣。1963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師從常書鴻、劉文清、呂斯百、汪岳云等先生。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