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藏李一平人物畫《雪域》
中國畫的筆墨就是人生、人格的鏡子。它表現了畫家對自然生命,人文精神的執著追求。通過畫面的墨彩、線條、背景、空間架構等表現創作者所崇尚的主觀精神和人格魅力。作為土生土長西北人,作品題材始終圍繞著隴原大地和西部藏區人物風情和生活風情,以深厚的傳統藝術、文化涵養和扎實的筆墨駕馭能力展現著不斷發展變化的隴原大地新風貌。

館藏李一平人物畫《晴雪圖》
觀其筆下的高原人物畫,人物造型精準,筆墨講究通過線條的強弱、曲直、長短、粗細、濃淡、虛實、轉折呈現生動傳神的不同人物形象。畫面中物象造型沒有簡單的依靠線條和水墨的勾勒融合去表現,更沒有單靠角色的說教和動作,而是通過平靜的動作和安詳喜悅的表情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如其作品《雪域風情》《晴雪圖》《雪域》三幅作品,人物形象生動、鮮活,舉手投足之間充溢著生命靈動和堅毅的氣質,李一平先生以簡煉的線條,質樸的墨韻勾畫出高原人物飽滿的精神風貌,體現了畫家對人物畫更高的審美追求。《晴雪圖》一畫中,描寫高原雪后婦女們忙碌勞作的場景。畫面中簡潔的背景給人天地一色的開闊景象,一群健碩的牦牛緊緊地跟著背著竹簍的婦女身后,后方一位婦女抱著雙手站在一側觀看牦牛是否掉隊。甄宓作品情景交融,沒有夸張的渲染,也沒有復雜的環境描寫,卻恰到好處地刻畫出高原人民的樸實、純樸、憨厚、敦實、善良的性格。

館藏李一平人物畫《雪域風情》
東晉畫家顧愷之曾說過:“凡畫,人最難。”中國畫山水、花鳥、人物三種,人物畫是最難的。因為,山水畫要創造意境,花鳥畫追求情趣,而人物畫則講求傳神。李一平先生的傳統人物畫創作以現代人發展的眼光看待古人的筆墨智慧,以個體的生活、生命情感體驗,觸摸、揣摩古人的精神世界。作品《七賢圖》《聽琴圖》,人物氣韻高古,形神兼備,墨韻高雅。尤其是《七賢圖》一畫,七位儒雅的高仕姿態各異,神情各不相同,造型描寫極盡細膩灑脫。畫面中古松參天,修竹相伴,七位高古閑仕席地而坐,或舉棋對弈,或撫琴暢聽,或把酒言歡,抑或靜立觀看友人對弈,他們或坐、或立、或依靠山石,身旁翻到的酒壇、掀開的書籍更襯托出高古閑雅遺風。整幅作品人物造型精準,筆墨淡雅,每個人物都賦予不同的個性和精神,形象立體生動。竹子、古松亦給畫面增添了高潔、堅韌的精神意趣。透過先生的傳統人物作品,讓欣賞者感受帶古人對自然的崇敬和返璞歸真的理想情趣。

館藏李一平人物畫《七賢圖》
從李一平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先生在創作中非常注意線條的書寫性,強調書法用筆,通過線條的豐富變換和與墨色的交織穿插來構成完整的形象,更好的展現出人物的形體、質感和動勢等復雜的關系。在造型技法上講求有筆,有墨,把筆法和墨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用筆變化中,運用線、皴、擦、點,染等筆法,表現有骨有肉的藝術形象。先生的筆墨在傳統繪畫的技法和基礎上,融入了自己對生活所感、所思的人物形象,形之于筆墨,創造出妙在神韻的藝術形象。

館藏李一平人物畫《聽琴圖》
畫家簡介:
李一平,1954年出生,甘肅省正寧縣人。1976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2007年結業于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高研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現任慶陽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慶陽市畫院院長。
有百余幅作品參加全國和省以上展出、獲獎。其中《冬碾》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獲甘肅省美展一等獎,第三屆敦煌文藝獎《打秋》入選紀念建黨80周年全國美展、獲甘肅省建黨80周年美展一等獎、第四屆敦煌文藝獎;《安居樂業》入選全國第八屆群星獎;《老窯新唱》入選中國第四屆藝術節美展;《隴東燎疳節》獲全國風俗畫大獎賽優秀獎、首屆甘肅敦煌文藝獎;《黃土高坡》入選《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發表五十周年》全國美展、獲省美展一等獎。作品被廣東美術館、陜西民俗博物館永久收藏,作品曾隨展覽在美國、捷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