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珠人物畫作《三仙圖》
金風送爽,秋光絢麗。
是秋,在成功美術館有幸欣賞到張哲珠先生的幾幅山水和人物畫作,無論是筆墨運用還是色彩表現都充滿了創新求變的精神,令人耳目一新。
濃墨重彩,意韻深遠。張哲珠先生的作品具有鮮明個性和獨特風格。
張哲珠人物畫作《休閑圖》
張哲珠先生的山水善用對比,無論是塊面的大小、色彩的冷暖、線寫的疏密,在其畫中都體現的淋漓盡致。其作品《幽紅》色彩通紅,與畫面上邊的一縷幽藍形成鮮明的對比,進而通過這種藝術語言的處理,營構了一幅夕陽蔭翳云層,仿似晚霞映紅天際的自然奇景。
山川有四時變化,日有明暗昏曉。張哲珠先生筆下的山水景致,正是抓住了這種四時與晨昏的變化,在其筆墨中升華定格。斗方山水《幽紅》,線墨虛實變幻而山巖肌理分明,遠近大塊面的墨色與近景線寫、留白交錯的造景模式,更增畫面的藝術氣息。這種對天地自然的筆墨謳歌,藝術構像,彰顯了畫家對山川自然的人文情深意切的胸臆直露。
張哲珠人物畫《休閑圖》
筆墨是中國畫藝術表現的主要手段,氣韻是人間天地之真氣與人的思想、感情、精神相融會,從而寄托在筆墨之中,體現于作品之中的氣象和境界,兩者在中國畫藝術中尤其重要。
細觀張哲珠先生的《山居秋暝》,畫面構圖疏密得宜,山體造型逶迤多變,設色清新明麗,淡綠的葉片映襯著灰黃色山崖,畫中民居白墻黛瓦,崖下場院兩位農人且行且語,給人以淳樸自然的藝術感染。無論是用筆、施墨、敷彩、題款,古人意氣盎然。畫面場景氣足韻滿,墨法溯源博采眾長,勾皴豪邁元氣淋漓;樹木房舍勢險筆穩。長鋒皴染和夾葉雙勾法,將煙云蒼茫的崇山峻嶺、幽山江河等高遠華茲的瑰麗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張哲珠人物畫《三仙圖》
中國畫意境,就是畫家通過描繪景物表達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藝術境界。它能使欣賞者通過聯想產生共鳴,思想感情受到感染。
縱觀成功美術館館藏的張哲珠先生的山水畫作,在國畫山水線寫、水墨交錯的基礎上,其筆墨技法、取式構圖、都打破了傳統的山水格局,創作中吸收西畫光影、明暗等元素,鮮艷奪目的色彩營造出一種與眾不同的視覺沖擊和靈魂震撼!
其實,張哲珠先生的繪畫山水、人物俱佳。
張哲珠人物畫《休閑圖》
在成功美術館展覽大廳,還張掛著張哲珠先生的《休閑圖》《三仙圖》等幾幅人物作品,以古代山野隱士的雅集小聚為題材,三位老者在月色竹影之下,撫琴者,聽琴者皆是神情依然,愉悅之情溢于言表,畫面質樸清新,人物形象閑淡灑脫,古意盎然,墨色寫出的竹子增添了幾多雅意;體現了古代文人雅士的寄情山水的情懷,也彰顯出崇尚自然、超脫世俗功利的明凈心靈。
形意之中追取神韻是張哲珠的又一個鮮明的藝術特色!
其筆下的水墨人物《休閑圖》,讓我們體會到“形神兼備,文質相兼,雅俗共賞。”的藝術境界。畫家把古代文人雅士們聚集的美妙瞬間予以定格。筆法靈活多變,飄逸瀟灑;人物造型精準,形態灑脫,清靜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以鐵線、游絲描為主,輔助水墨暈染的《三仙圖》,人物風貌或閑適自然,或矜持而立,或性情憂郁,都蘊含著一種虛實相生,形神相和的韻味。觀賞者感慨,畫家在人物造型中以神韻神采的捕捉表現人的精神品質與情感訴諸,以傳神的意象賦予生命的活力與生機。其筆下的人物繪畫以虛實相生的畫面布陳,酣暢淋漓的線寫筆墨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幅充滿生活詩情、與自然意蘊和充滿生命活力的美好畫卷。 (文\成功書畫家網 記者 郭月明)
張哲珠人物畫《休閑圖》
藝術家簡介:張哲珠,字墨緣,吉林市人,現居北京?,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會員、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中國書畫市場報藝術顧問、深圳寶安畫院簽約畫家、北京中藝財富畫院簽約畫家、吉林省美協理事、吉林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吉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阿里郎書畫院院長。先后進修于中國國家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韓國美術人協會客座教授、當代少數民族實力派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