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藏孫良利山水畫《登高遠眺圖》
山水畫自古以來便承載著文人墨客對大自然的濃厚情感,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再沒有哪一個畫科能像山水畫那樣給國人以更多的情感。一代又一代的畫家以飽含情感和心靈意愿的筆墨在尺幅宣紙之上呈現著山河的壯美和咫尺天涯、山高水遠的山水意境。孫良利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他遵循傳統山水畫的文脈和底蘊,專心繪畫,數年來訪遍祖國的名山大川,創作出一幅幅生機盎然,雄逸宏大的山水佳作。

館藏孫良利山水畫《云山意歸圖》
孫良利先生的山水畫受范寬、王蒙、石濤前人的影響,重寫生,筆墨多以線為主;后更苦追當代賈又福、李鐵生等山水名家的山水風范,他師法自然,堅守傳統,不斷創新,形成了雄渾爽利、大氣秀逸的山水畫風。在作品《登高遠眺圖》一畫中,通過淡墨與留白的融合、映襯寫出云氣蒸騰,山岳隱隱可見的奇觀;近景處,以線條架構出挺拔的挺拔秀麗的山脈,通過濃墨、淡彩的皴擦對比,寫出山巒高低不同的形態和氣勢。起伏的山巒之間樹木豐茂,崖間傾瀉而出的流水緩緩的在山澗流淌,順著掩映在林間的小路,拾級而上到達山峰的高出,憑欄遠眺,煙云彌漫,奇峰競秀,祖國山河無限壯美。再說說《溪山信步圖》《云山意歸圖》兩幅作品,記憶濃、淡墨彩來映襯對比出山水的層次和草木植被的明暗變幻,畫面既注重意境的表達,又將寫實與寫意、抽象與具象相結合,通過線條和墨彩的豐富變換和縱橫穿插,將內心想象的山水景象一一展現在畫面中,通過空間、時間、人物和景物等有序的布陳安排,與自然對話,真實的再現人文精神和自然生命精神的和諧統一。

館藏孫良利山水畫《溪山信步圖》
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如孫良利先生的山水畫作品《臨風聽蟬圖》,氣勢開張,結構嚴謹,墨彩質樸,以濃厚的赭石色寫出綿延的遠山在霞光下壯美的雄姿;中景處濃淡相宜的墨色描繪出群山層疊、矗立之勢,留白氤氳出的云氣、水汽混為一體,環繞在山巒之間,給人清幽寧靜的山水景象。近景處流水潺潺,樹木繁茂,伴著山野夏日緩緩的清風,在林中聽蟬清脆而有節奏的鳴叫。“蟬噪林愈靜,鳥鳴景更幽”的意境,在畫面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館藏孫良利山水畫《臨風聽蟬圖》
孫良利先生的山水畫,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有著生命的靈動和自然的靈性。他的作品總是在不經意的線條、筆墨間,流露出對自然生命的關懷和對人文歷史的理解。他的畫作充滿著對山水家園的回歸理念和深幽清雅的人文精神,每每賞之,總帶給人無限的心靈觸動。(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畫家簡介:
孫良利,1966年生于山東冠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徐悲鴻畫院書畫院副秘書長,《中國書畫》雜志社書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現代原創美術研究院研究員,中藝財富簽約畫家。先后深造于中國美術家協會首屆中國畫高級研修班、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國藝術研究院賈又福山水畫工作室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及唐秀玲藝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