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藏張長志人物畫《春到高原》
中國畫不管是山水畫亦或是人物畫、花鳥畫,都有著完整的創作體系和成熟的表達范式。而人物畫在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的傳承中,形成了獨具風貌,以形傳神,真實展現人物形象特征,及個性和內心世界的筆墨傳統文化藝術。張長志先生作為新時代的人物畫家,其作品筆墨在彰顯理想情懷的同時,更注重內在的水墨格調和精神品質與人物氣度統一和諧。
館藏張長志人物畫《牧羊人》
創作中的張長志先生人物畫、花鳥、山水皆有涉獵,所繪人物題材豐富,佛陀造像、高原人物風情、古典人物描寫,各具風格特色,以飽含崇敬的筆墨畫寫出一幅幅蘊藏文化厚度和人文關懷的作品。在《春到高原》《圣雪迎春》兩幅作品中,以最樸實、最真實的勞動場景為繪畫主題,背景簡約、空闊,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筆墨寫意,墨色清雅素樸,人物造型形神兼備。先生以形寫神,將高原婦女懷抱孩子放牧的形象描繪的淋漓盡致,不管是在風雪中亦或是春意染枝頭的季節,都以生動的筆墨刻畫出畫面意境,著重描寫人物生動的面部表情和內在神韻。再如《牧羊人》一畫,以宿墨描繪,高原上迎風搖曳的大樹,山坡上的羊群這片土地映襯的格外曠涼,牧羊人坐在羊群中,悠悠的煙氣襯托出人物內心的孤獨。
館藏張長志人物畫《煙雨晨釣》
張長志先生以不懈的毅力和堅韌的精神鉆研藝術繪畫,在繪畫理論與勤奮的筆墨實踐中,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形成了獨特的繪畫個性。在古典人物題材繪畫中,張長志先生以傳統文人精神為基礎,以形寫神,以先立形,以神達意,刻畫出造型與神態和諧統一的人物形象。先生的古典人物《唐人詩意圖》《煙雨晨釣》《相思長》《仙茗圖》等幾幅作品,整體畫面結構和氣勢皆統于筆墨。作品背景疏闊,輔景雅致而充滿吉祥、美好的寓意,筆法嚴謹,物象豐富,畫面所呈現出的煙雨詩意頗具優雅情懷。《相思長》一畫中,描寫獨立江畔的年齡女子在夕陽的余暉中,在回歸的雁隊中,翹首期盼心上人歸來的消息。作品中筆墨極具古風詩意,夕陽、大雁、人物等豐富的意象描寫和空間架構上給人一種久遠感,側面展現出古人浪漫的生活情趣。
館藏張長志人物畫《相思長》
不同的題材的作品,也造就了張長志先生豐富的筆墨表現力和情感張力。他筆下的佛陀造像《笑口常開》以人們尤為喜愛的彌勒佛為繪畫主題,墨彩豐富,對比明顯,略顯夸張的大肚子,給人一種“大度”的意象,佛陀張開的大嘴,張開的雙手向上,仿若在歡歌,在仰天大笑。而在作品《天音邈邈》一畫中,則以淡墨凸顯出飄渺氤氳之感,先生借助敦煌壁畫中仙女舞樂的靈感,創作出一幅柔美、內涵豐富,頗具藝術氣息的作品。再說說先生的山水畫《鐘樂破曉》,構圖嚴謹,筆墨宏闊大氣,在黑白灰的架構中撐起一方山水的大氣象,在悠長的鐘聲中,萬物沾染綠意,生命開始復蘇。《鐵馬冰河入夢來》一畫中,則將人物形象置于大山大水的雄渾氣象中,以一種大開大合的筆墨氣象營造出每一位欣賞者的壯志雄心。
館藏張長志人物畫《笑口常開》
縱觀張長志先生的人物畫作品,不管題材、形式都飽含著畫家本人的筆墨情感、知識積累、文化修養以及對藝術的深厚理解,所以先生的國畫作品不管是人物、山水亦或是花鳥都飽含生命的精神和靈性,各具生活的情趣和筆墨意趣,滌蕩每一位欣賞者的心靈。
館藏張長志人物畫《天音邈邈》
畫家簡介:
張長志,美術編輯,中國當代畫家百杰。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入室弟子。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創作中心畫家。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學會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藝術工作者協會名譽主席、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主席。出版有《張長志畫集》、《張長志畫選》。業績載入《世界名人錄》、《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美術家辭典》等。獲首屆中國文藝成就獎。
館藏張長志人物畫《鐘樂破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