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雄強”的形式與浪漫主義美學追求——讀成功美術館館藏周韶華先生有感

   2020-12-15 17:56:09   瀏覽數:

周韶華先生作品《瀚海晚歌》

    近日成功美術館館藏展出的一幅周韶華先生的作品,提起了筆者對周先生繪畫及其藝術美學追求一探究竟的興趣。此前對周韶華先生的了解,僅限于知道他是現代中國繪畫革新中,繼林風眠、吳冠中等先生之后的又一位國畫現代派大家,也曾在趙無極先生的批評文章的“一面之詞”中僅得一鱗半爪的信息獲取,對其藝術未作深入的研究。

    那么就從成功美術館館藏的這幅作品,開啟筆者對周韶華繪畫藝術的初識吧!

    這幅周先生沒有題跋的斗方畫作,筆者命名以《瀚海晚歌》。畫家所繪是蒼茫天際飛過的五六只歸鳥,近景處又有絢爛的紅色點染,濃墨的線條勾畫的一簇草木,水墨調和以色彩滃暈鋪排成浩瀚的大漠。而整幅作品的上端,畫家又以厚重的水墨暈染山石形成的類似窗口式視覺空間近景與自然留白,構成三角形態的畫面深層空間。整幅作品,我們都能從畫家的塊面結構的組合中,體悟到畫家在不同畫面語言元素的對比營構中,所強調的勢感。無論是水墨鋪陳的塊面,還是色彩形成的差異、物象的大小,以及景物的虛與實的空間營造,都是如此。

    從這幅作品而言,畫家從傳統國畫的寫意性,以及西畫語言的抽象性等眾多不同藝術的優長,都有吸收、實踐、應運。其目的只有一個,為了達到畫面整體上的藝術美感,即天地自然雄壯、崇高、浩瀚的勢感。畫面中大漠(亦或者其他物象)、紅艷艷的矮樹、天邊的飛鳥,當然還有那不可捉摸但實實在在存在的元氣流溢的虛無空間,畫家都舍棄了傳統國畫山水繪畫細小肌理“皴擦”的處理辦法,只以混沌的、概括的,亦是抽象的畫面筆觸,重構自然對象的輪廓結構。并以整體圖式構成中所強調的“勢”,來表現山川、草木的體積與精神內涵。

    當然周韶華先生的繪畫革新,在以抽象的畫面形式,突出“雄勢”的美學精神內涵中,也不忘對畫面對象即“山水草木”本身的尊崇,以及如同傳統書畫藝術“逸”之美學的引入,從而又形成了其繪畫“浪漫”的詩境傳達。所以筆者在看到這幅《瀚海晚歌》第一眼的時候,腦海里蹦出來的是唐人的邊塞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是宋人的豪放詞:范仲淹的“塞下秋來風景異”,辛棄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是俄國詩人丘特切夫的寫景詩:“好象遙遠的車鈴聲響,在山谷上空輕輕回蕩,好象鶴群飛過,那啼喚,消失在颯颯的樹葉上”。簡簡單單的畫面構成,但言及“氣韻”,畫家仿佛要把天地間的一切都要囊括其中,我想這也正是畫家以大山大水之“雄勢”,為繪畫表現中心的魅力吧!

    總體而言,周韶華先生的“新國畫”,現當代中國畫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與意義,毋庸贅言。然從其文化意義而言,上接先秦人文“天人之道、天地格局”的文脈淵源,下啟“雄強、崛起民族主義精神”對現代審美的探索,在極富天地精神、宇宙意識的浩瀚、磅礴美學“勢感”中,成就了其繪畫革新的深遠意義。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周韶華,1929年10月出生于山東榮成市石島,現居武漢。1941年參加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1950年畢業于中原大學美術系,先后擔任湖北省美術院院長、湖北省文聯主席,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員,中共十三大、十五大代表。 現任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受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湖北美術學院、西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中南民族大學、日本名古屋藝術大學客座教授,是西安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名譽教授。曾獲屈原文藝創作獎,2008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終身成就藝術家”稱號。2015年獲評2014年度“中華文化人物”。多年致力于中國畫理論與創作革新的探索與研究,是中國畫氣勢派的開宗創派者與理論建樹者。
先后舉辦“大河尋源”、“夢溯仰韶”、“漢唐雄風”、“荊楚狂歌”、“黃河·長江·大海——周韶華藝術三部曲”、“神游東方—周韶華藝術大展”等畫展。相繼出版文集《抱一集》、《面向新世紀》、《大河尋源》、《感悟中國畫學體系》等以及出版《大河尋源畫集》、《周韶華畫選》、《周韶華六十年藝術探索畫集》、《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周韶華》、《周韶華夢溯仰韶畫集》、《周韶華漢唐雄風畫集》、《荊楚狂歌 周韶華畫集》、《黃河 長江 大海—周韶華藝術三部曲》等個人畫集十余種。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甘公網安備 62010202001621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