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源畫作《流云飛瀑圖》
董希源先生的作品,蒼茫雄逸而又明凈秀美,他以盡量豐富多變的筆墨語言及章法結構來增強畫面的可視可讀性,他將具有時代感的大自然的美寓于傳統的筆墨構架中,作品正大而典雅,壯美而和諧。
本版刊登的成功美術館收藏的董希源先生的山水畫作《流云飛瀑圖》和《云聚春山》,氣勢恢宏,意境闊遠,筆墨精妙,變化多端。先看《流云飛瀑圖》,云潮浩瀚縹緲,山勢聳拔巍峨,“斧劈”出的山石紋理雄強有力。畫面中峰巒迭出, 蜿蜒不絕,溝壑縱橫,令人目不暇接。欣賞此作,似有一股雅氣、靜氣撲面而來,充斥著大氣磅礴的壯美質感,又似進入到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唯美曼妙。再看《云聚春山》以煙云的出沒來體現山川的雅致,以深遠的構圖方式來表現山川的幽深與縱橫。近處苔蘚斑斑,流水潺潺,體現出山林的幽靜;遠處云峰氣嵐,水墨淋漓,又凸顯出北方山川的奇峻風貌。整幅作品由近及遠的布局是董希源先生對山川的深入感知,也是對中國山水畫筆墨精髓的遷想妙得。
董希源畫作《云聚春山》
董希源先生精研畫道,工寫雙修,不論是山水畫還是花鳥畫,也不論是水墨還是設色,皆靠筆取氣,以墨取韻,厚積薄發,卓有成就。
(文\本網記者 蔣成蓮)
畫家簡介:董希源 1964年生于福建省詔安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文化部中國美術院藝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教授,榮寶齋畫院特聘教授,福建省畫院特聘畫師。福建省八屆、九屆、十屆青年聯合會常委,第六屆福建省國際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