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權人物畫《祈禱》
高原少數民族人物畫是現代人物創作的重要題材之一,畫家們以高原地區的地理風貌、風土人情、宗教信仰、民俗生活等方面作為創作題材,筆墨豐富多樣,情感飽滿真實,通過一幅幅視角獨特,風格獨具的國畫作品,向人們展示了少數民族人物畫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內涵。青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權先生人物繪畫以部隊題材和高原民族風情人物畫的創作為主。他的高原人物畫立意新穎,人物形象典型、樸實,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氣息。
張權人物畫《高原風情》
張權先生筆下的高原,是美的,野逸而自然,充滿著神秘的少數民族色彩。《祈禱》《雪域之舟》《高原風情》等佳作,取材青海藏區人文風情,以細膩的筆墨繪寫藏族人民的生活環境,日常勞動場景,以及高原特有的牦牛。《祈禱》一畫,描繪了藏族人民虔誠的宗教信仰。畫面中由遠及近,年少、少女、青春、為人母、老年,似乎是用筆墨講述一個藏族女人一生虔誠的祈禱。年少的憧憬和夢想,少女的羞澀,青春的朝氣,為人母的剛強,以及老阿媽白發蒼蒼卻依舊滿面笑容的心態,這一系列成長的變幻在張權先生的筆下散發著生命不屈的光輝。整幅作品重點刻畫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用筆細膩傳神,神情刻畫的生動自然,服飾以墨色的濃淡和線條的長短交織而出,一筆之中干濕濃淡變化豐富自然,尤以紅色頭巾渲染出整幅作品的色彩主旨,紅色與畫面中的黑色,灰色、銀色形成強烈的對比,令整幅畫面充滿著生命的熱烈和喜悅,帶給欣賞者無限的遐想。
張權人物畫《雪域之舟》
再觀先生筆下的《雪域之舟》《高原之舟》《高原風情》等作品,取景高原藏族同胞的生活、勞作場景,以藏族家庭不可或缺的生活幫手“牦牛”為主要繪畫對象,筆墨色彩之中洋溢著藏族同胞對生活的熱愛。畫面中健碩的牦牛馱著沉重的包袱,艱難的行走在風雪之中,墨色的虛實與留白的背景彰顯出高原的蒼茫,風雪的強烈,坐在牦牛身上的女子低著頭,趕著牛群向家的方向前行。數千年來,牦牛與藏族人民相伴相隨,它們憨厚、忠誠、堅韌的性格也影響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性格,“雪域之舟”不僅是藏族家庭的一員,更是藏族人民的精神圖騰和信仰。
張權人物畫《夏日高原》
張權先生的人物畫,以既傳統又有現代感的筆墨語言,刻畫出一個個打動人心的人物形象。他繼承了中國畫的水墨語言和骨法用筆的傳統筆墨表現范式,又以一種包容開放的心態,融合西畫的色彩、光線等表現技法,極大豐富了畫面的藝術語言。在《夏日高原》《高原漢子》《花香引鳳》《少女》四幅作品中,先生著力刻畫人物的造型、服飾和面部神情,作品展現出人物的精神氣質和濃郁的民族特色。畫面中國,先生以靈動的淡墨線條勾勒人物和服裝輪廓,以長短、粗細、濃淡、疏密、干濕等變化豐富的線條刻畫人物的表情、動態和衣飾的復雜變化,以濃淡不同的寫意墨塊表現藏袍寬大厚實的質感,使人物形象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在色彩上以黑白對比為基調,同時以紅、黃、綠、紫等色彩點染人物的頭巾、衣帶、帽子等,既豐富了畫面的色彩效果,又具有濃郁的少數民族民俗風情。《花香引鳳》一畫中,兩位女子輕盈窈窕,在相互談論著什么,神情自然,路邊盛開的大簇大簇的鮮花和女子身著的色彩艷麗的服飾相映襯,使得整幅畫面充滿了濃郁的人情韻味和民族風情。
張權人物畫《花香引鳳》
縱觀先生近年來的人物作品,不難發現其繪畫中一直堅守的寫實特性。張權先生的筆墨由傳統水墨著手,創作中以扎實的人物造型和精準的人物神情刻畫,以形寫神,表達出繪畫主體的精神思想和內在感受。此外,張權先生的畫面給人一種遠離喧囂的澄凈與安寧,藏族人民的信仰、他們的人生在虔誠與敬畏間滌蕩每一位觀賞者的心靈。(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張權人物畫《少女》
藝術家簡介:
張 權 生于1963年4月,甘肅省渭源縣人。1995年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青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張權人物畫《高原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