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著名詩人,資深媒體人,甘肅成功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吳辰旭先生創作的兩首絕句《口罩吟》,被甘肅籍的福建著名畫家張葆冬看見,于是一拍即合,成就了一次南北文化的詩畫會餐。現轉發,以饗讀者。
說 說 口 罩
吳辰旭先生有詩云……
口罩吟
一
瘟疫突來舉世驚,棉薄一片眾相爭。
休言卑賤無身價,物到用時抵萬金!
二
封國容易封口難,擅行雪月敢噴天。
歐風美雨藥人死,輕重何需用命掂?
年輕時在北方生活,戴口罩只是在冬天時候,主要功能是為了保暖。北方冬天寒冷,出門騎單車戴手套戴口罩,是必須的“標配”。當然偶爾感冒咳嗽去醫院,也會戴上口罩。
那時的口罩由四、五層白紗布折疊縫制而成,戴臟了洗,洗凈了戴,一個可以戴很久。
這次鬧疫情,我對口罩才有了新的了解。名稱上有一次性口罩、醫用口罩、N95口罩,99口罩。材質上有軟的,有硬的。格式上有方的,橢圓的,還有按“人臉工學”設計的。顏色上除了沒見紅的,其他黑白灰藍綠花應有盡有。還見有口罩上帶閥門的——真是一次口罩款型的大展示。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不期而至。 自鐘南山院士在電視上接受采訪發布“人傳人”的權威性觀點后,一夜間口罩突然成了緊俏物資,有人編寫段子:“豬肉想不到敗給了口罩;口罩想不到成為了年貨”!
國內醫藥店平時售供的口罩開始脫銷。
一些外國政府表達友好紛紛捐贈。也有海外華人幾乎買光了當地商鋪的所有口罩打包運往國內。我女兒女婿就干過這個活——國內疫情嚴重時,他們參與了武漢大學紐約校友會疇資百余萬美刀購置口罩等抗疫急需物資發往武漢。而當下美國疫情吃緊,我們又想寄一些口罩給孩子,可咨詢了物流公司,答復是因國際航線減少,預計最快兩個月以后才有可能抵達。
國內除了專做口罩的廠家24小時開足馬力加班加點,連一些汽車、飛機制造企業也改造流水錢做起了口罩。讓人生氣的是,有些欲發國難財的不良商家,也打起了歪主意開始制假售假。
出門戴口罩開始成為了舉國全民行為。電視上除了新聞節目主持人,上到國家高層,下到平民百姓,顏面上全都被口罩遮住了嘴和鼻。
為防感染,戰斗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的穿戴更加夸張,除了戴上兩三層口罩,還有防護鏡、防護面罩、防護服,整個打扮的像個“星球計劃”影視里的外星人。
打開手機,包括相關的視頻、貼圖、還有抗疫題材的美術作品,看到的全都是“只看羅綺蔽瀲滟,難見麗人露嬌容”的景象。你還別說,漂亮女醫生女護士們被口罩遮住半張臉只留倆水靈靈大眼晴的模樣,還真的很美很可愛。
戶外大街上人人戴口罩的世界里,偶有人不戴,有些等同于“裸奔”!
小視頻里就有些讓人不適的情景。
有因不戴口罩被社區人員勸阻忙忙解釋忘了戴上滿臉堆笑陪錯的,有罵罵咧咧胡攪蠻纏鬧事的,有發狠耍橫動手打人被公安機關處理的!
冬去春來。 隨著國家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奮力拼搏,以及強有力的隔離措施,國內疫情在短短一個多月便得到了控制!
應該講這小小的口罩也功不可沒。
是的,疫情肆虐,一枚小小的口罩成為了守護人類健康的第一屏障……
近日歐美國家疫情持續蔓延,讓人揪心。但看到相關報道,歐美人士對戴口罩有點滿不在乎,或被視為對人缺少尊重。有意大利官員因有人對他戴上口罩指指點點講話時憤然摔了話筒——據說是因為文化不同。但應該尊重科學吧,這對一向提倡科學精神的歐美國家,有些解釋不通!
看來,某些時段,戴不戴口罩還真是一個文明、修養、個人素質的問題。
無論怎樣,非常時期,大家出門記得戴上口罩——“你好,他也好”!
——2020年3月于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