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盛軍山水畫《秋暉圖》
“古人以天地之氣,凝而不山、融之為川。”山水畫,是中國傳統文化意識中最為厚重的沉淀之一。游山玩水的文人意識,以山為德、水為性的修身養性,咫尺天涯的視覺意識,自古以來都是山水畫創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黃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唐盛軍先生在吸取傳統技法的同時,積極創新。在墨法的運用上,將工筆畫的積墨法融入其中,努力突破前人窠臼。對于傳統皴法的熟練運用,使得其山水畫具有一種新氣象。

唐盛軍山水畫《早春牧歸圖》
唐盛軍先生不管是在傳統水墨中對云霧的“留白”處理;還是對山石刻畫中墨彩交融,濃淡的穿插;亦或是青綠山水創作中,對色彩的大膽運用,他的山水畫總有一種新氣象,一種蓬勃的張力。在作品《秋暉圖》《早春牧歸圖》中,欣賞者可以透過水墨的恣意流動感受其山水的開闊意境和安寧靜謐。《秋暉圖》一畫,構圖飽滿,墨色蒼樸。以淡墨和濃淡不同的赭石色皴擦出秋陽灑下,山巒的高遠雄偉。遠處以水墨勾勒出的綿延山川與天色相接,空靈飄逸又不失渾厚,給人無限的遐想。整幅作品山石紋理亂中有序,層次分明,留白巧妙。畫中山野蒼茫,煙云繚繞,流水無聲,暮歸的羊群,繁茂的草木等豐富的意象,既貼近現實又貼近生活,極具審美意趣。《早春牧歸圖》則給人早春山野的靜謐和勃勃生機之氣。作品描繪迷濛的山中春景,視野開闊,意境清遠。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山石也變的柔和,筆墨淡雅,色彩豐富,虛實相映,動靜結合。令人心馳神往,心境開闊。

唐盛軍山水畫《秋山聚秀圖》
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時代精神、地域特色、個人創造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既有傳統、又有現代藝術的作品,這是唐盛軍先生的創新之處。觀其《秋山聚秀圖》《四面云山數家煙》兩幅佳作,構圖高遠、深遠,取景取境雄渾開闊;近景、中景、遠景皆能準確描繪,刻畫入微,充分展現出北方山水的蒼涼、質樸。《四面云山數家煙》一畫,以淡墨暈染出遠山連綿的山巒,中景是水墨皴擦出的峭拔山峰,高峰左右以墨色的深淺渲染出迷蒙的山景,近處草木繁盛,屋舍坐落,農人在田地耕作,丘巒起伏。整幅作品構圖嚴謹,筆墨蒼潤,呈現出山野雄渾而優雅之美,抒發了畫家對大自然的飽含真情的贊美。《秋山聚秀圖》一作,以古樸典雅的色彩,生動傳神的筆韻,由近及遠,立體生動地展現出北方山水的蒼茫、曠遠,令欣賞者內心生出對祖國山川的無限熱愛。

唐盛軍山水畫《四面云山數家煙》
唐盛軍先生遵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主張,筆墨貼近大自然從中汲取生機,感受萬象,創作中師古而不泥古,以意為之、師古人之心不師古人其跡。作品《大美隴東》《隴原道情》以寫實的筆墨,將隴上高原的壯美景色一覽無余的呈現在觀者眼前。畫面墨色淡雅,筆力灑脫恣意,意境開闊深遠。虛實留白運用得當,色彩暈染層次分明,使畫面在朦朧的意境中呈現出清幽寧靜的隴原山鄉風情。先生的花鳥畫《芳春》,以家中養殖的花卉為題材,構圖飽滿,色彩艷麗明快。作品筆墨遵循中國寫意花鳥畫“寫生為基礎,以寓興、寫意為歸依”的傳統,情趣盎然,雅俗共賞。整幅畫面洋溢著豐富而濃烈生命活力,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

唐盛軍山水畫《大美隴東》
山水畫最能表現畫家對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創作中唐盛軍先生注重寫生,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山水的生命之氣,筆墨融情于自然,在尺幅之間描繪出山川、流水的宏闊大氣意境。其作品蘊含著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蘊,構圖飽滿、內容豐富,山石云煙、崖層皴擦、林木點染、房舍勾畫皆顯筆墨功力,水墨濃淡相宜,既得造化之氣,亦見自我情懷的抒發。(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唐盛軍山水畫《隴原道情》
藝術家簡介:
唐盛軍,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黃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唐盛軍山水畫《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