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占革先生自幼喜好金石書畫,在詩、書、畫、印方面皆有涉獵,尤其是書法,篆刻用功頗深,其篆刻曾受齊市印人張玉杰先生啟蒙而學鄧散木,對散木先生的篆刻領悟甚深,通過幾年的“刀劈斧斫”和刻苦修煉,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執著追求,其書作已達到形神兼備的程度。
汪占革書法作品《履福堂楹聯》
書法藝術的獨特性就在于傳承傳統的基礎上,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并不斷地積累,又融入自己的個性和見識,創作出自我風格的書法作品。古人云:“有性無功,神采不實,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汪占革先生的書法作品便是如此,不管是篆書、隸書亦或是草書、行書皆動靜相間,動則求率真以抒筆墨之靈氣,靜則求雅靜以調心智,同時融入了篆刻的金石之味,給人以清秀、拙雅、古樸、莊重的美感。
汪占革書法作品《李白詩》
先生寫的最多的是隸書作品,取法漢碑和秦漢竹木簡,在創作中部分字似隸非隸,似篆非篆,隸中帶篆,在字法和字的空間布白處理上都用心講究。作品《蘇軾詞》四條屏中“西”“流”、“物”、“笑”、“如”等字既包含了篆書的繁、弧,又有隸書的扁寬之勢?!独畎自姟穭t謹從隸書法度,章法方正、嚴謹,線條遒美健秀,令觀者賞之欣然愉悅。作品《澄懷·清品》《遠山·近水》以及《虎嘯·龍騰》幾副對聯則寫得厚重古拙又不失靈動,“似”、“浪”、“秋”等字體的處理亦相當的精妙。
汪占革書法作品《孟浩然詩》
再觀汪占革先生的草書作品,筆墨酣暢,筆力雄健,節奏明快,氣韻生動,墨色豐富,給人蕩氣回腸之感。作品《孟浩然詩》有著傲視窮雄的意味,第二列中“客愁新”線條恣意舒展,字與字之間又互相倚重,“客”與“愁”形成連筆,第三列“曠”與“樹”二字隨意賦型,寫得舒展,追求變化,第四列“江”、“清”、“月”三字枯筆恰到好處,給人以美的享受。整幅作品筆墨收放自如,筆隨意發,直抒胸臆。
汪占革書法作品《澄懷·清品》
對于傳統藝術的追求汪占革先生真的是很好的踐行者,傳承著,創新者。他總是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進步,他的作品與時俱進,既根植傳統又突破創新,為了創作出優秀的篆書作品,他深入研究和臨習《泰山刻石》《瑯琊臺刻石》《謙卦碑》等碑帖,所作篆書作品既有古人瘦勁挺拔的氣勢,又有新時代俊雅樸厚之風。以世界文化遺產地-西遞“履福堂”楹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為題創作的篆書作品,字體秀麗挺拔,健勁有力,筆墨游走在紙上恍若長袖曼舞,一收一放,一張一弛,筆力不失,自在美妙。再譬如《司空圖文》一幅,則給人一種渾厚大氣的雄健之感。整幅書作章法、布局疏密欹正,筆墨線條濃淡枯潤處理的恰到好處,為欣賞者展示了書法的生命底蘊。
汪占革書法作品《龍騰·虎嘯》
走進汪占革先生的書法世界,欣賞者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他對傳統文化的執著追求,對生活和世界的深刻感悟和理解。正是因為他對藝術的熱愛,所以他的筆墨少了當下社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更多了幾分真誠和質樸。先生的作品忠實于他的心靈,有著強大的內心張力,他的書法貼近傳統文人雅士所追求的書法藝術本質,內涵豐富,總能讓人心神清明,回味無窮。
汪占革 號愚盦,別署虛靜齋,1968年出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篆刻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社員,齊齊哈爾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就職于齊齊哈爾市書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