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允銘先生筆下所刻畫的人物形象,無論是古賢、神仙,還是山民、村姑,亦或是頑童、仕女,都滲透著人性、靈性和悟性的藝術創造以及審美取向。此版刊登的數幅作品,都是早期先生在參加成功美術館筆會和采風活動時,贈予美術館的回報作品。幾日前整理畫庫時,偶然翻得,細細品味,別有一番韻味。

陸允銘人物畫《滾滾長江東逝水》
作品《滾滾長江東逝水》創作于辛卯年,畫面中一輪明月高掛空中,一葉扁舟暫泊江灣,兩位白翁舉杯對酌,右下角加以三兩枝清竹,頓生文雅氣息。整幅作品干凈利落,大片留白給賞畫者無限的遐想空間,落款又以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題,加深觀畫者的賞讀映像。《月下獨酌》《悟道》《道本自然》三幅作品布局構圖大致相同,基本都是倚臥于松枝下,但所刻畫的人物卻截然不同,因而所呈現出的畫面內容也是迥然有異。不論是月下獨酌的文人,還是虎臥于側的羅漢,或者是空靜難求的悟道者,在陸允銘先生的筆下,都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陸允銘人物畫《追窮寇》
鐘馗是中國老百姓心中驅鬼納福的化身,歷來也是人物畫家寵愛的題材之一。作品《驅邪納福》和《追窮寇》用大肆墨塊的渲染和粗曠的線條,勾勒出鐘馗正義凜然的外表形態和面部表情,落款書法也獨具特色,畫面整體構圖自然,筆墨精妙。《論道圖》寥寥幾筆便能捕捉到老子氣定神閑藝術形象,格調高古,造型精準,墨、色、水在宣紙上相互碰撞和滲化,產生出奇妙莫測的藝術效果。

陸允銘人物畫《陸游詩意圖》
寫意人物畫,是畫家對人生、社會體驗后的特殊感悟,畫者用聰慧靈性的藝術手段表現其內心世界。抒情寫意、傳情達意、筆情墨趣,盡在一“趣”字中。作品《三羊開泰》寓意富貴吉祥,牧童吹奏的短笛,不僅聽醉了夕陽,還讓三只正在吃草的羊兒神往,筆墨造境既有傳統脈絡,又有現實生活的意趣。《和諧圖》則是手拿枝椏的小女孩倚靠著水牛,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意在筆先,一揮而就。

陸允銘人物畫《三陽開泰》
《虢國夫人》《絲綢古曲》作品,陸允銘先生以洗練的筆墨語言,刻畫出姿態優美,端莊秀麗的仕女形象,爽朗的線條,自如的節奏,潑墨的韻律,和諧統一。《渭城》《陸游詩意圖》則以詩為題,詩畫結合,運用水墨渲染、點線結合的文人畫的筆墨意趣,表現主體的虛與實。他想用畫筆將那些歷史人物、動人故事和美好的圖畫串連起來,吟唱不老的東方古韻。

陸允銘人物畫《悟道》
造型是一切視覺藝術的根本要素,人物畫寫生不是簡單的對客觀描繪對象的機械模擬和復制,而是通過細心觀察、分析,加以提煉,從而達到形神兼備的目的。《老農像》《云南寫生》《藏族婦女》三幅作品屬于寫生創作,均以線描為骨架,以水墨為色調,不同的服飾裝扮,凸現出不同區域的風土人情。落墨穩、準、狠,于細微處見真章,這是創作者情感投入的結果,是長期訓練和感悟的結晶,心手相應,取像達意,寓偶然于必然。(文/蔣成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