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志成畫作《高原風情》
本網訊(記者 馮宜玉)“毛志成先生專注于西部人物的淳樸、堅韌、憨直形象和精神的繪畫藝術塑寫,同時關注他們的生活環境,雪山、牦牛、經幡等等,構成了一幅幅西部雪域風情圖畫。”在近日開啟的“成功美術館2019·名家書畫全國巡展”重慶夏季展上,毛志成先生的繪畫在該展展出,讓我們領略到了其以沉厚線墨勾畫的西部人物繪畫作品風貌和他們身上閃耀的真善美的品質。
就筆墨而言,毛志成先生的繪畫繼承了近現代繪畫藝術大家在西部人物創作上的筆墨方向,通過沉厚而靈動的線條變化組合,以及厚黑濃郁的墨色,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色彩點染等綜合的筆墨元素架構藝術形象。同時在題材上抓住西部少數民族同胞的服飾衣帽、生活習俗等塑造形象特征,再加上西部高原環境的構建,以敘事的方式深入挖掘,西部各族人民與惡略的自然環境艱苦卓絕的抗爭精神,贊揚他們淳樸勤勞的品格。
以此次展出的《高原風情》為例,畫家擷取藏族女子取水途中一段場景,以速寫人物常見的力量型線條,與團塊的水墨積攢相結合,再加上畫面罅隙的留白,讓畫作整體更顯厚重扎實之態。畫作中不同的畫面形象,在畫家巧妙的筆墨構成中展現出不同的形象姿態:畫面中可見的四頭牦牛,或回首凝視,或負重前行,或前呼后應,而畫中的三位藏族婦女也是姿態各異,一位正在忙著整理牦牛背上的木桶,后變更來的兩位似趕來幫忙,腳步匆忙中還側首面向畫外,在反應勤勞樸實的性格中不失可愛嬌憨之態。而整個取水生活場景,又被畫家巧妙的放置于高原雪山背景之中,讓這幅作品更顯與眾不同。
曾有評論家認為,“早在90年代初期,毛志成即已經開始沉浸在對于現代人物書畫傳統的關系,地域性與民族性、實驗性與建構性等有關問題的思考與創作之中。”這種在筆墨技巧與題材選擇上的鮮明特征,以及時代人物的創新實驗繪畫嘗試,無疑是十分成功的。這也使畫家在歌頌隴原熱土、人民的繪畫中,奠定了其在當代隴上人物繪畫中領軍地位,也贏得了業界專家的認可和廣大讀者尊重。
恰如成功美術館展覽現場負責人介紹所說:“毛志成先生是甘肅書畫藝術界的實力畫家,也是在隴東熱土上成長起來的繪畫藝術家,他的繪畫以西部人物尤其是藏族人物為主體。其繪畫樣式和語言表達的方式,是通過傳統與現實之間的考量,現代面貌與民族特色之間融合的實踐嘗試中,鍛造出來的。這樣的筆墨與審美的認識,在對以隴上為代表的地域文化解讀中,也造就了其繪畫上個人風格和地域風貌鮮明的繪畫。”
畫家簡介:毛志成,1962年生,1987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系。現為甘肅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美協理事。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書畫展覽并獲獎,出版有多部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