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效民畫作《楚澤之遺》
本網青島訊(記者 馮宜玉) “這幾幅作品精致、漂亮,趣意盎然,任誰看了都要心動的……”在近期開展的蘭州成功美術館2019名家書畫全國巡展·青島展覽”上,宋效民先生的幾幅花鳥小品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追捧。觀展青島市民走進成功美術館展廳,看到這幾幅畫面減淡但卻雅致有趣的作品都會激動不已,忍不住要上前細細評讀一番。
宋效民畫作《待到重陽日》
“這幾幅小畫太精致了!掛在家里任何一個地方都能提升整個家居的格調,幾幅組合起來就是‘春華秋實’,或者‘梅蘭竹菊’的雅趣;單個陳設又是一種情調,墨彩飛揚而富于深意,筆墨沖和又情趣伸張,既有學術性也不缺裝飾價值,實在是難得的精品佳作。”青島藏友趙大姐欣喜不已,向記者說道。城北區顧先生對宋先生的這幾幅作品也十分喜歡,并一一作了評點:“這幅《楚澤之遺》以竹篁和幽蘭為主體,都是素雅的墨彩,充滿彈性的線條,又極貼合‘楚澤之遺’的優雅主題;而這幅《待到重陽日》墨彩燦爛,彰顯‘菊’之形貌,大有‘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的詩意境界……”
宋效民畫作《玉堂風格》
成功美術館張女士介紹:“宋效民先生的繪畫呈現出極大的包容性,中西繪畫兼通,還兼涉工藝美術,且山水、花鳥、人物無有不做。他的繪畫,在水墨的運用上不拘于墨法程式而得其神韻,尤其是在東西方繪畫藝術元素的融合貫通上,多有作為使其水墨不露痕跡而風韻自顯。”
成功美術館多位資深評論員都認為, 宋效民先生用他扎實的繪畫功底、過人的才華、堅定的信念、獻身藝術的執著,不但創作了大量不同風格、膾炙人口的藝術佳作,同時也在教育崗位做出了巨大貢獻,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藝術家、藝術工作者,被海南省政府譽為“海南省拔尖人才”的光榮稱號。同時做為教育工作者,他獲得了無數的榮譽;但他最鐘情的還是做一名畫家,用自己手中的筆、心中的愛繪出更多優秀的作品,為傳統的藝術寶庫增添一枝新秀、在書畫藝術的長卷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記者在現場看到,宋效民先生此次展出的數幅花鳥畫作都展現了一種中國畫“似與不似”的筆墨情致,其中有扎實的中國繪畫功底,又有現代中國繪畫的筆墨樣式呈現,是一種古與今、中與西、藝術與工藝的大融合,這種筆墨上的大膽嘗試和深層次的開合,實是蔚為壯觀啊!
畫家簡介:宋效民1962年生,教授,海南省高校教學名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海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海南省書畫院特聘畫師,民建中央畫院院士,海南民建書畫院副院長,海南省民族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海南省硨磲協會副會長,海南高等教育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數字藝術設計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認證專家委員會專家。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家、省級展覽并獲獎,多幅作品被中外博物館、藝術機構收藏。個人藝術成果被多家電視臺、報刊等媒體做專題報道。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