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小時,十組學員,案例不是憑空想象,而是落實在各個地方有名有姓的項目。學員帶著實踐中的問題來上課,有所收獲后再提出解決方案,聽從老師點評,而老師也來自文化創意產業,提出的建議基本立等可用。
項目負責人陳岸瑛總結說,十組實踐項目都是甲方提供的真實項目,項目的體量雖然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為學員們提供了難得的實操機會。這些項目的共同點在于它們超越了傳統的藝術品經營模式,體現出“藝術+產業”、藝術跨界融合、藝術賦能經濟的新時代特征。
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藝術產業新型實踐人才培養”,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承辦。今年春項目招生專家組從全國260余名報名者中遴選出30位藝術創作、評論和經營管理方面的青年學員,從6月到10月,在知名專家學者、行業精英指導下,在清華大學完成兩個階段的集中學習,分10組到項目所在地實地調研考察,經各小組研討、創作、設計、實施、總結,匯集為10個藝術產業前沿實踐案例。
結業除了集中答辯,還要舉行結業展,展示作品、模型、圖表、項目實施過程和結果分析。展覽結束后,各項目組將進一步完善結項報告,預計將在明年正式出版。
文化經濟專家彭中天認為,項目以問題為導向、強調跨界超融思維,有利于復合領軍人才的培養;項目所聘導師既有各大院校的理論權威,又有活躍在市場的成功人士,所招學員有學者型、實戰型、技術型,為下一步的組團創新提供了人力資源保障。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趙超表示,該項目探索了新時代藝術產業發展中的前沿問題,具有開拓性和創新性,也為清華大學發展藝術管理專業積累了可貴的經驗。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隴ICP備17005074號隴網文(2016)6819-012號
2018 www.notedse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