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29
文武雙全 橫掃燕趙建奇功 人如其字 剛正威武有氣節
顏真卿,字清臣,祖籍山東臨沂,三歲時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一生歷任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顏真卿被世代推崇的是書法,其實他在起浮的政治生涯中所作出的努力,也是被人稱道的。但在朝為官勢必會成為眾矢之的,顏真卿也終究躲不過這一劫,宰相盧杞借反臣李希烈之手害了他。
固守平原 率軍大破安祿山
二十六歲時他中了進士,又擢制科(朝廷為求散逸而有專長的人才臨時設置的考試科目),順利踏上仕途。公元750年,顏真卿由監察御史轉殿中侍御史,在御史臺下屬的三院之一的察院任職。在此期間,御史吉溫出于私怨陷害御史中丞宋渾(宰相宋璟之子),顏真卿于是上折:“奈何以一時忿,欲危宋璟后乎?”宰相楊國忠及其黨羽便把他當成異己加以排斥,公元753年(天寶十二年)把他調離出京,降為平原太守。
平原郡屬安祿山轄區,安祿山謀反初露苗頭時,顏真卿暗中高筑城墻,并在墻邊深挖戰溝,招募壯丁,積儲糧草,加以防范,表面上卻作出每日與賓客泛舟飲酒、不問世事的假象。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謀反,河北二十四郡除了平原城守備很好外,其他城均失守。
在與安祿山的斗爭中,顏真卿將原來的三千兵擴充到萬人,并擇取統帥、良將,與堂兄常山太守(今河北正定)顏杲卿相約共同抵抗安祿山,顏真卿在安祿山后方討伐叛軍。顏真卿被推為聯軍盟主,統兵20萬,橫掃燕趙。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又輔佐河東節度使李光弼討伐叛軍。
公元756年,唐玄宗之子李亨即位后,為肅宗。顏真卿重新當上了河北招討使。安祿山利用肅宗調走河北兵力之機,乘虛急攻河北,兵圍平覃。十月,顏真卿被迫棄郡。他于公元757年見到了皇帝,被詔受憲部(刑部)尚書,后升職為御史大夫。
借刀殺人 宰相盧杞使毒計
經過安史之亂,唐朝轉向衰落,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代宗死后,他的兒子李適即位,為德宗,但實權卻被宰相盧杞把持。盧杞一直對顏真卿的才略和耿直嫉恨。
公元782年,唐德宗想改變藩鎮專權的局面,卻引發了藩鎮叛亂。其中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兵勢最強,他自稱天下都元帥,向朝廷進攻,朝野大為震驚。唐德宗找宰相盧杞商量,盧杞欲借機鏟除顏真卿,于是說:“不要緊。只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勸導他們,不用動一刀一槍,就能把叛亂平息下來。”
盧杞推薦了年老的太子太師顏真卿。這時候,顏真卿已經是七十開外的老人了。文武官員聽說朝廷派他到叛鎮去做勸導,都為他的安全擔心。但是,顏真卿卻不在乎,帶了幾個隨從就趕往淮西。
唐朝宗室李勉聽到這件事,覺得朝廷將失去一位元老,于是秘密上奏請求留住他,并派人到道路上去接他,但沒有趕上。
威武不屈 以死明志千古恨
李希烈聽到顏真卿來了,想給他一個下馬威。在見面的時候,叫他的部將和養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廳堂內外。顏真卿剛剛開始勸說李希烈停止叛亂,那些部將、養子就沖了上來,個個手里拿著明晃晃的尖刀,圍住顏真卿又是謾罵,又是威脅。但顏真卿卻面不改色,朝著他們冷笑。
李希烈于是命令人們退下。接著,把顏真卿送到驛館里,企圖慢慢軟化他。叛鎮的頭目都派使者來跟李希烈聯絡,勸李希烈即位稱帝。李希烈大擺筵席招待他們,也請顏真卿參加。叛鎮派來的使者見到顏真卿來了,都向李希烈祝賀說:“早就聽到顏太師德高望重,現在元帥將要即位稱帝,正好太師來到這里,不是有了現成的宰相嗎?”
顏真卿揚起眉毛,朝著叛鎮使者罵道:“什么宰相不宰相!我年紀快八十了,要殺要剮都不怕,難道會受你們的誘惑,怕你們的威脅嗎?”
李希烈拿他沒辦法,只好把顏真卿關起來,派士兵監視著。士兵們在院子里掘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土坑,揚言要把顏真卿活埋在坑里。第二天,李希烈來看他,顏真卿對李希烈說:“我的死活已經定了,何必玩弄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豈不痛快!”
過了一年,李希烈自稱楚帝,又派部將逼顏真卿投降。士兵們在關禁顏真卿的院子里,堆起柴火,澆足了油,威脅顏真卿說:“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里燒!”
顏真卿二話沒說,就縱身往火里跳去,叛將們把他攔住,向李希烈匯報。
785年8月23日,李希烈想盡辦法,終沒能使顏真卿屈服,就派人將其縊殺,終年77歲。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