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丁嘉耕談書法(九)
當前,青少年學習書法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為什么有的人學習書法數年甚至十多年仍在書法藝術的門外徘徊,為什么一本字帖臨摹數十遍仍然毫無長進,請你檢查一下是否進入了如下八大誤區:
起筆時心中無數,不能果斷下筆,猶猶豫豫,結果寫的字粗細不勻,修修描描。療治此弊的方法是寧可重寫一畫一字,也不在原字上修修補補。
取 到一本帖后還沒了解該帖的用筆、結構特點就倉促臨帖。對帖中的字不抓重點,從頭到尾抄帖,各具神韻的字在他眼前如匆匆過客。根治此弊,應加強讀帖和選臨訓 練,讀帖就是加強對該帖的理解、揣摩,弄清來龍去脈,悟出其真諦。選臨,就是有重點地選擇帖中有代表性的字進行反復臨寫,臨熟,臨一筆掌握一筆,臨一字熟 悉一字,這樣進步就快了。不動腦地被動抄帖是臨帖之大忌。民國大書家于右任有一條重要經驗就是每天寫一字,這看上去很慢,但試想,每天掌握一個字,一部 700字的字帖2年就掌握了,簡直太快了。
一本優秀的碑帖是古人集幾十年艱辛用血汗凝成的藝術精華。臨摹一定要忠實原帖,取其精 華,成為自己的東西。有的人對這個非常重要的思想不太明確,臨帖時,帖我分離。有時名為臨帖,實為自書,甚至目無古人,另寫一套。臨帖初期就是要臨準臨 像,一點一畫都與原帖惟妙惟肖。有的人,練字還沒有形似就一味追求神似,搞所謂意臨,這是不可取的。
還有人臨帖時擔心臨得太像古人,將來會成為“書奴”,這更是天大的誤區。你臨得和王羲之一模一樣,成為王羲之第二,你就太偉大了!況且,古人的字你都能寫得神韻畢肖,創新那還難嗎?
一 本新帖沒臨幾天,就忙著換帖,今天寫顏,明天學柳,臨無定格,結果誰也沒學到。選帖時要慎重,一旦選定就應專心致志,不輕易更換。那么多長時間可以換帖? 這要因人而異,掌握得好的,2年就可以換帖,掌握得不好,5年甚至更長時間也換不了。臨到什么程度?臨到神韻畢肖,學王下筆即王,學顏下筆即顏,帖中未有 之字,根據帖中筆意,也能風格一致,用筆酷似地體現某家書風。這時,你可以換帖了。
臨帖時不注意用筆,而是機械地描寫。筆畫在真行 草隸各體中千變萬化,姿態各異,而僵化的臨寫總是橫平豎直,一個生龍活虎的字經他一臨成了死貓瞪眼,缺乏神彩。臨摹一定要注重用筆,中鋒、側鋒、藏鋒、露 鋒、方筆、圓筆、輕重、徐疾等區別變化都應了然在胸,方能信手揮來而神采奕奕。
書法學習切忌盲目苦練。書法的練習一定要弄清書法用 筆、結構、章法的基本規則,初期最好請有經驗的老師面對面指導,弄清基本規則后進行精確的重復,并能及時糾正錯誤。臨摹一定要講質量,摹其形態,臨其神 韻,抓住細節。臨摹一個字的偏旁可以解決若干字的偏旁,臨摹一個字可以解決同類型的一大批字,這樣日積月累,終有成功之日。
字帖就 是老師,一部好的字帖就是一位良師,它可以一步步將你引入書法藝術的殿堂。一部不入流的字帖,可能會讓你走很多彎路,甚至引向邪路。憑感覺信手選帖是初學 書法者的一大誤區。選帖應當取法乎上,也就是選擇一流水平的字帖。選帖的標準有兩條:一是從古至今在藝術上有定論的大家的藝術精品;二是自己喜歡的。
當代名家的帖可不可以練呢?我個人認為,可觀而不可臨,因為他們的作品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大多取法古人,學習書法最好從源頭上學,所以學今人不如學古人。據我所知,當代的一些大師都要求學生不要學本人書法。
提高書法水平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艱苦臨池,任何人概莫能外。那些抄近路,找捷徑,臨摹易于掌握而書品不高的碑帖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學習書法中,有兩點需要明確,一是時間保證,二是提高效率,一曝十寒是學書之大忌。
時間保證,具體來說,無論你是讀帖還是臨帖,每天要堅持1小時以上,如當天確無時間,可以第二天補上。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米芾就曾說,一天不練手生。我們要養成每天練字的習慣,堅持不懈,才能取得進步!
提 高效率,明確一點說,就是練一個字就有一個字的進步,第一個字不行,寫第二個字時就應加以修正,比第一字有進步,寫第三個字又比第二個字有進步。直到完美 地掌握筆法、結構為止。同時要按時完成一定的作業量,每天200字左右。還要仔細分析原帖,盡快把握特征,理解內涵,不要老在帖的外圍徘徊,這樣對自己是 不利的。
一、描頭畫角
二、盲目抄帖
三、帖我分離
五、死描僵臨
六、盲目苦練
四、見異思遷
七、信手選帖
八、一曝十寒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