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徐悲鴻評價任伯年和張大千

2016-02-02

文章來源:
927次瀏覽

 徐悲鴻先生四十歲時評說張大千為“五百年來第一人”,比《任伯年評傳》早了十四年,顯然贊賞之余,缺乏周密思考、邏輯論證。

任伯年畫作任伯年畫作
張大千繪山水畫張大千繪山水畫

  先說2015年6月16日,也就是美術大師、杰出的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6月18日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前夕,大師夫人、“懷鴻室”主人廖靜文先生離開人世,駕鶴西去,從此和徐先生在天國相逢,永遠在一起。

  由此想到,1982年年底,我有幸較早拜識廖先生,她時近花甲之年。那次,我同一個青年編輯到北京圖書館(今中國國家圖書館)等調查明刊《十竹齋書畫譜》善本情況,同時為《朵云(中國畫藝術叢集)》等組稿,用了一個晚上去拜訪廖先生,請她寫點深入回憶徐先生及其藝術的文章。她說,回憶到的基本上核對資料都已寫了,寫成《徐悲鴻一生》,書稿交給中國青年出版社,8月份出書了。她家住在虎坊橋一帶,離榮寶齋不遠,鋼筋水泥建造的方盒式公房,樓層較高,樓梯過道轉彎處的電燈也很亮,找到她家很順利。第二天一早,遵照著她的指點,我們懷著朝圣藝術大師的虔誠,參觀了徐悲鴻紀念館。總的印象是,展館內容豐富,而徐夫人畢竟是位六十歲女性,館辦起來可真不容易。她給自己的齋室取了個號,叫“懷鴻室”,懷念遠去的“鴻”——徐悲鴻,直到永遠。

  那天晚上,我們告別臨行前,廖先生特地取出新書,鄭重地用鋼筆題句簽名,每人贈送一本。我第一次見到大畫家徐悲鴻先生的夫人,也是第一次獲得珍貴的女性長者簽名本,心情由衷地有點激動,就對她說,謝謝!徐先生是我們大家敬仰的愛國大畫家,回到上海一定認真拜讀,爭取寫點學習心得,做點宣傳。這本書寫得感情真摯,文字清淺,內容動人,讀了之后,寫成了《奮進不已為中華——簡評〈徐悲鴻一生〉》,寄給《文匯報》,想不到較快在“筆會”上披露了。屈指算來,這已是三十二年之前的往事了。廖先生所寫的這本書,在她生前也已經增訂,改名為《徐悲鴻傳》印行。

  由《朵云》叢集,我又聯想到1982年編輯第三集時,刊發徐悲鴻1950年冬所寫《任伯年評傳》,墨跡圖照、文字謄錄是徐先生弟子黃養輝先生提供的。黃先生在《徐悲鴻與任伯年評傳》中說,徐先生一生重視實踐,擯斥空談;對藝術持論極嚴,不肯輕以一言評人。徐先生在該文中,定任伯年“為仇十洲以后中國畫家第一人”,并且斷論“殆非過言也”。自1982年以來,我總覺得,徐先生對中國畫史上評價最高的似乎有兩位:一是晚清的任伯年,一是現代的張大千。

  徐悲鴻自童年時,見父親一次進城,回家憶仿任伯年《斬樹鍾馗》一畫,始知任伯年名頭,一生酷愛任氏的繪畫藝術;并于1930年起,對王一亭、黃震之、吳仲熊、黃君曼、陳之初、章誠望,以及任氏子女任堇叔、任雨華等,先后作了持續耐心深入的訪查核實,更研讀任氏杰作,分析思考,歷時二十年,才寫成《任伯年評傳》。這在今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年代,很難做得到罷?這篇學術性的藝術家評傳文字,史論結合,辨析精辟,中西兼顧,嚴謹生動,絕非一般泛泛空論者可比。

  該評傳高明處還在于,徐先生于本文,以法國老師達仰先生的法文題贊譯成詩意般中文作為結語,時間上還早了四年,而立意立論也達到了令人信服、甚為有力的完美境地:

  多么活潑的天機,在這些鮮明的水彩畫里。多么微妙的和諧,在這些如此密致的彩色中。由于一種如此清新的趣味,一種意到筆隨的手法。——并且只用最簡單的方術,——那樣從容的表現了如許多的物事,難道不是一位大藝術家的作品么?任伯年真是一位大師。(達仰·巴黎·1926年)

  徐先生這種層層推進、臻于高潮的論據論斷,所引用的可是外國大畫家的難得的評論推許!而且是徐悲鴻1930年訪談王一亭之前,在法國留學時期的1926年!

  我的想法是,徐悲鴻的這篇評傳文字,是深入調研、深思熟慮、長期積累形成的具有相當重要的學術性、文獻性,值得我們后人高度重視的學習范本。我大約估算了一下,如以仇英生于1494年計,那么到任伯年1895病故,恰好有四百年歷史;仇英卒于1561年,可以蓋棺定論來說,則到1950年也將近有四百年歷史。因此,徐先生說,任伯年是仇英以后四百年來中國畫家第一人。

  多年以來大家都熟知的,徐先生又評述過張大千,是“五百年來第一人”。這個說法,見于他為中華書局1936年版《張大千畫集》所作《序》。第二,這個“五百年來”同仇英以后“四百年來”相交有所重復。所以,是否隨感而發、隨意而說,有點捧場之嫌?那么張大千和任伯年,究竟哪一位是第一人?

  據2015年5月1日《文匯報·筆會》刊陳長林《名家自矜 何必當真》一文,說張大千頗有自知之明,對“五百年來第一人”沒有照單全收——他謙虛地回應:五百年來第一人,說得太過了,太過則近于開玩笑了。但他對自己的鑒定能力,毫不謙虛地自稱“五百年來精鑒第一人”。還得意地說:“一觸紙墨,辨別宋明,間撫簽賻,即知真偽。”該文作者并對張大千在自身廚藝、畫藝比較上,定廚藝高于畫藝,未必沒有“開玩笑”的成分。

  自然,徐先生與張大千為好友,對他是很了解的,可以說深知張的生活習性脾氣與繪畫習性風格,在張大千1950年出國后是否回國等問題上,是很有識見的,也是一種評價。據王震編《徐悲鴻書信集》(大象出版社2010年4月版,259頁),致陳從周第二、三封信中,徐悲鴻稱:“聞大千先生在川派到一千份公債,此事甚為難!”(1949年10月28日)“大千先生返國之事,我與同人皆在商討,因為既歸便難再出,必須計劃妥善,方可去信,既去信,必求省效,以是遲遲。”(1951年元月12日)

  2013年4月,“一紙飛鴻——上海圖書館藏尺牘文獻精品展”開幕,并出版《中國尺牘文獻》(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新見到徐悲鴻1950年致陳從周二信墨跡。前者10月21日提及:“大千先生至印度恐系無可如何,我們希望他來北京與我們同樣生活,若照他以往之豪華情況則不可能矣。”后者元月25日信中強調:“我則標榜任伯年,我之評價尚較足下為高。我以為中國自有畫以來,若伯年者不能過二十人,因彼于人物、寫像、山水、花鳥皆第一等也。特彼為抒情詩人而未為詩史耳(上海吳仲熊家藏伯年《八仙》四幅中,韓湘、曹國舅幅實是仙筆,古今所無)。其花鳥為大地古今第一。八大、石濤不過在極惡劣之董其昌后,反其作風而已,實未嘗創制一幅極頭等之作(八大有一幅好荷花,石濤有一幅墨團團,確是好作品,其外多未見成功)。當然此乃我個人意見。二人確有奇才,特學力未充實耳。又石濤文筆甚佳,有奇思妙想,此則伯年所不能。吾人就畫能(論)畫,正不必牽涉其他問題。惟當年欣賞繪畫之人,僅為文人一個階級(層),其他人皆無份,是以致其范圍如是之窄也。”

  在這封信中,徐悲鴻堅持強調人物畫、寫像藝術的重要,形象思維寫實的重要,才氣之外學力功夫即繪畫技巧能力的重要,而且他自己也是一直這樣實踐的。因為他秉持一種理念:“繪畫之重點在人”,要多加研究。這封信也再次證明,徐悲鴻對任伯年的評價發自內心,非常辯證,經過深思熟慮,反復比較,論其長短,真誠而嚴謹。并且他認為,中國自有畫以來,如任伯年全能特異卓絕者,僅二十人以內而已。這可視為徐悲鴻撰寫《任伯年評傳》的預演和前奏,醞釀已久。到是年冬天,已趨于思考成熟,他走筆成文。

  在《任伯年評傳》中,徐悲鴻指出:“學畫必須從人物入手,且必須能畫人像,方見工力。及火候純青,則能揮寫自如,游行自在。……故舉古今真能作寫意畫者,必推伯年為極致。”“伯年于畫人像、人物、山水、花鳥,工寫、粗寫,莫不高妙,造詣可與并論。蓋能博精,更借卓絕之天秉,復遇渭長兄弟,得畫法正軌,得發展達此高超境界。”徐悲鴻接著強調:“但此非徒托學力,且需懷殊秉。不然者,彼先輩之渭長昆季曷無此詣哉?”徐悲鴻記任伯年杰作,也較信札為詳:“首推吳仲熊藏之五尺四幅《八仙》,中之韓湘、曹國舅幅,圖作韓湘拍板、國舅踞唱,實是仙筆,有同(陳)之初藏之《何仙姑》。……此等珠圓玉潤之作,畫家畢生能得一幅,已可不朽。矧其產量豐美,妙麗至于此哉!此則元四家、明之文沈唐所望塵莫及也!吾故定之為仇十洲以后中國畫家第一人,殊非過言也。”并說,只是“伯年為一代明星而非學究,是抒情詩人而未為史詩,此則為生活職業所限”;方之古天才,近于太白而不近杜甫。

  綜上所述,關于任伯年的評價從信札到評傳,徐悲鴻這些論證,并非心血來潮,更非表面應酬——他完全沒有必要,去討好已故的海上畫壇領軍人物任伯年。何況,徐悲鴻還盡其心力,以油畫妙筆作《任伯年畫像》,讓人們在研讀《任伯年評傳》時,一并領略到任伯年的獨特風采。

  補記:2015年8月24日,我在“上海書展”購得《回憶張大千》一書,讀了數篇文章頗有感觸。

  徐悲鴻先生四十歲時評說張大千為“五百年來第一人”,比《任伯年評傳》早了十四年,顯然贊賞之余,缺乏周密思考、邏輯論證。以至于《張大千畫集》出版三十六年之后,張大千在1972年“四十年回顧展”的《自序》中這樣說:“先友徐悲鴻最愛予畫,每語人曰:‘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也。’予聞之,惶恐而對曰:‘……是何言也。山水石竹,清逸絕塵,吾仰吳湖帆;柔而能健,峭而能厚,吾仰溥心畬;明麗軟美,吾仰鄭午昌;云瀑空靈,吾仰黃君璧;文人余事,率爾寄情,自然高潔,吾仰陳定山、謝玉岑;荷芰梅蘭,吾仰鄭曼青、王個簃;寫景入微,不為景囿,吾仰錢瘦鐵;花鳥蟲魚,吾仰于非闇、謝稚柳;人物仕女,吾仰徐燕孫;點染飛動,鳥鳴猿躍,吾仰王夢白、汪慎生;畫馬則我公與趙望云;若汪亞塵、王濟遠、吳子深、賀天健、潘天壽、孫雪泥諸君子,莫不各擅勝場。此皆并世平交,而老輩文人,行則高矣美矣!但有景慕,何敢妄贊一詞焉!五百年來第一人,毋乃太過,過則近于謔矣!’”這里,張大千很明確:捧場過頭則近于開玩笑了。

  以上文字見諸張大千次女張心慶《回憶爸爸幾件事》,原載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年3月版,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回憶張大千》第309、310頁。

  順記一筆:《回憶張大千》一書于1988年3月首次以《張大千生平和藝術》書名出版,首篇即1936年版《張大千畫集》的《序》,只是我查檢了上海辭書出版社所藏該書,見原《序》標題改為“五百年來第一人”,原《序》結尾“丙子三月徐悲鴻”成了“廿五年夏悲鴻”,原《序》中“縱情揮霍”下脫了“其所揮霍”。一篇短文,不知怎么,有了如許改動?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書畫家網
杜滋齡
杜滋齡

杜滋齡先生是當代畫界風格鮮明而成績卓著的藝術家,其筆下人物汲取技法豐富,

 5件作品 499熱度

師恩釗
師恩釗

師恩釗先生的山水畫,著力表現北方山水的奇峻風光,構圖恢弘大氣,筆墨雄渾蒼

 6件作品 2326熱度

張捷
張捷

傳統和生活,是繪畫創作的兩大重要源泉。前者,不僅以古人浩如煙海的經驗總結

 7件作品 1817熱度

裘緝木
裘緝木

孫過庭《書譜》中,對古與今、舊與新的“古不乖時,今不同弊”對比批評主張,

 5件作品 1744熱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畫作體現了關于中國畫的“形神”之論,歷代以來多有闡述。

 2件作品 3356熱度

張松
張松

“張松先生的山水繪畫,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鄉蕪湖的山水風光、湖中煙

 5件作品 5043熱度

王夢湖
王夢湖

中國山水畫是以“暢神”為主要宗旨,畫家在對傳統畫技法和現代創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6681熱度

尼瑪澤仁
尼瑪澤仁

尼瑪澤仁的繪畫體現了藏、漢族文化和西方現代藝術相融合的整體風格,充滿了玄

 4件作品 3573熱度

最新文章

徐悲鴻《負傷之獅》背后的故事

徐悲鴻《負傷之獅》背后的故事

徐悲鴻喜歡獅子,也喜歡畫獅子,積稿頗多。他認為獅雖為猛獸,然性情和易,他

2025-04-03

在影像洪流中重構藝術史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時代精神與語言革新

在影像洪流中重構藝術史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時代精神與語言革

綜觀展廳可以看到,參展藝術家大都出生于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他們既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樓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師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樓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師

“四嚴”管理,即嚴格管理、嚴而有度、嚴中有愛和嚴盯緊摳。這四個“嚴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為素質教育樹標桿定標準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為素質教育樹標桿定標準

成功發展過程中,不斷有人加入,也有人離去。在迎來送往的過程中,我們沒有主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寄語成功新學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寄語成功新學年

成功學校創建18年來,全體成功人勵精圖治,創新拼搏,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近年來 ,成功學校蓬勃發展 ,優秀的老師特別緊缺 。而這時候 ,政府又

2025-04-03

筆凝嶺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陜西山水畫家史偉作品賞析

筆凝嶺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陜西山水畫家史偉

史偉先生的這幅六尺整張《晴嶺歸云》,縱橫樸茂、凝澀古拙的皴筆造景,而

2025-04-03

變古則今 得其環中——山東美協名譽主席張望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解析

變古則今 得其環中——山東美協名譽主席張望先生作品(《西部成

南齊謝赫《畫品》有云:“變古則今,賦彩制形,皆創新意。”唐代彥悰《后畫錄

2025-04-02

漬染黑白 閑逸悠然——當代山水畫家張東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讀

漬染黑白 閑逸悠然——當代山水畫家張東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藝術之來源有二:一曰造化,一曰生活。”(徐悲鴻語)。中國山水繪畫的“天

2025-04-01

尺幅萬象蔥 空亭群山靜——當代青年書畫家林浩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讀

尺幅萬象蔥 空亭群山靜——當代青年書畫家林浩湖先生作品(《西

南北朝宗炳《畫山水序》中說:“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

2025-03-31

地域靈境 生機澎湃——讀青海美協原主席井漢升先生的花鳥畫(《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

地域靈境 生機澎湃——讀青海美協原主席井漢升先生的花鳥畫(《

井漢升先生和我都是陜西人,他2014年夏來蘭州水車園寫生時,我們有過短時

2025-03-31

水墨清音 意趣盎然——《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青年畫家王瑞強先生作品賞析

水墨清音 意趣盎然——《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青年畫家王瑞強先

成功書畫家網編輯介紹說:“青年畫家王瑞強先生碩士研究生階段,師從廣西藝術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