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
來源:書法家微信號
●書法實在是我們進入中國文化史的一個簡要讀本。如果說它簡要的話,并不是說它淺,它很深,它很高。但是圖像一看就知道那個人的人格結構。所以我們如果有機會練練書法,讀讀書法,追一追書法,崇拜崇拜一些書法,我們的渾身所謂的書卷氣就會大大增加,我們的生命價值就會出現新的等級。
●我在給北大講課的那一天,講的題目是“請記住這個名字”,你們在講唐代文明的時候會記住李白,會記住杜甫,會記住王維,會記住很多很多重要的詩說,我說請記住顏真卿這個大書法家。
●我很少找得到這樣的一個人物,在極其關鍵的時刻,要用自己的戰馬來抵擋孽賊,而最后文筆又可以扛起整個中國書法史和整個中國文化史的重量,這就是顏真卿,我對這個人的尊敬是無與倫比。
●《蘭亭序》是中國書法的基礎,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光輝燦爛的一個書帖。王羲之后重新寫過好多遍《蘭亭序》,但是都沒有他寫得好,好象有天光照耀,有神秘的力量操縱了他的筆,讓中國有了最好的書法《蘭亭序》,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當中要記得的。
●我出生在浙江,又在浙江長大,小的時候我們家雖然文化很盛,但是鋼筆不流行,所有的人都在寫毛筆字,小的時候數學課用的也是毛筆。在這個情況下,我們這個家鄉對書法應該說有一點點小的根基,我的媽媽,我的外婆毛筆字都寫得很好。
●我看到有很多年紀非常老的書法家,字越寫越好,這是看得出來的。有的人我們看是年輕的時候字有骨力有氣派,到了老的時候,怎么就懈了。至少有三個書法家,當他在60字以后他的字懈掉了,但是更多的書法家是越寫越好。把早年的蒼涼放進去,那真是人間絕藏,那真是千古妙筆。
●練字練到自己身心自由的時候有一個最容易產生的毛病,就是太流暢了,就像古代的帳房先生寫字一樣,或者是過去的一些代客書寫信的那些人一樣,他寫得非常流暢,沒有任何障礙,你以為是好的,其實毛病就產生在流暢之中。書法到了太流暢的時候,他學會了,就油了,到了油和滑的人,你再棒也已經墮落了。
●我曾經有一篇文章《筆墨祭》里寫過,古人為什么要花這么長的時間來練字,就像我們當代的女孩子練健美,一定要把身材練出來一樣。古代的書法就是現代的身材,差不多的。
●在你尋找到自己的風格的時候,很可能是你把三個人的大師的書法的東西融成了一體,這個可能性是最大最大的。你取了他的這一部分,又取了他的那一部分,我所說的取并不是勾取他的,納取他的,而是他的神,他的形,他的骨,他的一種風范,他都合在一起了。
●我一開始喜歡王羲之的字,這個和我的生活的環境有關,和我接受的教育有關,后來我特別喜歡顏真卿的字。每一個練書法的人練過了楷書和比較靠近楷書的那種階段之后,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去選擇了,這個時候是你生命潛在能量的一種釋放。
●練帖的時候切記要以空靈的心情進入,而不要帶有過多的習氣,開始的時候不要練那些風格過于明確的那種帖,一開始不要這樣。最后你練了這種風格以后,大家就覺得你這種風格的模仿者,你自己沒了。這是練字的第一個關口,練帖。這個花一點時間,有空的時候練練,它會沉淀在那里。
●臨帖開始的時候,我倒是建議楷書和行書都可以練,不要急著練草書,有一些年輕朋友看到龍飛鳳舞特別有吸引力就開始練草書或者是練一些接近草書,行草,這個暫時先擱一擱,練比較端正比較嚴肅的那些字體。
●今天看上去我們用電腦了,即使不用電腦,也用鋼筆了,很少有人用毛筆去寫,好像已經不實用了,這個我想跟廣大的朋友講一講,擺脫了實用有可能使它成為真正的藝術。康德講過,“美其實是對于實力的一種超越”,如果完全處于一種實用狀態的話,它恰恰是對美的一種侵害。
●書法實在是我們進入中國文化史的一個簡要讀本。如果說它簡要的話,并不是說它淺,它很深,它很高,但是圖象一看就知道哪個人的人格結構。所以我們如果有機會練練書法,讀讀書法,追一追書法,崇拜崇拜一些書法,我們的渾身所謂的書卷氣就會大大增加,我們的生命價值就會出現新的等級。
●我們在看書法作品時,如果說它有真正藝術美的時候,其實不完全在乎它表達的內容,是在于它的線條、墨色、節奏、韻律,它所表達出來的生命感。
●請記住,這是一個最需要精神價值的時代,因此也是一個最需要真正藝術的時代,但是,恰恰又是最容易失去這一切的時代。
●我非常主張年輕人都學書法,幾年前我到臺灣去的時候,當時臺北市長馬英九先生跟我講,他在主張臺北市的中小學每個禮拜有幾節課的書法課,我當時站起來說,馬英九先生你做得太好了,中國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人格化體現就是有人在不實用的。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