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平蘭州成功美術館人物畫作 68cmx68cm
成功書畫家網
徐新平是近幾年活躍于隴原大地的青年畫家,生于1962年的他,給人一種虎虎生威的印象。1987年大學美術專業畢業,先后就讀于河西學院美術系和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后又師從著名畫家李寶峰先生,從事人物畫創作。他雖師出名門,卻一直未能引起“圈內”人的注意。他的畫,線條隨意,筆墨灑脫,給人一種粗獷豪放自由的感覺,也正因他的畫風獨特,他的作品多次獲得參加全國美展的機會,并且屢次獲獎。讓我們共同走近人物畫家徐新平,了解他筆下的人物情懷。
徐新平蘭州成功美術館人物畫作 68cmx68cm
記者:從您的人物畫作中,可以看到筆墨灑脫而粗獷,自由而隨意。在這樣的筆墨融合中您要給觀眾營造怎樣的審美感觸呢?
徐新平:我畫的最多的是水墨寫意人物。在我看來,畫畫就是一種對生活的感觸,你在普通的生活過程中不斷的感受,你才能對你所描繪的對象有更多的認識和感受。沒有太深的想法,畫得最多的就是離我們生活最近的人們,這些形象觀眾都比較熟悉。不管你畫的是哪里人或是某個時代的人,也不能給自己定位畫什么人物,只要畫面需要就要畫,就應該去尋找,將不熟悉變為熟悉。讓欣賞者在觀賞你的畫的時候能夠領略到畫中文化,領悟到畫面傳遞出來的一種精神。
畫家創作的動因都是在被生活感動之后有一種如鯁在喉,非吐不快的強烈欲望,因而在所選擇的工具只能是自己駕輕就熟,用起來得心應手的藝術語言,久而久之,就形成藝術家獨特的藝術面貌。至于要給觀眾營造審美感觸這一點,真的就不是畫家所設定的那樣,人物畫就是一種酣暢淋漓的情緒,筆下畫出的是我看到的那一瞬間讓我感動的人物,所以是傾盡所有情感去畫的,觀眾能在你的這種情感的畫面里感受到他并沒有體驗過的東西,一種生命的活動和不屈,就是一種感觸。
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您的作品人物多選自隴原大地民眾,多以勞動為背景。在創作中用線條和墨色來體現您對人物生活的捕捉和熟知,這是畫家對生活的關注,那么作為您在人物造型的刻畫上想要表達人物什么樣的精神訴求?
徐新平:在創作中我總是用一種贊美的青訓去表達情感。許多時候出去采風寫生,最多的就是拍照或是速寫,我喜歡經常在一堆照片中翻來翻去,總想在畫畫時給畫面增加一些我所認為理想的感覺。有時看著照片中的人物,想起拍照他們時的情景,想起他們在追求生命、追求幸福時所表現出的樣子,常常讓我有種感動溢在心頭,甚至流淚。
人們都有不同或者太多的困楚,但他們善于釋放生活的重負,大口呼吸生活的陽光,努力改善著自己的行為……這一切,是那樣深地留在我的記憶里,伴我經歷著成長和人生。所以在創作中,我也總是竭盡全力的想要表達他們對生活的信仰和執著精神。
記者:作為一個畫家畫出優秀的作品,被讀者接受、喜歡,并且具有更深層次的涵義,應該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從某些方面講,這也許是藝術家存在的意義。您作為這樣一個關注社會底層生活的畫家,從事藝術創作這多年來,甘苦心自知,請您談談這其中的體會?
徐新平:畫畫是件歡樂與痛苦相伴的事,也是件很難的事。我畫畫的題材大部分都是甘肅隴東和河西地區的老百姓。我特別喜愛他們身上那種默默的韌勁和對生活的真誠,以及無怨無悔的知足感。有時也畫藏民,每當畫這些人們的時候,腦子里就會浮現出許多熟悉的形象。幾十年來養成了一種習慣,往往是畫累了,看看書,再畫畫,一段時間想畫這種形式的畫,想用這種辦法,過段時間受到別的感受又想畫別的題材,用別的方法畫,總想用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感受畫出來,把畫畫好。
藝術家簡介:
徐新平、筆名徐唯泰、男、1962年生,1987年大學美術專業畢業,先后就讀于河西學院美術系和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現為中國金融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畫院特聘畫家、高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采訪者:汪利利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