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張琴琴
內蒙古廣袤的草原成就了他博大寬廣的胸襟和雄奇婉逸、跌宕拙撲的書風。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使他的書法在筆法、墨法、章法上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特色:筆法上神凝而字聚,曲直回互、兼?zhèn)确嫡荒ㄉ夏柵d酣、以重求輕、濃淡相破、以筆御墨;章法上錯落有致、參差有序、滿而不堵、拙中藏巧。他的作品充盈著豐沛的情感,散發(fā)出新鮮的時代氣息,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今天成功書畫家網帶您走進草原上的雄鷹翰墨里的大家邢秀。

邢秀近照
記者:刑主席,您的家鄉(xiāng)是在內蒙古,那里有著藍天白云,一望無際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還有驍勇的馬背民族。這片廣袤的令人向往的土地對您的創(chuàng)作有什么影響嗎?
邢秀:我生長在內蒙古西部,這里有廣袤的烏拉特草原和肥沃的河套平原,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相互碰撞,長河落日,大漠孤煙,陰山巖畫,蒙古長調。這些孤獨的元素所形成的雄渾,蒼涼,廖遠和大氣孕育了我的書法藝術,蕩滌了我的胸襟,凝鑄了我的審美取向,從而初步構建起個人的藝術風格。
記者:您的行草行云流水,用筆秀勁飄灑,靈動宜人,呈現出一股蒼勁流暢之美。能給我們講一下您運用了怎樣的創(chuàng)作手法嗎?

邢秀 楷書王維詩42x136cm 價格協商
邢秀:我的書法創(chuàng)作主要以行草為主,二王,顏真卿,蘇黃米蔡,王鐸,董其昌等古代名家作品臨了不少,從中吸取了營養(yǎng)也積累了功力,在線條的錘煉方面也下了功夫在流動與結體上又吸納了今人的做法,用筆大膽,中側鋒皆用,行筆訊捷果斷,一瀉千里,在暢達中體現雄渾,在飛白中蓄積力量。同時加強國學積淀,以促書藝。

邢秀 楷書八指頭陀詩 136x34cm 價格協商
記者:當代社會許多的書法作品流向市場。伴隨著書法作品的物質化,社會上也出現了一批書法培訓班,速成班。作為河套大學的黨委書記,您怎么看待藝術教育的未來?
邢秀:當前,總體上說書法藝術的發(fā)展是比較好的,也形成了時代的特點。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不少人心浮氣躁,想一夜成名,以求回報,功利思想太重,這樣的人永遠成不了藝術家。任何藝術家都是在良好天賦的前提下,經過長期的辛勤耕耘,積淀,有水滴石穿的精神方能取得成功。在藝術教育方面,同樣要以德為先,先做人后為藝,在求藝過程中一定要老老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前行,才能最終攀上藝術的高峰。
邢秀,河套大學黨委書記,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書畫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文化藝術發(fā)展促進會會員,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內蒙古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巴彥淖爾市書協主席、河套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多次參加海內外大型書畫藝術展并獲獎。作品、傳略入編《世界名人錄》、《二十世紀著名書畫家》等百余部典籍。部分作品曾在法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及港澳臺地區(qū)展出。2000年在中國美術館參加全國優(yōu)秀書畫作品聯展,2001年赴法國參加由文化部組團的“巴黎--中國書畫攝影藝術展”,2003年應日本文化交流協會邀請赴日本展出。同年,又隨以沈鵬為團長的中國書法家代表團赴韓國參加2003(漢城)國際書法名人大展。《中國書法》、《藝術與繁榮》、《墨色》、《藝術與價值》、《蘭亭雅集》、《世界華人藝術》、《中國書畫報》、《書法報》、《美術報》、《書法導報》、《中國教育報》、《香港大公報》等多種報刊雜志專版介紹書法成就。作品入選中國當代書法家專題郵票和上海世博會郵票珍藏版以及全國百杰系列名信片。出版書法作品集《邢秀書法集》、《邢秀書法藝術》、《當代書法名家精品集—邢秀》、《漠南心畫》、《邢秀書法選集》,詩文集《北方詩文集》、詩集《雪泥鴻爪》。(校對 馮宜玉)
注: 本站發(fā)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