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 馮宜玉
在采訪中他提到最多的是感動,對生活的感動,對兒時回憶的感動,對藝術的感動。他是因為感動而創作的,他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借助筆墨表達出來,把自己熱愛的家鄉,在這片黃土地上一代代生活、勞作的人們,用繪畫展現給大家,他把對這一切的感動用寫實的手法刻畫的形象生動。他就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西安中國畫院畫家鄭成文。

鄭成文作品(一)136x68cm,價格面議
記者:鄭老師,在您的寫實人物畫中,常常以寫意的手法去表現,從人物造型上來看與工筆有很大的不同。您覺得您的寫實人物的實,表現在那些什么地方?
鄭成文:我的寫實人物畫的“實”主要體現在題材上的實,以陜北黃土高原人物、藏族人物為主,反應的完全是現實生活,刻畫的是平凡的人物和他們的生活。也就是人物內涵的寫實,反應的是身邊的、現代人物的精神世界。
再就是,人物的造型上嚴謹,用線松動,很輕松,稍有些夸張,從筆墨表現上看也融合了許多寫意的成分,從人物造型上看并非如工筆寫照那樣畫的就是某個人物,但從人物的神態表情來看,從他們的精神面貌來看,又是生活中某個栩栩如生的人物,這是一種典型人物形象的藝術真實。
記者:老師您的人物畫題材主要以“古代仕女”和“現代寫實人物”為主。在這兩種題材的創作探索中您要表現怎樣的理念?
鄭成文:我在“古代仕女”和“現代寫實人物”這兩個題材的創作上有不同的意圖。古代人物畫起來比較輕松,容易發揮,是提高筆墨的最好手段,所以我的“古代仕女”的小品主要是鍛煉筆墨。現實人物的畫作反應的都是讓人感動的主題,這些作品多是我對平時生活中的人物、故事的觀察所得,畫的也都是生活中最感動的場面。藝術源于生活,源于生活對藝術家的震撼與感動,所以我的現實人物題材的畫的創作的理念是對生活的感動。

鄭成文作品(二)68x68cm,價格面議
記者:老師在您的繪畫作品中,將墨的運用,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境界,將黑色演繹成十幾種不同感覺的色差,形成不同的多層次。您能具體談談您在墨法運用中的情況嗎?
鄭成文:墨分五彩,在中國畫的發展歷程中對于墨的運用有很深的研究,一直以來“墨”是中國畫的重要構成部分,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曰:"運墨而五色具。"五色,即焦、濃、重、淡、清,而每一種墨色又有干、濕、濃、淡的變化,這就是中國畫用墨的奇妙處。此外,還有墨分六色之說,清代的唐岱在《繪事發微》中談道:"墨色之中,分為六彩。隨著中國畫的不斷發展,用墨的技巧也趨成熟,產生了"潑墨法"、"積墨法"和"破墨法"多種表現手法。
我的畫中運用最多的是“積墨法”,尤其是在畫人物的大畫中,積墨法更容易將大畫的厚重感表現出來,這樣的用墨方法也更容易凸顯繪畫的形式感。畫面需要墨的變化,在積墨法中墨的層次累積就體現了畫面的層次,從而體現了大畫的氣韻。
記者:老師您有許多作品是反映民俗文化的,比如《鄉情》等作品。您在這些反應民俗文化系列作品中要表現怎樣的人文關懷?
鄭成文:作為藝術家深入到自己所處的生活中,深入到自己記憶中的故事里,將記憶深處的東西挖掘出來,藝術地再現了行將失去的民俗畫面。這就是我在民俗系列的作品中所關注的,也是這些作品要反映的。
當我深入到當下的生活中,身邊的許多小感動不斷地觸及到我的神經,市井中的許多場面勾起我對兒時的回憶,再加上歲月的推移,對這些感動、回憶,對生活的理解與認識也不斷的加深。形成促使我創作這樣題材的動力,這樣的主題也就在畫面中表現出來了。說道關懷還是感動,對生活的感動,對回憶中故事的感動。
記者:傳統的中國人物畫以工筆為主,國畫人物發展到了現代才出現了寫意人物。對于國畫中人物畫發展的方向您怎么看呢?
鄭成文:藝術的發展在于創新,而創新又特別難。不管是人物畫還是花鳥或者山水畫,畫家都要根據自己不同的情況,根據當下的時代特征,學習傳統、再加上老師的指導,綜合自己對生活、對時代的認識和理解不斷地探索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才能創新,也才能有自己的方向。
人物繪畫到了現代從橫向上有很大的發展,綜合了西畫、現代科技等等方面的因素突破了傳統,在傳統工筆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寫意人物畫、兼工帶寫的人物畫的分類。出現這樣的分類本身是與時俱進的,是不矛盾的,因為不同的題材,不同的主題、不同的風物都有適合自己的表現手法,這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去選擇。(校對:金石開)
鄭成文,1960年生,陜西西安人。1979年入伍。畢業于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受教于著名畫家劉大為先生,先后得到史國良、郭全忠等名家的指教。多次在全國、省、市報刊發表作品,參加全國、全軍美展。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陜西國畫院特聘畫家,陜西省慈善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陜西長安書畫藝術研究院院士。
1989年作品《風雪護線》獲新疆軍區美展一等獎。1994年作品《鄉音》入選全國第八屆美術作品展。1995年作品《殘月》入選全國“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美術作品展”,并被解放軍藝術學院收藏。1996年 作品《不染圖》入選巴黎中國書畫作品義展。1997年作品《黃河情》(合作)入選全國“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70周年美術作品展”。1998年 作品《祥日》入選 全國第四屆工筆畫大展。2001年 作品《希望》獲“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延安頌美展”三等獎。作品《踏雪尋梅》入選第一屆中韓書畫作品大展。2002年 作品《迎春》獲“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優秀獎(陜西展區);作品《大紅棗》入選全國“陳毅誕辰百年詩書畫展”。2003年 作品《鄉情》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2004批準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2005年出版畫集《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鄭成文》。 2007參加美澤長安水準2007書畫典型形態10人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陜西人民廣播電臺、西安電視臺分別播出專訪節目。2008年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促進兩岸四地文化交流陜港著名書畫家10人作品聯展”;夢縈徽州——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2009年應邀參加合肥舉辦的當代中國畫學術邀請展。2010年入選《中國畫名家四條屏作品展》《2010上海世博'著名書畫家精品邀請展》獲金獎 。
作品被選入《現代中國繪畫作品集》、《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作品集》、《翰墨中國——大型系列藝術畫集》、《中國西部大開發作品集》《中國美術全集》《中國現代美術大系》等畫集。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