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成功美術館館藏何家安先生作品《新縣卡房》
“寧丑勿媚,寧拙毋巧,寧支離勿輕滑,寧直率勿安排。” 每每看到何家山先生筆下,筆墨老健古樸、不做雕鑿,而意蘊安閑自然、直率天真的山水畫面,筆者的神會品悟、審美聯想之下,腦海里也即情不自禁地閃現出明末清初書法家、畫家傅山《訓子帖》中,這富于老莊哲思精神內質的“四寧四毋”章句來。其純任自然、素樸赤忱而不假修飾的健筆繪寫造景,所展現的山川樸茂之姿、村居井然之貌、鄉土安適意境,所透露的“賁象窮山”意象本真、“唯精唯誠”審美追求、沖和敦厚精神性情,即是畫家賦象語言形式、表現山川內容以及其寄寓精神心象的體合統一,是“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與“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主客交融、物我兩化的生命之境,完滿落成于畫面的肉身跡化和具象映射。
如《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何家安先生,這幅頗具寫生意味而又具有寂靜安逸之境,臥觀讓人忘我而滌蕩心靈的《新縣卡房》一作。正是有了畫家自幼于中原大別山區鄉野、山村的親身經歷和生活感悟,有了抵近鄉土農家的深入觀察和深徹體驗,身心皆入自然山川的澄懷觀照和神游物外,才使之表現于畫面當中的“新縣卡房”田園景象,愈見體合其神的靜謐安閑、天真自然之征;使之用于表現這樣素樸不飾鄉土世界的畫語承載,越見其形式與內容表里統一于畫面,而猶顯古樸老健的筆墨風骨意蘊來。
譬如這如詩畫面中統攝的,那些畫家爛熟于胸的景致,那蒸騰云煙掩映的或藏或露、連綿不絕遠山之下,古木參差遍植的峻山幽谷、險峰高聳天地里,蜿蜒曲折的淮河支流,又于這縱橫溝壑、逶迤奇峰間潺湲而來,流過這籬墻粗樸疏簡、村居寧靜祥和、樹木繁密豐茂的古樸村落,穿過這歷經世事滄桑,還橫亙無言的村口石橋悠悠然遠去……畫家這體照求真的畫面如實真景呈現,越顯豫南大別山區仿如世外桃源一樣,靜謐自得、僻靜無爭的超然之境來。又有蓄儲于畫家胸壑間的童年記憶,如那大小錯落的河石裸露出水,緩逸層疊的塌垛徐徐而上,悠閑自在的鄉民驀然回首……如此“心窮萬物之源,目盡山川之勢”取象的人與自然和諧家園之景反映,以及讓人見之忘俗的山水人文眾相置陳于畫面中,也還見新縣卡房鄉野如武陵源里似的安寧和樂、田園閑適心象情志寄托來。
當然這撲面而來的質樸無華故鄉風物,骨氣形似還得其真性的恬靜田園,亦須以其形剛健、其姿老辣、其質古拙、其性素樸,而“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的契象畫語立其形質、分其陰陽;又或主客交融、形神相彰之下,越見那山川雄強蒼莽、林木蔥郁自然、村居悠然自得的畫面對象神韻之質來。如其多用藏鋒而沉穩雄健、豐厚澀拙的線寫勾皴,也還落筆硬介還形質粗糲、不激不厲的疏密點厾,又或隨類敷彩而淡雅蘊藉、平和天真的以色貌色,乃至水墨豐饒亦濃淡相宜、枯潤有致的不羈擦染,亦還唯其神也又舍形取意、神完氣足的賦像造景。《莊子》有云:“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這萬象囊藏呈現、眾景收斂統攝于畫圖里的,那山川寧靜、故園幽邃、田居閑逸的白賁無華之質強調,遠離塵囂、沉靜敦厚、平淡清靜的素樸歸真心象寫照,愈見畫家古樸老健而從容不迫、率性自然的審美追求來。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成功美術館館藏何家安先生作品《山居》
畫家簡介:何家安,河南羅山縣人,1946出生。河南省群藝館,2006年退休,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早年自學繪畫,后入西安美術學院學習,師從王鴻、張步、張之光、羅銘諸先生,主攻山水。有作品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曾在中國美術館、廣東省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巴黎中國文化部藝術中心以及鄭州、武漢、長沙、蘭州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或聯展。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天津美術出版社、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個人畫集和文集。多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美術雜志、國畫家雜志發表作品及文章。
2001年至2007年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培訓中心任兼職教師,長達7年的課徒授業機會,學員遍及全國各地,不少人已是中國畫界的中堅力量,其學術主張和繪畫理念傳播甚廣。
2010年信陽市在市區金牛山文化公園建何家安美術館,該館為全民公益事業單位,有事業編制五人,隸屬信陽市浉河區文化局,2012年對外開放。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