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成功美術館館藏林浩湖先生作品《群山郁蒼 氣盈空亭》
南北朝宗炳《畫山水序》中說:“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蓖跷ⅰ稊嫛芬嘌裕骸耙砸还苤P,擬太虛之體,以判軀之狀,盡寸眸之明?!敝袊纳剿媱摌嫞34缬嗵庍€寫大岳千仞,往往尺幅間能納山河萬里,筆者賞讀《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群山郁蒼 氣盈空亭》,這幅當代青年書畫家林浩湖先生的斗方作品亦如此。甫一展卷,即見那奇峰險壑跌宕起伏,草木蒼莽生機盎然,煙云流水浩蕩不息,而天地萬象撲面而來、寰宇大千騰踔飛躍的氣韻生動、生命活潑和精神充盈、心懷澄澈映照其間了。
線是中國畫的主要造型手段和表現形式,是繪畫圖像建構自然萬千姿態、生活眾生之象的重要畫語承載,其超凡的概括性、寫意性,律動的音韻性、情志感往往能于方寸片紙上,賦形造像繼而“收斂眾景”“囊藏萬里”、立意造境。林浩湖先生的這幅《群山郁蒼 氣盈空亭》,即是以長短、曲直、伸縮、纖拙、濃淡等形態不同、情姿迥異的豐饒線質,因形賦象、勾皴隨宜來造寫奔趨匍匐的坡岡、嶙峋險峻的峭崖、挺拔崚磳的陡峰,乃至激蕩飛瀉的瀑澗、清波潺湲的碧潭、枝葉蔥郁的樹木、蒼松蔭蔽的空亭……這些形質迥然、姿儀百態的天地眾象,在畫家“沉吟鋪辭”而“結言端直”,“怊悵抒情”還“意氣駿爽”的風骨鮮明筆墨表現中落成于畫面,而帶給觀者“咫尺之圖,寫千里之景,東西南北,宛而在前”的身臨其境、神會映照體驗,又全在畫家“身所盤桓,目所綢繆”的自然性表感物,在“迥以數里,則可圍于寸眸”的應目會心體察,在其“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及“山川與予神游而跡化”的主客心物熔冶和精神心象圓成中。
“群山郁蒼,群木薈蔚,空亭翼然,吐納云氣?!辟p讀林浩湖先生此作,筆者的視野觸角、神思心象,循著畫面中那山壑間的欄桿野徑攀援,恣肆汪洋、飛動起舞、潛翔不羈一樣目馳神游,魚躍鳶飛般忽而于那蔥郁草木掩映的山岡處俯瞰溪澗,又倏然在那巉險高絕的峰頭山亭里眺望遠天,與之畫面山川萬象神會共鳴,又體味咂摸尋意探境至此,情不自禁地聯想起清代畫家戴熙,富于宇宙意識的此語來。畫家點綴于這萬木蔥蘢絪蘊,群山蓬勃生發,而天地交響共鳴間的空亭,儼然是那山壑云靄起伏蒸騰,天地靈氣浩蕩吞吐的交匯處了,也還是實相自然、畫家個人乃至品賞讀者,精神碰撞、共鳴共情、音韻交響的所在了。筆者“視通萬里”“思接千載”之下,繼而也就有了那東坡《涵虛亭》詩作中,“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似的唯道集虛空間意境遐想了!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林浩湖,號皓空居士,現供職于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易經文化研究院、研究員,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林浩湖工作室導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名家創作專項課題高研班林浩湖工作室導師,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經擔任文化部青聯委員兼美術組副秘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藝術類核心期刊《藝術評論》教育中心副主任,北京當代書畫研究會理事等職。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