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兆明先生作品《東北雪情》
畫家張兆明,生在南方,長在北方,藝術之路始自江蘇徐州,后又進修于魯迅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這種南北交融的成長之路和教育背景,為其奠定了融北國雪鄉的清曠和江南水鄉的靈秀于一體的繪畫藝術風格。他筆下的東北雪景充滿著詩意和生機,這些作品有些是筆墨實寫的自然風光,有些則是心靈構建的精神家園。觀其作,仿佛是游離于那片廣闊無垠的林海雪原,目之所及,白雪皚皚,松林佇立,草木蕭疏;耳之所聞,雪落簌簌,松濤陣陣,偶有鹿鳴馬嘶聲……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兆明先生作品《關東情》
黑白映襯對比造景是張兆明先生作品中常見的表現方法之一,先生通過大量的留白,表現出雪景的虛靜之美。同時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平面的構成意識,形成強烈的視覺張力。如作品《東北雪情》中,畫家采用“平遠”與“高遠”相結合的布景視角,留白部分既展現出雪原的遼闊,又通過前景濃墨勾染的樹木增強畫面的空間感。畫中較有意趣的是那只駐足的麋鹿,它形單影只,也許是在尋友求偶,也許是在覓食充饑,似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蘋”之感。再看作品《美麗的冬天》,硬毛板刷擦出的遠處的密林和近處的枯草,仿若破土而出,皴擦之間透露著點點的倔強;奮蹄疾馳的駿馬,鬃毛如飛蓬散開,正是“馬蹄破雪春聲近”的絕妙詮釋。《雪鄉情》中,積雪留白與灰蒙的天際渾然一體,中景用濃淡相宜的筆墨點染出松柏傲立的挺拔之姿,空曠的前景中,四頭實墨勾勒出的大黑牛膘肥體壯,與周圍的白茫茫的雪形成鮮明對比,呈現出冬季雪野的寂冷。而作品《關東情》和《美麗的枝條》中,畫家則用點、線、面組織構圖,表現出亂而有序的空間關系。褪去樹葉遮蔽后的樹枝,有的枝干如虬龍盤曲,以遒勁的弧度、不屈的精神刺向天空,有的枝干則似鳳凰展翅,纖細枝椏形成羽毛狀分叉。每一株都見證著四季的更替和生命的輪回,承載著畫家淡淡的鄉愁和深深的哲思。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兆明先生作品《美麗的冬天》
清代華琳《南宗抉秘》云:“墨有五色,黑、濃、濕、干、淡,五者缺一不可。五者備,則紙上光怪陸離,斑斕奪目,較之著色畫尤為奇恣。得此五墨之法,畫之能事盡矣。”張兆明深諳 “黑白之韻”的藝術表現手法,研究墨色,應用墨色,化解墨色,韻律墨色,最后在一方宣紙之上袒露墨色。作品《春水》與《天堂》中,畫家以水墨為媒,捕捉冰雪消融瞬息間天地萬物的畫面情態。淡花青暈染出春陽折射的冰面,濃墨點染出的黑土地托起生命的悸動,遠方氤氳的水色是冬與春朦朧的交界;菖蒲以枯筆立骨,鶴舞以濃墨傳神,于留白處聽雪落成溪,于實景中見虛空流動。此間冷暖相生、動靜相宜,并非僅僅是繪自然之象,更是畫家寫造化之心——嚴冬的沉寂終將化作春水的歡騰,而永恒的瞬間,就在這虛實相生的筆墨之外。
(文/成功美術館 蔣成蓮)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兆明先生作品《雪鄉情》
畫家簡介:張兆明 1955年生于江蘇徐州,一級美術師,教授。進修于中央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工業版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東北雪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雞西市群眾藝術館美術研究員,雞西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作品《開拓者》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光明行》入選全國第十二屆版畫展,《靜靜的金海灘》入選全國第十三屆版畫展。出版有《張兆明素描三小時》《張兆明·東北雪畫集》《東北雪情》等畫集。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兆明先生作品《天堂》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兆明先生作品《春水》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兆明先生作品《美麗的枝條》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