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7
成功美術館館藏陳敬友先生作品《風波不動》
在大約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先民們已經開始馴雁為鵝了;杜甫有詩云:“鵝兒黃似酒,對酒愛新鵝。”可以說鵝是我們人類比較古老的朋友了。在書畫界飛禽走獸翎毛類里畫鷹、畫雞、畫鴨、畫鶴,畫貓、畫狗、畫虎、畫猴者不乏其人,陳敬友先生以表現大鵝為主要題材的花鳥國畫,其構思手段、形式營造、筆墨特點個性化風格十分明顯,在這樣生動表現鵝的生活風貌中,他在藝術風格、語言秩序、筆墨演繹上建立了自己獨樹一幟的藝術平臺,表達著鵝在大自然的千姿百態與萬象紛呈的生命活力,呈現出中國畫的美。
成功美術館館藏陳敬友先生作品《園花落盡》
陳敬友先生的畫多屬于小寫意作品,其藝術語言洗練自然,形象描繪簡括生動,風格意蘊秀潤清雅,色澤淡雅潔凈明媚。在畫面注重筆墨的書卷氣息,題材以芭蕉大鵝為主,雜以花卉點綴。《芭蕉葉》兩只大鵝蹣跚而行,芭蕉、竹葉、雜花為背景,給人的想象與感覺是從里往外散發著歲月靜好的意趣,色澤溫潤如玉,暖人眼目;有如影隨形,沁人心脾之感;一幅醉人心神的畫卷徐徐拉開,在吟詠中一種悄然而至的詩意流淌。《人生百歲》渾厚生生不息屹立的氣息由健碩身軀向外發送,鵝眼向上有一種無畏艱難險阻的果敢,粗壯有力的抓地腿爪表露著根基的穩固,不屈不撓的態度彰顯無疑。畫家寫自然之象、生命之心蘊含著豐富的哲理;給紙以空間,給筆墨以精神,給色彩以感情,給形象以真美,給藝術以自我。留住觀者目光的是畫家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表現手法溢出畫外。春魂秋魄,一枝一葉,小寫意,大造化;小生命,大演繹構成了作品無以言表的完整性。《園花落盡》《遲遲日麗》《千里鶯啼綠映紅》是另一種形式的日常,曲頸昂首各有異趣,給人一種滋味悠長的感受,令人看后產生聯想的空間,掩卷長思,感慨良多。造型準確,富有個性,濃淡干濕,勾皴點染,精微之處或中峰勾勒或散峰細絲,把鵝的質感、形狀、神態刻畫俱足。其淡然的色彩配調,讓人尤其不能忘懷,自然雅致、韻味無窮;以靜定、安謐、沉吟的形象,讓人明確看到畫家對中國古典美學中景和情、象和寓的嫻熟運用和自由轉換。
成功美術館館藏陳敬友先生作品《千里鶯啼綠映紅》
《春生何處》《踏遍柳陌》中筆墨、語言、空間、章法都是為傳情寫意設,寥寥數筆、精湛到位、淡泊隨意、繁簡相間、淋漓酣暢都是畫家刻意為之營造的意態風采。線條錯落有致的成為畫面結構的骨架,且筆致的粗細濃淡,增強了平面感的空間效果,其輕、重、緩、急與濃、淡、干、濕反映了畫家情感的豐富與意緒的變化。《煙為行止水為家》《園花落盡》是充滿個性浪漫精神的作品,技法的嫻熟同時也展示了這樣的特性——不可預測的韻律與不能重復的藝術樣式,可想而知,畫家是在揮毫時獲得了精神的提升與生命的愉悅,折射出生命不與人同的狀態。
成功美術館館藏陳敬友先生作品《丁香風里》
陳敬友先生《風波不動》《丁香風里》,鵝因畫中花卉的燦爛多姿和丁香的水墨靈動,依托背景圖式的變化婉轉悠揚,進而達到物我相融,虛實相宜,用水墨敷彩渲染“風動生氣浮”“花影月籠紗”的豐沛詩意和幻化妙境,不矯揉造作又磊落干練,蘊蓄的美感交織著內斂與外向的張力,流露出畫家博大寬厚的落落襟懷。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金石開)
成功美術館館藏陳敬友先生作品《踏遍柳陌》
畫家簡介:陳敬友(原名陳晶友)1967年生于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曾深造于中國國家畫院于文江工作室,現任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繪畫系主任、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當代工筆畫學會會員,民進中央開明畫院理事,黑龍江美術家協會理事,黑龍江省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民族書畫院特聘畫家, 中國同澤書畫院特聘畫家。
成功美術館館藏陳敬友先生作品《園花落盡》
成功美術館館藏陳敬友先生作品《春生何處》
成功美術館館藏陳敬友先生作品《人生百歲》
成功美術館館藏陳敬友先生作品《遙遙日麗布韶光》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