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彩軍先生作品《清韻》
花鳥畫自宋以來,藝術理念已經相當成熟,從歷史角度看,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成為畫家表達和諧、中庸、平淡,與世無爭、自我完善、抒發情感的最好手段。元以后更加注重筆墨情趣和以寫入畫,筆墨而來的點、線、墨、色和寫的以一當十、刪繁就簡都是中國花鳥畫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和藝術經驗。以寫意為基本形態,注重畫家的主觀感受,是經過心靈提煉后的一股波動的韻律感慨,以形態為表現意象,從神韻確立了秀逸、寧靜、活力彌漫的風格。劉彩軍先生作為省一級美協副主席、高校美術學院副院長,其荷花系列以詩意精神的清新峻綺,自成一格,作品技藝嫻熟,筆精墨妙,畫面充盈著沉穩瀟灑與典雅脫俗的氣息。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彩軍先生作品《荷塘清韻》
《荷塘清韻》在抒發“氣質之性”,不是單純技巧運用的結果,而是畫家心態的自然流露,在不強調對自然高度還原的情況下,畫家用荷桿的橫七豎八和荷葉的七零八落,以荷花的欲語還休和水草的相顧無言,營造著清香滿塘余韻繞梁的——“畫有盡而意無窮”,飄忽著生命之光和落霞與孤鶩齊飛的自由浪漫。《荷香清韻》左疏右密的沖淡簡約,猶如敞開懷抱的母親等著遠游的孩子歸家,讀者的心也不由自主的走進畫面,寄托自己那無處安放的心靈,猶豫彷徨中意味深長的旋律悄然響起,叩擊著心扉,讓心緒境界更接近花葉的輕描淡寫,畫家是一個舉重若輕的性情把握高手。《荷塘秋韻》結構的放松與從容,用筆的率意與自由,法度中見隨性,規矩中見方圓,程式中求況味,局促中求舒緩;在筆墨秩序與清新的氣息之中,透過作品的率意與灑脫,我們還在筆墨與氣韻中隱約見出更早期的前代大師陳白陽、徐渭、八大等明清諸家的影響。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彩軍先生作品《荷韻》
劉彩軍先生《清香溢遠》《野塘荷趣》是散諸懷抱的平靜與祥和,在筆法、墨法與水法的運用中體現出圓融自然、渾為一體的撲厚效果,骨法用筆為畫面營造并不復雜的結構與單純的筆墨秩序,其節奏、韻律、力度都構成了筆墨運動的美感。但畫家深知任何好的技巧只有最終消失在畫面中,才能達到了無痕跡的境界,才是嚴格意義上的自我表現。《清韻荷香》《荷韻》營構了畫面脫俗清靜與和諧疏淡的境界,纖秾蕭疏與綺麗含蓄并存,氣韻風神和疏離聚散兼得,其藝術精神、文化傳統既有當代的詩情畫意又有余味悠長的古典情調趣味,體現出承前啟后的風貌。以寫意的筆法、墨法,自然地畫出濃淡掩映的荷葉,用筆橫掃若皴擦的效果,以求墨氣渾然,而筆筆見痕,疏密關系錯落有致,取勢似由內向外輻射;荷花的勾勒圓滿流暢,枝干與水草橫空穿插成為畫面結構骨架,且見出畫家畫長線的功力;作品清雅多姿,筆致韻味十足。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彩軍先生作品《清韻荷香》
《香清遠溢》《荷趣滿塘》是以渾圓之筆型,畫出濃淡層次分明的荷葉于畫面左右,在濃淡互為映襯中,見出層次,見出空間。荷桿與水草的長線、弧線的交叉分割著空間,使畫面在平面中體現出以虛寫形、以意生韻的特點,隱于濃淡墨色之中的荷花愈顯清麗峻峭,與畫面中的寫意荷葉的中鋒濃墨、濕筆淋漓互為對比,整個畫面是以簡取勝,且在單純中見豐富、無序中見有序,這種近乎半抽象的意象表現,是一種形式、美感與神韻的獨特展示。橫幅《荷韻》《清韻》是畫家從花鳥畫由圖式的自覺到技術自覺,再到心靈自覺的嬗變過程,同時也是他藝術不斷漸入佳境的過程;這個過程愈至晚近,愈加以意取象,以意造境,不在意象本身,而在意象流貫的氣息與韻律,因此,所有點、線、墨,疏、淡、濃的運用,都是意緒的揮灑與心靈外化的結果。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彩軍先生作品《荷韻》
想來劉彩軍先生“荷作”中,這用墨散淡沉厚,用筆和諧蒼潤,所表現破出約束的自由狀態,是激情所賜的揮灑。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彩軍先生作品《清香溢遠》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金石開)
畫家簡介:劉彩軍 ,1962年出生,河北新樂人。1984年畢業于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藏書票研究會理事,山西省版畫學會常務理事。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彩軍先生作品《荷趣滿塘》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彩軍先生作品《野塘荷趣》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彩軍先生作品《荷塘秋韻》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