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成功美術館館藏何加林先生作品《空穴圖》
“渴筆密皴石斑斕,崚嶒嶙峋峰難攀。迫察俯瞰山壑奇,輝光如電谷空懸。嶺作樂管谷為孔,錯落有致洞簫觀。溪泉潺湲瀑飛流,悠悠而鳴天外傳。”這是筆者乍觀《西部成功書畫家》近來刊載,當代著名畫家何加林先生這幅《空穴圖》時,腦海里泛起的審美思緒漣漪,胸壑間產生的神會遐想意境。畫家那“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之下,主客熔冶的峰巒綺麗奇觀、自然秀美寫照,驀然映入觀者眼簾與之審美運思共情、感官識覺共鳴,精神碰撞近而怡然同悅了。故而閉目冥想、神游天外,自然天地間的轟隆隆瀑鳴,仿佛聲聲回蕩在胸壑間,縈繞不去、久久難平!
清代大畫家龔賢說:“心窮萬物之源,目盡山川之勢。”畫家的感物是其藝術創作的門戶,是畫家感興創造的始基,是畫面意象營造、境界圓成的前提。即如何加林先生的這幅《空穴圖》,無論是其看似散鋒渴筆、紛雜繁亂密密皴寫,實則亂而有序、石質斑駁的山石特征寫真;或青或綠、交融互滲層層渲染,亦協和統一、神氣生動的峰面秀潤強調;突兀怪誕、漏透褶皺賦形造景,又恰似“假山賞石”一般的山巒奇峻嶙峋形貌表現;以實映虛、留白錯置虛象營造,還似有輝光迸射的幽谷靈氣流溢空寂之象;乃至溪出谷穴、瀑落如練飛流點景,而動靜有致的奇峰秀水勝境營造;亦或是拉近視野、迫而察之布構獨特,繼而虛實生發還半山臨空的俯瞰式畫面妙構等等。這些或筆墨或造景或章法上的畫面意象反映,又都可見畫家窮其性表、貴在心得的深徹感物觀照和求真取象體察來。
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澄觀一心而騰踔萬象,是意境創造的始基,鳥鳴珠箔,群花自落,是意境表現的圓成。”藝術家于澄澈其心懷的靜穆觀照里,發現了生命的躍動,孕育著情感的生發,繼而映射于其對應作品當中的肉身具象表現上,也能帶給讀者同樣的生命感動和啟示來。恰如何加林先生的這幅《空穴圖》一樣,于上文筆者剖析的畫家澄懷觀照所見,繼而形式與內容統一的畫面藝相反映里,筆者亦還能與之“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般隔空精神交流,也就有了“眼耳鼻舌身意”感官同律的情致涌動了。于是石面斑斕、形廓崚嶒,而有峰巒險峭難攀之想;崖石突兀、幽谷虛靜,而見山壑起伏跌宕之韻。又嶺崗參差仿似樂管而那谷穴恰如音孔,還虛實錯落絪蘊有致恰如天然的洞簫一樣,溪泉潺湲穿梭其間最終匯成山瀑飛流,激蕩潭石悠悠而鳴仿如天籟之音傳來,而有身臨其境、撼人心魂之感!
成功美術館館藏何加林先生作品《筆意出天機》
畫家心神沉浸于宇宙天地間的審美聯想,還有其主觀神思萌發的情感傾訴,亦還寓興于其表現對象“遷想妙得”的畫語構成和意趣蘊造中。譬如何加林先生的這幅六尺豎幅竹作《筆意出天機》,其“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的詩境般,主客交融意境之造落成,即在于濃墨健筆而寫的近處纖勁新枝,與那墨色淺淡鋪染的低處渾圓老竿,對比統一、音韻而律的墨象賦形當中。還有那畫家題跋中“修然仰復低”的竹借風勢動感形姿表現,也還在于隨風搖擺、竹葉婆娑的三五挺拔老竹,同那嫩竹風中舞動的弧線賦形、環轉布構枝梢之形,曲直對立錯置、契合天機的意趣構成中。其“筆意出天機”的“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天人合一、與道同機,近而物我兩忘般“道”之意蘊,也更在于形姿險峻、其貌碐磳竹下之石的巋然如磐、傲然屹立情態,與那風中幽篁搖曳生姿、蕭蕭簌簌而響的鮮活自然寫真和動感聯想,布構生生而來的動靜相生辯證統一中……如此意筆妙構之作,越見其意象創構里意趣天成的境之營造,又審美上追求動靜不二的哲思內質涵泳!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何加林,杭州人,1988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先后獲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系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文化和旅游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央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河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曾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主任、教授,中國國家畫院創研部主任、美術館館長。獲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入選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作品先后入選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作品《漢中古道行》曾獲全國“中華杯”中國畫大獎賽銀獎(1988年,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作品《秋氣嶙峋》曾獲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金獎(1993年,合肥,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作品《居垅含氤》獲97當代中國畫壇百杰獎(1997年,北京,中國文聯主辦);作品《山色空濛雨亦奇》曾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銀獎(2004年,北京,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