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成功美術館館藏向中林先生作品《川北早春》
劉勰《文心雕龍·物色》有云:“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山川自然之色,四時不同、朝暮有異、晦明有別,故而于中國繪畫的“著色”之法,早在南齊的謝赫、南朝的宗炳,就提出了“隨類賦彩”“以色貌色”的主張,亦見“心師造化”情融物我的創構理念。旅居天津的當代彩墨山水畫家向中林先生,其繪畫創作在抓住那家鄉峽江山水“風雨晦明、變更不一”,春秋榮枯、艷冶明凈的自然特征基礎上,丹青、橙碧和之以墨而濃淡、明暗,因情隨意、應物隨宜還絪蘊萬象,既見高峽巨壑的春夏秋冬碧翠、橙青物色本質,亦還因之山勢開張的色差對比統構中,越加凸顯出其雄渾壯闊的神韻姿態來。
清代龔賢說:“心窮萬物之源,目盡山川之勢。”畫面中呈現的或墨或彩、或皴或染的種種山水肉身和“色相”映射,俱是畫家目視心悟的感官體驗結果反映,如向中林先生這幅以皺紙之法皴寫絕壁險峰骨架,用或藍或綠敷彩江峽山崖體態的《川北早春》即是這樣。其以翠碧鮮活又蘊藉沉靜之彩敷染的對岸山崖峰頭,以水墨、深藍調和交融帶來的青灰遠山、峰腳之象,以鵝黃、三綠分際沖染的江畔鱗次坡地明媚之姿,用深淺赭石渲染的二三江上舟舸船篷、峰下錯落村舍屋頂之彩……以上凡所種種,皆是畫家魂牽夢縈的早春時節三峽上游、川北腹地家鄉景致典型之真呈現,亦是畫家“代山川而言”的運思凝濾、取舍強調意象構建,進而春意融融的境之落成表達。
成功美術館館藏向中林先生作品《蜀北之音》
再有向中林先生的這幅《蜀北之音》,由那畫外天地左上右下橫斜延伸,亦還排疊推向遠方幽藍天際處的參差陣列群峰,畫家于這自近及遠的井然峰嶺設色上,深藍、水墨、赭石、橙紅、明黃、留白從暗及明、由深及淺,應物漸變敷彩,因時層層遞進造景,帶來朝陽初升、天光乍明時,那輝光普照、群山斑斕的雄渾神奇自然景象來。再有那峽江水口處,正側錯列布置二三舟船順流駛來,與之浩瀚無垠、渾厚壯闊的自然山川形成鮮明對比,觀者神思遐飛、移情遷想間,仿佛聽到了那船工的號子陣陣傳來,回蕩于這天地間……
成功美術館館藏向中林先生作品《迎朝陽》
還如這幅“曙色分層漢”的《迎朝陽》亦是如此。于之橫幅寬綽畫面中,畫家橫向造勢而山嶺起伏連綿,縱向布置而雄峰高低層級的西部高原山川之景上,那以熱烈絢爛之彩兼以墨色,還隨類濃淡、有無調和的色彩之運。這不僅強調凸顯了朝陽沐浴下,中景主峰的險峻陡峭、金碧輝煌之象,近景崖石的肌理碐磳、昏暗深幽之貌,遠景天空的朝陽破曉、明暗交替之狀……這些遠近高低、或明或暗諸相迥然真景。同時亦還見畫家主觀上寄情色彩,突顯西部山河壯麗,謳歌自然天地大美的主題思想強化反映。
再有這幅峽谷崖壁沉郁、浩浩江流激越、二三船舶搏浪、山間村居安閑、連片稼穡蔥郁的《船化清流》一作。畫家于皺紙皴擦而成的粗獷斑駁崖壁肌理上,以深沉藍綠之彩相宜填染,而越顯其峻拔險峭之勢;于大片留白的江水空間中,長線曲折斷續、疏密排布,淺赭略略隨形敷染又愈顯水流湍急之勢;在峰腳山坳密林前,色調濃淡分明又沖和調制而運,又見峽江田野家園的悠然自在;在這峰崖開列排闥對峙,峽江浩浩湯湯遠去的山水之間,點綴以逐浪擊水的船只,還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真義想象來。“情以物遷,辭以情發”。向中林于《船化清流》創作上的情感生發,因之記憶里、胸壑間家鄉劍門峽江之景緣起;而其用之于畫面上的鮮明墨彩、開合圖構等“沉吟鋪辭”造景語匯,亦因縈繞于其胸懷間的濃郁鄉情,而審美運思、創構取舍、造境圓成,于是“墨彩煙煴染成騰踔萬象,山川開合布構峽江雄奇”矣!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成功美術館館藏向中林先生作品《船化清流》
畫家簡介:向中林,1948年生,四川廣元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名譽理事,天津美協山水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他是當代一位具有創新精神的山水畫家。作品氣勢恢宏,蒼茫厚重,色彩奇幻絢麗,胸襟視野博大、雄奇;筆端河山奇險、峻拔,生動的表現出大自然壯美氣象。他獨特的繪畫風格、鮮明的藝術個性為當今矚目。獨領畫壇風騷。其作品被畫界譽為“蜀山嘉陵畫派”。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