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8
中國書畫報訊 由湖南省長沙市政府和中南出版傳媒集團主辦,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和湖南美術出版社承辦,湖南省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長沙美術館、美侖美術館執行,長沙市文聯協辦的2024第九屆“藝術長沙”雙年展目前正在湖南長沙展出。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藝術長沙”的主題為“處處有靈光”,以開放性的視野、多元的維度、廣闊而又細膩的生命視角,歌頌萬事萬物中普遍存在的靈光。在這個生態多樣性的世界中,每種事物都有著它獨特的光輝與性格。這些靈光存在于植物與自然之中,郊野、鄉村與城市之間,也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和歷史中的故事里。夜晚、聲音、紙張、圓形、高塔,這些來自不同時空的事物有著平等又各異的形態,不同的人對其意義有著不同的理解,最終交織成網狀般、一體化的世界。“處處”亦指藝術中的不同媒介,從中國傳統的陶瓷、蠶絲、水墨中富含的情感與詩意,到當代雕塑、裝置、影像中的形式與精神,每一種藝術語言、每一個藝術家個體都有著自身的地域特點,攜帶著來自不同歷史與現實的特質,以顯現處處可見的“感知”與“光韻”。
基于這種期盼,和往屆“藝術長沙”更偏向繪畫不同,本屆“藝術長沙”邀請了更多以不同媒介進行創作的藝術家,旨在創造觀眾、作品與城市之間更為細膩、豐富的交流方式,并以走向未來和多元生活的姿態,呈現藝術的靈光。
本屆“藝術長沙”分為兩個主展區,由7位來自湖南本土和國內的著名藝術家組成。長沙美術館展區,由策展人崔燦燦策展,呈現五位藝術家的個展:劉建華的個展“痕跡之形”以陶瓷為媒介,概括性地展示了其創作中復雜多維的支點,探討了時間、地點、人物之外的表達;劉韡的“消失在此刻”則通過抽象手法重組具體物體,既非現實沉重,亦非形式空泛,展現出隱喻之美;羅敏的“植物日記”分三部分,以植物為線索記錄生活與情感;彭薇的“七天”通過空間、距離和細節構建故事,作品富含“文本”與“雙關”特性;楊心廣的“自然與人”關注日常草木泥石,以雕塑重構物的尊嚴與靈性,作品兼具物性、社會性和象征性。美侖美術館展區,由策展人吳洪亮策展,呈現兩位藝術家的個展:梁紹基個展“絲絲楚吟”,作品以蠶與蠶絲為核心,引發深層思考,從生命哲學看,通過犧牲主題直面生命,解構既定觀念與崇高,展現毫不猶豫的力量;沈勤的個展“幽幽清音”,其山水畫冷峻蕭瑟,蘊含深意,引人共鳴,畫中無人卻似有觀者,如“孤舟蓑笠翁”般引人遐想。
除了這兩大主要展區,2024第九屆“藝術長沙”的平行展也同步舉行,包括李自健美術館展區的“方白——張方白作品展”,湖南國畫館展區的“湖之南——段江華、鄒建平、羅湘科當代藝術作品展”、銅官展區的“銅官枯水藝術季”。
長沙市政府副市長周志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唐曙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旅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易鷹,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舒全球,市文明辦副主任湯文輝,市文旅廣電局黨組成員賀平生等出席了此展的開幕式。
易鷹在致辭時表示,多年來,我們錨定建設具有“長沙味、湖湘韻、中國范”的世界文旅名城,著眼于推動本土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互鑒、促進當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繁榮發展,堅定不移地舉辦“藝術長沙”雙年展,2007年舉行首展,該展已成為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藝術品牌和業界盛事。17年來,從安東尼·葛姆雷、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等國際藝術巨匠,到周春芽、張曉剛、劉慶和、袁武等國內藝術領軍人物,再到毛焰、楊福音、李路明等本土知名藝術大家,一大批藝術家在這里風云際會、砥礪切磋,一大批藝術精品在這里云蒸霞蔚、互榮并茂,碰撞出耀眼的藝術火花,帶來了震撼的視覺和心靈感受,讓長沙這座文韻綿長的歷史古城因藝術而更加精彩,讓這里的人民因藝術而更加溫暖。
本次展覽將展至3月30日。
作者:邱海燕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