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4
當古老的文化遺產與傳統國畫藝術相互碰撞會綻放出怎樣的光彩?近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湖南省文物局承辦、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執行的“萬古長歌——湖南史前文明圖卷展”給出了答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這個展覽,首次用國畫藝術全景再現湖南史前文明演進的宏大歷程,通過湖南史前文明圖卷、湖南史前文明部分考古文物、湖南史前考古大事記、考古現場及美術創作視頻文件四個部分,勾勒出湖南乃至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明的發展軌跡。如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馮遠所說:“湖南考古人用埋藏在湖湘大地里的文物,構建了湖南地區迄今50萬年以來到王朝紀年之前的考古學文化年表,而湖南美術家則用丹青筆墨和藝術語言將這份彌足珍貴的湖南史前考古學文化年表以長140米、高1 . 8米的畫卷生動而豐滿地呈現在公眾面前,可謂是思接千萬載,氣勢恢宏。”
史前文明的考古拼圖
湖南是中華遠古文明最主要的發祥地之一,洞庭湖西北的澧陽平原又是湖南史前文化最發達的地區。從南嶺到洞庭,湖南考古人的足跡遍布湖湘大地,通過大量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填補了湖南上古歷史的空白,基本建立了湖南史前歷史的時空框架。在澧陽平原方圓700平方公里的平川之上,已發現舊石器地點200余處、舊石器向新石器過渡時期遺存30余處、新石器時代遺址500多處,星羅棋布的史前遺址,完整演繹了一萬年以來湖南史前文化譜系,為我們更好地研究中華文明史、塑造全民族歷史認知提供了豐富的一手材料。
由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組織實施,以澧陽平原為核心的湖南史前社會文明化進程大型國畫長卷創作項目《萬古長歌·湖南史前文明圖卷》,由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湖南當代中國畫創作院院長康移風領銜,攜鄒力農、劉蘇斌、吳金球、秦曉、陳正泉等知名畫家歷經兩年創作完成,并邀請國內書法、繪畫名家為作品題跋。
“《萬古長歌·湖南史前文明圖卷》首次以國畫藝術的形式,再現湖南史前文明演進的宏大歷程,全景式呈現了湖南先民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偉大歷史進程中的進取姿態和所取得的文化成就,讓玉蟾巖、福巖洞、彭頭山、高廟、城頭山、雞叫城、孫家崗等沉睡在三湘大地的史前文化遺存,通過藝術復原,鮮活地呈現在公眾面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姜猛說。
藝術與考古的相互交融
走進展廳,觀眾仿佛穿越回數十萬年前的古老歲月——長140米、高1.8米的畫卷,通過藝術創作與考古研究相融合的7個篇章,生動勾勒出湖湘先民逐水而居、狩獵采集、馴化水稻、構筑信仰、營造城市的場景。“最早的湖湘先民:逐水而行與狩獵”描繪了距今約50萬年前的湖湘大地上先民們在河漫灘上遷居游動,擊石為器,獲取生存物資的景象。“從山崗到平原:人類文化發展萌芽”描繪距今約10萬年至1萬年前的湖湘先民生活情景,陶器開始出現,骨器磨制技術趨于成熟,野生稻囊括進了食譜,先民的生存領地從山崗拓展到平原。“彭頭山:稻作農業與定居”描繪了距今超過9000年的澧陽平原彭頭山村落,稻作農業已成為當時最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先民們在適宜稻作的低洼澤地邊上立木建屋,開啟定居生活。“高廟:綻放認知與信仰之光”描繪了距今七八千年間湖湘先民以其自由浪漫的心靈和對自然界的獨特認知,創造出了一套神秘的信仰體系,并以其靈巧的雙手,將這種信仰顯像于他們特制的白色陶器之上。“城頭山:稻作農業走向成熟和城的誕生”描繪了距今6500年前后湖南先民在城頭山城內居住、喪葬、祭祀、制陶和城外稻田耕種的場景。“雞叫城:澧陽平原上的古國氣象”鮮活再現了距今4500年前后澧陽平原上雞叫城的情景;宏大的方形中心城址、護城河外的多重環壕和寬廣的網狀水系、網狀水系間眾多的附屬聚落與片片稻田,勾勒出一幅以稻作農業為經濟基礎的原始邦國景象。“孫家崗:聆聽華夏浪潮之聲”描繪了距今4000年前后孫家崗聚落里陶器和玉器盛行的生活場景,藝術家的畫筆傳遞出華夏文明在洞庭之濱融合滋長的聲音。
為確保作品史料闡釋的準確性和藝術創作高水準,藝術家們先后兩次采風,行程數千公里,足跡遍布湖南省內重大考古遺址,對創作草圖反復舉行了10多次的研討評審活動。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眾考古中心主任張興國表示,創作過程中對度的把握頗具難度,考古成果因為年代久遠,有些可能缺乏實證,有些僅是器物的一部分,需要發揮藝術家的想象力,這個過程會有一些難度。“盡可能在保持真實性的基礎上,讓他們的想象不要那么夸張”。比如玉蟾巖遺址出土了中國已知最早的陶制品,畫作中呈現的陶器器形是根據出土陶片復原而來。
藝術家們懷揣挖掘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初心和講好湖南史前社會文明化進程故事的使命,本著堅持“充分尊重考古發現、藝術還原史前文明”的創作原則,運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融合、具象和意象相結合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充沛情感和筆墨丹青精心勾勒了湖湘先祖在史前人類歷史中從原始生活方式躍升至文明門檻的驚世傳奇。
據介紹,該圖卷曾于2023年12月在湖南首展,引起文化界、藝術界和考古界的廣泛關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本次展出作品是主創藝術家團隊用近一年時間再次補充、打磨、優化后的匠心之作,內容更為豐富、闡釋更為深刻、表達更為完美。
展覽中,對應《萬古長歌·湖南史前文明圖卷》的七個部分,精選了49組(91件)湖南史前文明考古文物(含石器、骨器、陶器、玉器等)進行同步展出,對每件文物進行了闡釋,增加了展覽的豐富性、生動性和知識性。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