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一心先生作品《山居蒼翠圖》
對于山水自然,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追求,既是繪畫創構的移步換景、澄觀體物審美過程,亦是其主客相會、精神熔冶運思,而山水之好、煙霞之癖情感象征的畫境圓成反映。譬如《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河南畫家張一心先生的《山居蒼翠圖》《山水小品》《山居圖》等作品,層疊山巒以遠樹點翠,清風徐來而水漾微波,枝柯交錯又雜樹蔥蘢,樹蔭掩映的錯置山房,或藏或露的木棧山道,江河無盡的綽綽帆影……如此收斂于畫圖的山水人文諸景,既是自然天地里的可行、可觀山水造化所攝表現,亦是其精神棲息和讀者臥游體味的可游、可居藹然林泉之境落成。
具體可以這幅《山居蒼翠圖》為例,來賞讀剖析之。畫面中其由近及遠的深蔚山水眾景藝相,在筆墨構成上可見契合自然客觀理趣,及遵循山水繪畫創構原則,繼而由此客觀對象的形質所寫帶來的神韻彰顯和主觀情志抒發。于是這近峰肌理分明又“遠山無皴”,近水波瀾起伏亦“遠水無波”,近樹叢叢簇簇還“遠樹無枝”,而由濃及淡、由實及虛漸變,勾勒皴擦隨宜賦象的畫語筆觸呈現中,越顯其以客觀山水“蒼翠”神韻為其旨要的意蘊強調,及由此產生的青山綠水可居、可游的“天人合一”精神內質反映。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一心先生作品《山水小品》
如那截景構圖的近景崖石峰崗、幽密林叢之象,即見沉著線跡因形勾勒的山石形廓,隨類皴染的峰丘體勢,又有線寫粗細長短交柯而成的樹木高拔形姿,或墨或彩渲淡敷色的枝葉繁茂韻致等的具象景致反映。還如畫面中景處奔趨簇集、交錯連綿的峰崗賦象表現上,崖腳峰麓處濃郁墨色渲染的蓊郁幽寂之象,又與山崗高坡處淺淡土黃設色的明媚絢爛之彩陰陽晦明對比而構,既見其畫面造景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體物取象所得,亦見畫家表現自然山水氣韻生動顯著風采的寫意內質挖掘。還如那臥筆曲線點厾、疏密井然排疊而成的清波蕩漾,依山勢起伏棧欄顯隱而筑的二三高低山居,放眼遠眺而埡口錯置處疏疏離離點綴的遠帆,遙接天際而淡墨鋪染而成的似山如云遠景朦朧諸相,也都透露出畫家精神徜徉于天地間的渴慕自然、愛好林泉、神游意居來。
再如《山居圖》一幅,那瀑掛前川、飛落深潭的動勢之寫,由圖像視覺的深徹體察、審美運思里,亦還通感聯想出水流直下、其聲雷鳴的轟隆,仿若天籟的聽覺感染來。那近景丘岡處蜿蜒而上的棧道欄桿造景,亦還“視通萬里”“思接千載”而由此及彼、神思悠游,移情遷想出攀援登高、拾級神游,又峰回路轉俄頃即可到達對面山峰白墻烏瓦山居處的“萬趣融其神思”之想來。還如《山水小品》一作,險峰嵯峨對照、苔草蔥蘢豐茂、密林深蔚掩映處,由淺及深或藏或露的屋檐房角之景排布,不只是畫家點布山水圖構而欲使之逾顯活潑生動的人文景觀安置,更是其超然物外、神游萬境而情寄天地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精神追求流露。那深幽谷壑間,水墨濃淡相宜、枯潤有致積染而成的豐盈霧靄;那遠山曠景處,線寫婉轉流動、恣意不羈勾勒的縹緲云煙,也即是壑靄升騰、山嵐流溢的自然動靜寫照,亦見“望秋云,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的情之所及、神之所游矣。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 馮宜玉)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一心先生作品《山居圖》
畫家簡介:張一心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美協理事、河南荊浩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山水畫藝委會副秘書長、河南省中國畫協會常務理事,鄭州輕工業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鄭州財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特聘教授,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工作室畫家。作品《太空尋夢記》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作品《邙原清逸圖》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在高校從事中國畫教學與創研三十余年。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