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0
何水法先生書法作品《登鸛雀樓句》
“書畫同源”,如郭熙《林泉高致》中所言:“多謂善書者往往善畫,蓋由其轉腕用筆之不滯也?!惫噬茣咄飘?,反之亦然。因為二者在用筆用墨的根本性法則上是相通的,且漢字的象形性創生、圖像性結構,及由甲骨、石鼓、鐘鼎銘文,乃至篆隸草真的發展過程,亦是圖示形象到符號抽象的發展過程,這與中國繪畫由實及意,亦有共性。故歷代書畫名家巨匠,多有書畫互養互潤、書畫相彰者。筆者觀何水法這幅《登鸛雀樓句》書作,而見“筆如老梅枝,書有縱橫意”之貌,亦作此想。料來必是書畫互證的結果了。
時人皆知何水法先生是當代知名的花鳥名家,實則其在書法上也有不俗的造詣,并在國際交流和全國書展上脫穎而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少年時期得母親影響,就從唐楷諸家、瘦金體臨習入手,后又旁及鐵線篆《禮器碑》《乙瑛碑》《石門頌》顏真卿、尹秉綬等,青年時期其書法又得陸維釗、沙孟海等先生親炙。這在強化其“以書入畫”的書寫性筆意墨韻,為其繪畫奠定扎實筆墨語言基礎的同時,也使其在書法創作上,逐漸形成了隸楷行草諸體兼融,而線跡瘦硬、爽勁剛介、骨氣崢嶸,又收放自如、縱橫跌宕、酣暢有勢的風格來。
譬如《西部成功書畫家》近來刊載的這幅《登鸛雀樓句》,即是一幅以瘦金、隸書、鐵線等書體筆意,融入草書結體形態,而骨力健勁、動靜恣肆、個性鮮明的佳作。如“更”“層”等字短橫的藏鋒“蠶頭”莊重渾穆用筆,“千里”“上一”等字長橫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之勢,還如“層樓”“千里”等筆劃轉折處的方正險峭之感,以及“欲窮”“里目”“更上”“樓”草書結體形態產生枯筆露白映帶、飛白線態,以及或斷或續或實或虛生動氣韻,當然更有整體上草書形態下典型的結體構成,乃至提按徐疾用筆,疏密虛實布構,大小錯落陳置等變化對比和統一體合中,帶給觀者仿若梅枝遒勁,下筆痛快淋漓,猶可割金斷玉一般的韻味來。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藝術家簡介:何水法,1946年8月生于杭州,祖籍紹興,1980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研究生班?,F為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常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省美術家協會藝術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導,西泠印社理事,烏克蘭國家藝術科學院院士,烏克蘭利沃夫國立藝術學院榮譽博士,意大利昂布羅修研究院院士,福建省畫院、福州畫院名譽院長,杭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洛陽畫院名譽院長,洛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名譽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