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
成功美術館館藏何加林先生作品《南山居隱圖》
“靈光一點落筆上,元氣淋漓滿紙生。湖光漾起墨象真,云水蕩開漬暈滃。虛白留出山亭空,濃筆皴積草樹豐。清風吹得簾櫳起,入畫猶見古意盛。”墨氣氤氳、萬象錯布而湖光微波、煙雨迷蒙、云山繚繞、村居悠然的《白樂天·題韋家泉池詩意圖》《南山居隱圖》《漁莊閑釣圖》,這三幅當代著名山水畫家何加林先生筆下水墨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近來刊載)一一映入筆者眼目時,驀然被其清逸空靈、孤峭寂寥的山水畫境所感染,腦海里不禁泛起這樣富于詩意的審美遐想來。大詩人王維的《山水訣》首句即言:“夫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顯然何加林先生是會用墨、善用墨而得之“上”者的,其墨落紙上的恣肆彌漫、變化種種而萬物粹然意象,既是畫家心師造化、按形求法的自然景致映射表達、寫生呈現,亦是其學養厚積與審美追求、悠游體驗與繪畫實踐,對客觀山水、筆墨語匯、情感思想等諸元,協律調和、融匯為一的空寂幽靜、古意豐沛畫境具象反映。
唐代張彥遠所著《歷代名畫記》中說:“夫陰陽陶蒸,萬象錯布,玄化亡言,神工獨運。草木敷榮,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飄揚,不待鉛粉而白……是故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得意。意在五色,則物象乖矣。”可見精當的筆墨之運,就能賦形傳神、造像取真,繼而帶來迥然豐饒、形神飽滿的造化萬象。即如何加林先生的這幅《南山居隱圖》,在畫家豐潤澀拙的披皴線勒跡化之下,其質華滋潤澤、山形奇崛嵯峨的江南峰丘情狀,越加鮮活起來;其濃墨沛然的皴筆層層積寫之運,土石混雜一體、雜草深郁葳蕤的山色青翠、水鄉空濛之姿,益發生動起來;還有筆鋒鋪開、濃淡相宜的塊面滃染賦形,也使遠山連綿跌宕、煙云流溢無際的虛靈之景、無盡意蘊,愈發悠遠浩渺起來。再有線態曲直、墨色枯潤而富于骨力的“隨眾相根基之所宜”構筑,愈顯園舍錯置、窗欞疏離、瓦楞粼粼、簾櫳起舞、柵墻參差、籬門半開的山中野居、茂林丘園之征;還如其運筆或中鋒應物勾勒或鋪鋒抽毫渲染,墨跡或摶染而沉厚或虛淡而清透的五彩紛呈又深淺相合之造,使得密密匝匝、稀稀疏疏,離離蔚蔚、枝枝丫丫,而環繞“南山居隱”之所的江南草木、綠樹蔭濃景致,躍然紙上又映入觀者眼簾了。
成功美術館館藏何加林先生作品《漁莊閑釣圖》
顯然這些其相燦然奪目的山野隱者居所,及其寂靜安置的自然山水天地,皆是畫家墨象畫語與客觀景致怡然相合的畫面造像呈現,是運筆骨氣形似、用墨其彩華章,而秀峰形質顯著、煙云朝暮晦明、園林眾景收斂、天地萬里囊藏的形式與內容統一。同時也是畫家目盡山川、心窮萬物的自然客觀、山水人文體物獲得,映之于明凈眼眸、照之于澄澈心懷,又落之于毫楮墨象的主客交融、心物熔冶具象反映。于是景與情會、意托于筆、神蘊于墨的造物運思之下,悠然遠眺又活潑潑的高聳南山,在往來無羈的云嵐映照下越加秀潤蔥翠起來,在深幽處的茂林妝點之下愈顯生機蓬勃起來;再有置陳于山川形勝亦還靜悄悄的居隱之所,在穿過柴扉、撩起竹簾的山野清風吹拂下越益發寂然無聲起來,在綠樹遍植、濃蔭蔽日的草木掩映之下更顯幽謐清靜起來……
再讀何加林先生這幅,湍流溪澗水口安置于山麓峰腳對峙中,田田一片荷叢映照在水榭圓亭懸置前,樓臺石橋縱橫藏露于山陰樹影相映間,漁舟箬笠蓑衣獨釣于水波微瀾蕩漾里,蒸騰縈回煙云起伏江水遠山相接處的《漁莊閑釣圖》,亦是如此。其中鋒流動婉轉、淡墨靈秀而寫,又曲線井然排疊造景的微波粼粼之狀;筆鋒披皴聚散、墨色深淺相宜,亦徐疾秾纖有致勾勒的峰脊巒背之貌;線寫應形而運、宿墨漬染生發,還見無數藕葉滿洲汀的水鄉湖景之象;線態骨力率真、墨韻飽滿醇厚,更顯草木枝葉紛呈雜置的堤岸盎然生機……畫家這墨氣淋漓、意韻豐采、五彩繽紛的“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一般畫面狀物,讓人情不自禁產生了遷想妙得的審美運思體悟,聯想起“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好是日斜風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一般的寧靜和諧漁家生活、淡遠幽雅超逸詩境來。這以純粹、真摯的黑白墨象,所營構的“漁莊閑釣”畫面世界,是畫家對人們所處的喧囂都市塵俗里沉重現實生活,消解、稀釋、純化帶來的逍遙自在、超然物外的精神暢達;是俗世里熙熙攘攘、一刻不歇的眾生心靈,暫可棲息的凈土天地、寧靜樂土。
成功美術館館藏何加林先生作品《白樂天·題韋家泉池詩意圖》
“泉落青山出白云,縈村繞郭幾家分。自從引作池中水,深淺方圓一任君。”再如這幅題跋以白樂天《題韋家泉池》詞句的水鄉田園圖景中,或近景映入眼簾或綺錯布置水岸的嶙峋山石之上,又有或抽鋒披拂或點厾積疊的黢黑焦濃蓊郁苔草而飾;筆跡蜿蜒、起伏有致還枯潤信筆、擦染渲淡的清怡湖池之景,又以旁瀋漫漶、筆痕猶存的宿墨筆線,勾勒的遠山云逸、煙雨蒙蒙之象映襯。如此遠近相合、動靜而生、因情布構之,猶顯漁歌泛舟的悠然自得、江南山水的清榮峻茂風致來。再如棧橋銜接的水中虛空軒榭,泊舟靜待的疏放閑逸釣艇,窗明瓦亮的安然若素村居……這些畫家以長短粗細、濃淡枯潤而相態豐饒的筆墨為造物“磚瓦”“竹木”,于具象畫面之上亦于畫家澄靜心象間,立意構造、取勢建筑、情寄于相,而見空靈素淡的村居山郭、漁隱田園意象諸境反映。而這即是畫家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用墨的泉落青山、白云變換、縈繞村郭、灌溉稼穡藝構呈現,這樣畫語形式與表現內容自洽、人與自然和諧的田園生活寫真。同時也是以主客交融、心物體和的畫圖創構理趣,和之于“自從引作池中水,深淺方圓一任君”的主題意境表達,繼而于寫照性表、融匯物我、賦形蘊意的繪畫創構寓興中,愈顯畫家“氤氳布湖山,清逸寄煙村”似的畫面主觀吟詠寄情,對自然山野林泉的向往、詩意田園生活的渴慕、逍遙自在精神的追求。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何加林,杭州人,1988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先后獲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系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文化和旅游部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央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河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曾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主任、教授,中國國家畫院創研部主任、美術館館長。獲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入選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作品先后入選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作品《漢中古道行》曾獲全國“中華杯”中國畫大獎賽銀獎(1988年,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作品《秋氣嶙峋》曾獲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金獎(1993年,合肥,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作品《居垅含氤》獲97當代中國畫壇百杰獎(1997年,北京,中國文聯主辦);作品《山色空濛雨亦奇》曾獲第十屆全國美展銀獎(2004年,北京,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