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2
成功美術館館藏祝英公先生山水作品《道由白云盡 春與青溪長》
中國畫豐饒多變的線條,既能透露出不同客體對象的迥然有別形象姿態來,亦能于含情寄思的書寫中流露出畫家的思想情志和審美趨向來。譬如《西部成功書畫》近來刊載祝英公先生這幅《道由白云盡 春與青溪長》,其以骨力透紙、剛健綺錯、長短疏密等不同筆致形態的或線寫或點厾,應物象形、勾皴賦象造型、布景,而見“峰崖崚磳映目來,層巒疊嶂坐可觀。遠山起伏神飛揚,村溪入江意自閑。”一般的江村生活、怡然天地寫照,也有畫家愛好自然、向往林泉、情融山野的主觀意識,寄之線態筆墨、取勢布陳的音韻律動表達、生命情志傾訴。
如那長線奇崛、折轉峭拔、圭角突兀的高拔峰巒之寫,猶見中景主峰險峻陡峭、重巒疊嶂、橫如墻垣的自然之貌;橫線剛正、縱折健勁、皴染隨形的塊石磊疊賦形,亦顯近景坡崗崖石盤踞、溪岸奔趨錯列,出水澗石錯落的鮮活景致;線勒滃染、虛淡縹緲、渾然無際的連綿起伏遠山之造,也見遠山少皴、峰云渾融、恍兮惚兮的飛揚氣息;還有那線寫續斷、點勾相宜、疏密虛實的水岸江村叢林造景,亦彰雜樹蔥郁、叢木蓁蓁、密林秀茂的盎然生機。畫家這徐疾有別、皴擦迥然、濃淡隨宜的遠山近村、云逸水流筆墨造景,不但應物象形抓住了自然寫照里奇峰江村的生動特質,或遠或近不同視角下遠山近水的活潑韻致,進而顯現出其“以類萬物之情”的“代山川而言”。也在“畫為心物熔冶之結晶”的主客交融中,主觀運思而理趣有致、遷想妙得、神思皆暢寄志,又有“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一般的詩性表達。
當然祝英公先生這幅《道由白云盡 春與青溪長》引人入勝處,亦還在于其置陳布勢的聚散開合山巒、或動或靜溪江、蔥蘢深郁草木、浩渺流溢煙云、靜謐停泊漁舟、藏露掩映廊橋……“收斂眾景”“囊藏萬里”的“近取質”“遠取勢”立意定景上。
譬如近景上,由源自畫外奇錯高峻山巒,逐漸延伸至層級石階、三兩漁舟處平緩江岸的山勢由高漸低布置,及披附其上的或勾或點樹木縱深幽玄、橫向緩逸之貌;奔騰而下的溪澗縱向穿越樹木蔭蔽廊橋,漸次匯入橫向拉寬、縱向壓縮的靜謐水面圖構,溪江交匯處坡石高低、大小錯落衍生的三角狀坡岸。還如奔趨群崖層疊與聳峙高峰對立處的飛瀑動靜之象安置,參差遠樹銜接處中景雄峰與延宕遠去的浩蕩山嶺交合形成的聚散之勢……這些畫面中遠峰云、迫近水村的意象布置、圖境營造,既見畫家以“心眼”查察觀照萬物的澄懷寫意表現,深曉國畫山水辯證協和、對立統一的章法應用。同時亦見其情致化、虛靈化的神寄山水之思、心向田園之樂凝濾運布之下,“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薄伴e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一樣的深山隱居幽趣、人與自然和諧詩境反映。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成功美術館館藏祝英公先生花鳥作品
畫家簡介:祝英公,1962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溝縣,先后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畫院,師從王鏞、陳平、王文芳諸先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山水畫研究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河南省書畫院特聘畫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周口市委員會委員、中國民盟盟員,現居北京。曾先后在北京、河南、廣東、江西、安徽、重慶、甘肅、山東、香港等地舉辦個人書畫作品展,另有作品發表于《中國藝術報》《中國書法》《中國書畫報》《藝術家》《書法》《書法導報》《書法之友》《書與畫》等數十家專業報刊、雜志,并被專題介紹。《全國詩書畫作品選》《中國當代藝術家大辭典》《中國書畫》《東方藝術家》《中國美術》《榮寶齋》《藝術收藏》《中國書畫收藏報道》《經典珍藏》《中華收藏》等書畫集或辭書有條目、作品及傳略載入。
成功美術館館藏祝英公先生書法作品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