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7
師恩釗先生山水畫《金晨》
山水畫取材宇宙萬象,奇峰大岳,山河江海,飛瀑流泉,草木云水,煙云霧靄等自然景觀和氣象,畫家面對奇幻多變的山水形態往往“靈心妙悟”,筆墨隨心而發,寄情物外,意在筆先。面對同一個山水筆墨傳統,面對千變萬化不盡相同的山水景致,要求畫家在“師法古人”的基礎上,注重“師法自然”窺探宇宙萬物之形貌,于自然之間修養身心,則自然丘壑內營。當代山水畫家,“新北派”山水畫風的奠基人師恩釗先生就是這樣的畫家,他將自然物象融入內心,以不懈的筆墨堅持創新,終形成獨特的筆墨符號和山水風貌。
師恩釗先生山水畫《湖山初曉》
師恩釗先生的山水畫,著力表現北方山水的奇峻風光,構圖恢弘大氣,筆墨雄渾蒼茫,意境深遠而宏大,氣象磅礴,猶如千軍萬馬奔騰之象。他筆下的山水,既有傳統北派山水剛健渾厚的氣象,又有“筆墨當隨時代”的探索和創新。從成功美術館館藏的《金晨》《湖山初曉》《春鳴圖》等三幅作品中,不難發現師恩釗先生豐富多變的筆墨語言、扎實嚴謹的章法結構,以及兼容西畫的透視、光影表現手法,使得山石、峭壁更加的立體富有質感,云水氣象更加具象化。諸如《金晨》一畫,以線為骨架構出層疊的山巒,以墨為魂皴寫出山川渾厚、堅挺的氣勢,構圖飽滿而富有層次,遠山、近景虛實相映,前后、左右山巒之間既有呼應和聯系,又有著襯托之意。近景中繁密的樹木形態與左邊小面積的湖水形成一種疏密、虛實的關系,這樣的構圖方式營造出一種通透的空間感;而畫面中云的表現方法,通過大面積的留白表現出云霧氣象,輔以墨色由濃到淡,由實到虛的表現手法皴擦或烘染,進而形成自然的“青云出岫”之景象。而三兩只天鵝自由的在山水間嬉戲,則更張揚著先生對人文意識的關注。這些物象既來源于畫家對自然物象的體察,更是心師造化,遷想妙得的藝術表現。
師恩釗先生山水畫《春鳴圖》
郭熙(林泉高致)有云:“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以煙云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在師恩釗先生的山水畫中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水云的浩蕩之氣,他在體現中國畫大山大水的精神中,很自然的將云水之虛體氣象通過不同的筆墨表現方法,使之與山水自然融合,形成寫實的藝術形態。在這幅《湖山初曉》畫面中,畫家充分運用自己的筆墨語言符號來組合物象,以傳統山水畫“平遠”、“深遠”的構圖程式,又創造性地融合西畫的素描結構、光影色彩等表現方法,運用豐富的線條和干濕濃淡的墨塊來表現出山川的自然形態,在強調它的體積感、渾厚感、節奏感的同時,更表現出強烈的視覺張力。而云水之氣自由的穿插山川之間,使人不自覺想到“與云容交接,遙天共水色交光。”的詩意之景。
在欣賞其作品《春鳴圖》給人一種“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意識,在師恩釗先生的畫中,透過蒸騰的煙波,穿過茫茫云霧思能感悟其精神上的自由。以開闊的全景式構圖表現出大山大水浩蕩、宏大的氣象,在山峰的描寫上線條勁健簡括,皴法更是疏簡,卻呈現出山石堅硬的質地和雄偉的山峰氣勢。師恩釗先生通過扎實的筆墨技法和生動而富有想象的藝術表現力寫意出云水的壯闊和雄渾氣象。于畫面而言,很好的烘托出山水的黑白、疏密、深邃之意象。(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汪利利)
畫家簡介:
師恩釗,男,1947年5月5日,出生于山東濟南,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山水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協培訓中心高研班授課導師,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特聘教授。清華美院理論與創作高研班導師。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