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成功美術館館藏王夢湖先生山水畫作《橋畔春泊》
中國的山水畫家們“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心物交融、體合為一與天地精神往來,而筆縱意馳、墨落飛花于紙上,呈現出抽象的自然山水之象來,也靜照著通天盡人的情懷。正如筆者近日賞讀《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當代山水畫家王夢湖先生筆下,山巒層疊蒼翠、水流奔騰激蕩的《層巒疊翠》,云翳參差峰頭、水面波光粼粼的《峽江云雨圖》,遠山起伏連綿、近景橋橫舟泊的《橋畔春泊》等作品,寄意于筆墨之上的線勒筆皴畫語,融情于畫圖布構的遠近虛實諸相,既外顯山水自然情狀,又內蘊主客生命真意,可謂之心物體合而超然物外矣!
若想覺知此中真義,不妨以《層巒疊翠》試做剖析。其畫面中,中鋒縱逸而健勁有力的勾勒,疏密有致而渾樸斑斕的點皴,濃淡隨宜而蒼潤交錯的墨色,以及深淺變化還對立統一的設色。如此畫語媒介表象立形,不僅賦形勾畫出了高高低低的雄峰奇錯聳峙之貌,百川匯集的瀑澗激流澎湃情狀,草木豐茂的山色翠碧濃郁生機。同時也更透露著畫家以剛硬挺拔、曲折頓挫、蒼拙不飾的線墨之語,對山石雄峻碐磳內質精神的寫意彰顯;以青綠湛藍又潑灑恣肆,冷暖對立又統構天然的設色暈染,對蔥蔥郁郁自然生機的神韻強調。
成功美術館館藏王夢湖先生山水畫作《峰巒疊翠》
尤其遠近嶺崗流水景致的峻拔與敦實、疏闊與攢簇、靜穆與活潑、溫暖與冷逸、鮮明與朦朧……,這些呈現于畫面而映入觀者眼簾的狀物諸相,看似對立卻又圍繞“層巒疊翠”的創構主題,皆統攝于主體關系的畫面藝相調和處理中,及所寄寓的天地壯美、繁茂昌盛精神情志象征上。譬如山溪中,以色代墨或枯或潤皴寫的密匝逐沙細浪間,又點布以三三兩兩的礁石,不僅呈現出音韻律動的構成趣韻來,亦愈能水勢湍急的生動自然鮮活真相來。還有近處或山或水的細微勾勒和清晰賦象,與遠景山巒、云天的大筆揮灑概括寫意表現,這不僅僅是基于視覺觀察和繪畫構成理法上的遠虛近實之造,同時也更見畫家主觀運思的審美選擇上,取舍強調所帶來的典型山水藝術形象建筑反映。
再如這幅《橋映春泊》,畫面中造景石橋、舟船、屋舍等人工物象,而不甚工謹的線勾皴擦率性、質拙筆觸,卻更能夠凸顯出水鄉人文建筑的質樸天然之質來。墨色交疊斑雜相錯、濃厚層積的似與不似運筆,亦更顯江南草木的豐茂繁密蔥郁情姿來。還有那或墨色交融的鋪筆暈淡,或墨色相彰的隨形而賦,愈見舟船停泊、古橋倒影的靜謐畫境,遠山迷蒙、生機郁郁的江南山水自然真義來。畫面中,這或清空明晰或混沌微茫,而張力十足的虛實景象布陳,在體現一虛一實、一張一弛的律動性畫語節奏的同時,還見畫家主觀神思與自然景物精神交融,所帶來的與天地共情、同山水體合,而安閑自適、心田自守的水鄉田園春景意趣彰顯出來。
成功美術館館藏王夢湖先生山水畫作《峽江云雨圖》
中國山水畫的筆之皴勒法、墨之枯潤氣韻,以外取山水的骨相神態,內表畫家的主觀人格心靈。如王夢湖先生這幅《峽江云雨圖》中,近似于斧劈塊面皴法又更加放逸嵯峨的筆跡墨象,愈加可見峽江崖壁嶙峋奇崛的主觀賦象運思強調,以及骨氣峻拔的精神象征寄寓來。還有崖頂之上、淵谷之處,以水行氣、用墨賦形的煙云蒸騰繚繞之造,以墨色交雜錯落塊面狀物的浩浩蕩蕩、粼粼波光江面之寫,在抓住峽江山水險峻陡峭、水流激蕩等典型特征,而以形傳神表征寫意的同時,亦有畫家個人情思融于筆端而產生的“樂山樂水”一樣,國人愛好自然天地、向往林泉山水的審美精神所寄。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王夢湖 1942年生于山海關,河北豐潤人,師從于白雪石先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友聯畫院畫家,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山水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榮寶齋特聘畫家,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中華慈善總會“中華慈善美術家”,《美術家》雜志顧問。2006年被評為“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畫家”,2007年入選“中國畫20家”。
多次在中國美術館、當代美術館、歷史博物館及國外舉辦畫展。出版有《王夢湖畫集》《王夢湖百幅作品集》《中國山水畫寫生創作畫法》《國畫名家小品技法》《中國山水畫名家技法講座·王夢湖寫意山水畫藝術》《名家名畫·王夢湖寫意山水畫作品》《美術家——王夢湖專輯》《中國當代名家畫集·王夢湖》等。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