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
王界山先生作品《群山積翠色》
中國繪畫筆墨語言豐富而深徹的表現性,在“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所帶來的“立其形質”“分其陰陽”和神采生發;中國繪畫章法置陳,所營造的畫面意境,內蘊的哲思內涵,又在“遠則取其勢,近則取其質”的立意定景和辯證運構的妙趣當中。于《西部成功書畫家》近日刊載作品里,再次賞讀當代著名山水畫家王界山先生的山水佳作,筆者思接古今而遷想妙得、體味畫圖,亦于筆墨語言和章法圖構兩個維度,對其作品有了“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一般新的感受認識和審美體驗。體味到了畫家不落窠臼且“心師造化”契合山水物象特征本質的畫語承載,而于其筆墨豐饒律動變化里,又得見那“黑墨團中天地寬”的大千萬象來;同時也在其畫面山水、草木、煙云諸多物象的錯落排布中,還見畫家“移情”裁剪、運構取舍所彰顯的自然雄渾磅礴勢韻呈現,及以幽澈胸懷觀照天地帶來的情致化、人格化內涵寄寓。
王界山先生作品《山厚氣自清》
王界山先生這種極能反映其體物自然之誠的筆墨畫語剖解與重組、對立與調和,在這幅《山厚氣自清》中可窺見一斑。畫面中線寫蒼拙老辣,潑墨蓊郁混沌,交織相構的筆跡墨象,及所帶來的崖石碐磳聳峻之形,煙云迷離縈繞之貌,即見畫家打破傳統諸多皴法定式,而抓住萬物本源、山川形勢的“搜尋生石,按形求法,觸目會心”畫面賦形造景實踐。筆鋒散逸、縱橫皴擦的渾厚雄壯峰巒,在水墨或濃或淡、或厚或薄生發的霧靄陰翳之下,又起伏蜿蜒、層疊遠去、遙接天際。煙云山嵐的飄逸流動、跌宕升騰,與之罅隙窗口透露的堅凝凹凸、靜止永恒的峰巒山石,剛柔相濟、動靜相彰形成鮮明對比,對立統構而趣融神思愈加凸顯出各自的本質特征來。布構上,這高低陣列、遠近錯置的險峰雄峻,及流溢不止的溪澗,恍兮惚兮的云氣構成的豐饒而宏大畫面中景,與壓縮了的群山遠景和拉寬了的草木近景輝映運布,猶見畫家心物熔冶、主客統一,所創造出來的比現實自然更美的宏闊山水典型,繼而帶來“山厚氣自清”的由衷贊嘆。
王界山先生作品《山清神自遠》
再有《群山積翠色》一幅,畫家渴筆皴寫間所呈現的澀拙蒼莽和絲絲露白之象,濃墨點厾積染賦予的豐潤華滋和氤氳蔥蘢畫語,既見層巖巨石裸露猙獰的肌理,高峰嶺崗聳峙奔趨的神采,雜木苔草豐茂蔥蘢的生機,山澗飛瀑流瀉直下的氣勢。亦還有“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以煙云為神采”而立意定景、取勢置陳的活力、華美和秀媚;又有瀑澗以峰巒為面,以高塔點睛,以飛鳥增神而運布陳設、經營位置的明快、曠落、雄厚境界反映,繼而帶來“群山積翠色,澗水生清風”的畫面感染。再有《山清神自遠》《遠峰競秀》《河流一帶明》諸作品亦是如此,運筆的剛健挺拔、婉轉繚繞、沖和秀美、頓挫曲折,用墨的淋漓酣暢、濃淡枯濕、烘染映襯、飄搖飛逸,依循著各自不同的客觀山水對象情狀,而隨類運筆、應物象形還對立統一、章法營造,彰顯出或清新悠遠或爭奇競秀或溫婉潺湲的各自韻致來。
王界山先生畫作《河流一帶明》
譬如《河流一帶明》,大塊水墨填塞于山壑之中的強調凸顯,愈發可見山氣蒸陶的潤澤之感,一線近景處三五出水礁石突兀的河流如帶明凈,飛鳥遠翔、舟舸往來、水榭岸塔藏露雜置的天際無盡遐想。還有《遠峰競秀》一作。由近及遠,濃墨干擦的崢嶸崖石對峙聳立,而見激越溪澗奔流匯入平靜無波的河流之中;水色豐沛的淡墨擦染沉積,帶來丘巒緩坡逶迤連綿的余韻。又有邈遠山麓上危然矗立的高塔,如鏡水面上桅桿豎立的船舶點綴,愈發有了畫家“代山川而言”而遠峰近山競秀爭奇的情致化反映。《山清神自遠》筆皴墨擦的顯著山石形闊、鮮明肌理間,又見赭石、湛藍等敷色點染的“色助墨光”“墨顯色彩”強調,越發烘托出山間草木的蔥郁蒼翠生意來,越加映襯出天地自然的寥廓曠遠來意境,亦更見山清神遠的奇秀清空韻味來……賞讀王界山先生畫作行文至此,筆者腦海里也情不自禁聯想起南朝宗炳的那句話來“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于界山先生的作品中,筆者也仿佛體悟到了中國山水筆墨、章法的神韻與理趣,而生出“墨蘊天地寬,置陳氣勢宏”的遐思感想來。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王界山先生作品《遠峰競秀》
畫家簡介:王界山,1963年生于山東省青州市,先后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全軍美術家高級職稱評審委員,一級美術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高級研修班導師,北京大學中國畫導師工作室高級研修班導師。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美術大展,并有獲獎。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