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平先生畫作《臨泉雅致》
晉陶淵明《時運》曰:“洋洋平澤,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載欣載矚。稱心而言,人亦易足。揮茲一觴,陶然自樂。”由此可見魏晉人愛尚自然之美的心靈,以及由山水外相的文藝吟詠贊嘆,到其幽微深情寄托的虛靈化和情致化意境表達了。當代著名畫家顧平先生的“逍遙山水”繪畫,精神上追溯魏晉人文,審美中親近自然、寄情林泉,并與之共鳴共情而怡然稱快,進而在“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的畫面呈現中,尤見主觀意識與客體林泉相契欣然的自得其樂。
恰如《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的“墨舞丹青?壬寅賀新春成功美術館館藏名家作品線上賞鑒”活動的顧平先生畫作《林泉雅致》,或臨水吟詠,或悠游山林,或登高長嘯,可見畫家揮毫造景造境必求曠然之氣的“樂山樂水”文人風度趣旨。觀那于草木蔭翳之所,在徜徉流水之畔,望水而欣欣然,捧卷琢磨之狀,眺望遠景情貌的四位曠達高士。還有于那抱膝坐于小丘之巔,揮手灑然、放達胸懷而純厚天真、充滿俠情的雅士。再有徐徐穿林、洋洋恣意,施施然踏歌而來綸巾隱士。瀟灑豪邁文人雅士與山水相融,“筆寫天地幽情,圖繪文人風騷”,以形寫神又清新雋永帶來人與自然共享的精神意蘊。
顧平先生畫作《松蔭雅集圖》
筆墨上,顧平先生繪畫亦能體現畫面主客相融而“神遇跡化”的具象筆墨反映,即富于音韻節律動感而恣意婉轉、風神磊落,充滿與“逍遙山水,暢懷抒情”畫韻趣志契合尋求,帶來的畫面語言個性創建。筆者從初識顧先生至今已近十載,對其作品筆墨語言還算熟悉。又因工作之便有幸時常能摩挲目睹、品咂賞讀先生畫作,每每看到其畫作中仿佛充滿生命活力的流暢生動線條,及其輕重濃淡表達出物象舞動的生命特征,自己的身心也不禁隨之舞動起來;其于山野林泉之中“逍遙”“陶然”的物象精神內質,也在這同樣開合自如、驅馳有度而高古脫俗與人性輝映的筆墨線形中生動起來。
如這幅《林泉雅致》,于那寫“水”的回環蜿蜒弧線之中,就能感受到溪流恣意歡快情貌,帶來的充沛盎然生機。于那揮灑“流云”的水墨渲淡飄逸之中,帶給觀者云霞蒸陶、煙云浩渺,而裊裊升騰的神思飛揚、物我兩忘。于那勾勒草木的遒勁中鋒線態之上,獲得老樹虬結峻拔,枝葉婆娑葳蕤的蓬勃生命氣象。于那潑染層積、線面交錯、墨色輝映的丘谷、坡坂體勢造形中,總能體悟到山川一起一伏如音樂之跌宕高低,生生的人之情感與天地合和的諧和律動。還有于那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情態畫面人物的造像上,或長短轉折相接,或枯濕濃淡相宜,或點線徐疾錯落,繼而骨氣形似、形神兼備。呼朋喚友、語笑嫣然,三五而聚 、顧盼流連,錯落布置于流觴曲水之濱,幽寂山林之間,捻須苦思冥想、暢懷而言笑晏晏,其畫語呈現俱是與山岳語、同低水言且寄情山水之逍遙客;筆墨造像亦是繾懷自然、神游天地而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怡然自樂風流名士。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顧平先生畫作《小橋水清幽 仙客神暢游》
畫家簡介:顧平,1960年生,江蘇南通人。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中國國家畫院顧平導師工作室導師。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中國畫院史》執行副主編。曾任南通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中國“逍遙山水”畫的倡導者,以魏晉人文為主創,其《竹林七賢》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蘭亭序》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顧平先生畫作《臨水雅集圖》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