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5
11月14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辦的“2019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開幕。來自國內外的色彩專家、傳統色彩愛好者、院校師生等參加了開幕活動。
此次年會主題是“東方色彩:視野與觀點”,即在東方文化的廣闊視野中觀照各國的色彩知識與應用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作為整體的東方色彩體系建構的可能。會議發起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牛克誠認為,東方色彩是一種具有鮮明的動態認知、整體結構及主體介入等特征的色彩知識與應用形式,這一色彩體系正日益體現出其可能非“科學”但卻準、真、美的獨特魅力。通過探究傳統色彩的理性結構,撕開東方色彩的神秘面紗,讓它可觸摸、可把握,從而使東方的色彩經驗與智慧能夠應用、貢獻于當代生活。而東方色彩體系的研究一方面要繼續深入展開對于中國色彩、印度色彩、日本色彩、韓國色彩以及南亞、東南亞諸國的色彩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將各文明的色彩作為東方色彩的內在構成來觀照、比較及統合,從而找到東方色彩在觀念與實踐層面上的最大公約數。
“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是以中國傳統色彩理論為主題的學術年會,由牛克誠于2016年發起,至今已是第4屆。年會創辦以來,邀請了中外諸多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傳統色彩進行了學術探討,先后出版了3部論文集,取得了豐碩的學術研究成果。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祝東力在開幕式上表示,歷屆色彩年會從不同方面對中國傳統色彩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可觀的成果。傳統色彩是一座富礦,可以從符號學、精神分析、性別研究,以及政治學等多種視角進行深入探討。他說:“此次會議的盛況讓人感受到強烈的學術熱情和文化抱負,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期待一種嚴謹、扎實、質樸的學風和文風,漸漸成為學界的主流。”據悉,本屆年會在微信平臺報名系統啟動不到24小時,就已收到700余人的聽會申請,反響熱烈。
開幕式上,由山東藝術學院教授李廣元和日本建筑裝飾技術史研究所所長漥寺茂分別代表中國專家、日本學者致辭。李廣元認為,中國傳統色彩反映了中華民族生命中最耀眼的部分。色彩研究要注重色彩語言本體,要從色彩的自然本性、應用方法、時代特征等方面不斷弘揚傳統色彩文化。漥寺茂則回顧了連續3年參加色彩年會的親身感受,并結合研究日本古代建筑裝飾色彩的專業視角,希望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在相互交流中促進東方色彩的深入研究。
此次為期兩天的年會共舉辦10場主題論壇,中日專家們圍繞色彩觀念、繪畫色彩、服飾色彩、染織色彩、建筑彩繪、戲劇色彩、顏料工藝,以及色彩應用等各個方面,展開了多視角、多層次的學術研討。此外,專家們還與現場的色彩愛好者進行了即時互動,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交流。當日,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還舉辦了“王朝聞學術講壇”特別專場,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宋建明應邀作了題為“色彩與造型敘事”的學術報告。本次學術年會成果也已結集為《2019中國傳統色彩學術年會論文集》,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記者施曉琴)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