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何為寫生 為何寫生 如何寫生 ——六位老藝術家談油畫寫生問題

2019-12-05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0
1358次瀏覽
原標題:何為寫生 為何寫生 如何寫生

寧靜的余暉(油畫) 楊鳴山

青年(速寫) 尼古拉·菲欽

穿粉紅衣裙的女士——娜塔莉婭·波達勃爾斯卡婭肖像(油畫) 尼古拉·菲欽

近日,在全山石藝術中心,靳尚誼、全山石、邵大箴、詹建俊、胡振宇、張祖英六位美術界老教授以正在展出的“尼古拉·菲欽與楊鳴山油畫寫生展”為例,圍繞寫生的意義展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深入探討。寫生對于創作的意義是什么?如何看待普遍存在的借用相機工具、畫照片等現象,寫生的方式方法有哪些?由寫生出發,中國美術院校的油畫教育、當下的油畫創作又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幾位油畫界前輩有著怎樣的擔憂和思考,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本版整理刊發他們的發言,以期對業界有所啟發。

靳尚誼:美院學生對油畫的發展產生了質疑

談寫生,首先要說說色調。因為環境不一樣、時間不一樣、光線不一樣、顏色關系不一樣,所以色調也是不一樣的。色彩語言和造型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楊鳴山的油畫中建筑近景、中景、遠景不一樣,空間感強烈。其實,體積語言和空間語言對于中國藝術家來說是很難表現的,大多數人沒有這個概念。我和很多畫家一樣,畫風景的時候先畫中景、遠景,最后才畫近景,近景的顏色很弱,空間推不過去。這也是中國藝術家畫色彩的普遍現象。

講到寫生,現在出現了一種現象,一些畫家包括美術院校的教師都畫得很大、很多、很完整,但是這些畫都是一個調子,色彩不夠豐富。所以,中國的油畫藝術家不認真研究油畫語言,中國油畫如何發展,還真是個大問題。

當前中國油畫另一種情況,就是美術院校的學生對油畫的發展產生了質疑,不畫畫,去搞觀念和裝置了。他們認為,中國的油畫理論家和一些文章都這樣說了,油畫的前途就是觀念藝術。怎么發展油畫,要不要畫?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也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20世紀50年代,我和我的老師都是研究油畫的。那時候,17年我只看了3次展覽,都不是最好的。直到1979年到西德訪問我才真正看到歐洲油畫原作,我們的進步是非常艱苦的。后來,我再出去看,研究的都是油畫語言的問題,對于好的油畫,觀念、風格、創新,都不是最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油畫語言,才能談觀念和創作。語言不行,觀念和創新都沒有意義。

看楊鳴山的畫,每一幅都不一樣,空間、冷暖、色調等都很全面,這與他的俄羅斯藝術基因有很大關系。中國藝術家覺得體積、空間的道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做不到。而體積、空間以及色調是油畫極其重要的因素,確立了獨特的審美態度和標準。所以學好油畫,對中國藝術家的審美修養、環境營造、生活格調的提高都大有好處。

全山石:只有在原作中才能看到獨特的審美價值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寫生,而是到鄉下去用手機拍照,回來在旅館里按照片畫。他們并沒有領會為什么要寫生,寫生的意義和作用是什么,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去寫生,用什么方式來寫生。

我們也看到有很多畫家,拿四五米的畫布,用八仙桌做調色板,結果畫出來很像照片,這并不是油畫。油畫語言非常豐富,油畫的美感、獨特的審美價值,只有在原作中才能看到。尼古拉·菲欽的油畫最大的特點,就是保留了傳統油畫的精髓。他的作品既吸收了俄羅斯油畫的傳統優點,又有印象派的特點。他畫的人物肖像,很傳神,色彩更微妙,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油畫語言。這種創造的精神和創作語言,很值得我們研究。比如《穿粉紅衣裙的女士——塔莉婭·波達勃爾斯卡婭肖像》,局部是抽象的語言,遠看卻是裙子的皺褶。胳膊色彩非常豐富,用了很多白粉,卻沒有一點粉氣。

而楊鳴山沒有留過學,也沒有在國內舉辦過展覽。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到新疆藝術學校美術系教書,在那里生活了40年。他畫了很多畫,都放在自己家里。此次展出的只是他作品的冰山一角,這樣小的油畫他還有幾千幅。所以這樣一個對藝術非常虔誠又熱愛生活的藝術家,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學習?

尼古拉·菲欽與楊鳴山的作品展現出的共同的地方就是寫生。

邵大箴:沒有扎實基本功是畫不出好作品的

油畫發展到印象派,寫生也發生了變化,印象派油畫寫生強調光的變化。到了后印象主義時期,有了反印象主義的味道。有了印象主義的光色,但質量感卻沒有了,體量感也沒有了。后印象主義在色調上強調質量感、體量感,恢復了古典油畫最基本的東西。雖然印象派在光和色彩方面有了發展,但卻把藝術里的其他基本元素拋棄了。如委拉斯貴支等古典主義、寫實主義藝術家強調繪畫最基本的質量感與體量感,在印象派之后卻被拋棄了。所以,寫生到了印象派之后變成了創作,不是物象反映在畫面上,而是物象被創造性地反映。

對景寫生中有很多主觀性,即選擇和提取在自然界發現的物象并在畫布上表現出來。中國油畫寫生要發展,這個傳統很值得我們重視。

油畫的技藝不能不重視。實際上油畫是用眼睛看,用腦子和心體會,然后再用手創造,是心、腦、手合作的創造。不僅是油畫,任何一種藝術最基礎的都是技法和技巧。雖然楊鳴山和尼古拉·菲欽的畫色彩不同,一個鮮艷、一個淡雅,但是畫面都非常豐富,體現出技巧的重要性。

古典藝術非常強調技藝。實際現在真正的藝術,假如不是完全搞觀念,那么技藝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在學校里不強調這個。一些美術院校教學不僅缺乏基礎,而且還不重視寫生,甚至拋棄技藝。畫家自由發揮、自由創造、隨意表現,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是畫不出好作品的。

詹建俊:有時候一筆下去幾個問題同時解決

現在一些美術專業的人思想有點混亂,不少學生在報考美術院校的時候,不是從藝術的角度來考慮,而是從社會現實的角度來考慮的。沒有建立好初心,又缺乏專業精神,導致一些油畫專業的畢業創作,專業心不強,搞了很多裝置。沒有初心,怎么成為藝術家?

要畫好某個對象,就必須去研究。作為畫家,沒有用心靈感受客觀世界,怎么能把客觀世界畫好?楊鳴山的小畫就很豐富,展現了他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而作為專業來說,很重要的是用以表達的材料。用什么藝術工具、手段來表現?油畫就要用油畫特有的材料和專業的語言來表現,并把材料本身的特質用好,才能成就油畫語言之美。要認識客觀的規律性,感受客觀的豐富性,還要用特殊的工具和材料,把藝術家對客觀的認識、感受呈現出獨特的美感,才能有所成就。

尼古拉·菲欽把造型、空間、光線、色彩組合在一起,豐富的畫面呈現出難以言傳的美。而楊鳴山的小畫,卻涵蓋了他對客觀世界豐富的感覺,即使放大出來也還是那么美。草地是用筆毛畫出來的,一根根小草有粗有細,完美地發揮了特殊工具、材料的技藝之美。現在很多人不講技藝,也看不起技藝,認為技藝是次要的。還有人質疑對客觀對象的研究:“寫生有作用嗎?”

畫面中色調、筆觸等微妙的表達以及繪畫的靈動性,不是用理性把客觀對象解構、解剖,把空間都分析出來就能達到的,還需要利用特殊工具和材料,與個體的靈魂、精神融合,才是靈感和技藝,才能最終打動觀眾。有時候一筆下去幾個問題同時解決,形、光、色、線、空間、虛實、冷暖都在其中體現。

油畫本體語言確實很難領會。現在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問題已經過去了,沒有人再強調油畫本體語言,這種現象讓人非常擔心。

我在歐洲學習的時候,學校就有研究油畫材料的和研究油畫技法的。日本也有專門研究油畫的實驗室,而中國以往沒有一個美術院校有這樣的機構。現在有的美術院校成立了這類的研究室,但年輕人并不把它當回事。

剛到歐洲的時候,雖然我學了一些油畫,但感覺不像地道的油畫。人家畫得太豐富了,有很多技巧,不知道是怎么畫出來的。在倫敦,國家美術館每周四下午對專業人士都開放,我看了那些作品很羨慕,覺得能學到一點皮毛就很了不起了。比如丟勒的風景畫,有一種無可名狀的美。可是我們的一些畫,一看就感覺很容易,說是寫生,其實是在趕時髦,還達不到精微的效果。所以,中國的油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讓年輕人明白油畫傳承下來是很不容易的。

學生時代必須要畫小風景,這樣可以觀察到顏色的變化,對于學生來講很重要。因為自然界的色彩變化很大,畫小風景能提高自己的色彩感覺。為什么色彩感覺很重要?因為這就是油畫本體語言的核心。

張祖英:寫生不是把實景搬到畫面上

這些年,中國油畫發展很快,詹建俊、靳尚誼、全山石等老師針對油畫發展的根本問題做了許多事。他們的初心、敬業的精神,確實值得欽佩。

看了“寫生的意義——尼古拉·菲欽與楊鳴山油畫寫生展”非常感動,收獲很大。尼古拉·菲欽的寫生不是一般的對著人物寫生,而是用心去投入,用心來表現。特別是他畫面中的情感表達,包括眼睛的刻畫都非常精彩。另一個特點,是具象中的抽象,這種結合很有韻味。楊鳴山的畫是其嫻熟的繪畫語言的表達。現在很多人寫生,只是把自然景象如實地搬到畫面上。寫生雖然反映生活,但不等于復制,還要展現藝術家心靈的感受。

中國這幾年興起了很大的寫生熱,我曾寫過一篇文章《熱寫生,冷思考》,指出了一些寫生過程中的不良現象。有一次,我到學校給高研班上課,模特坐在臺上,但同學還在拍照,拍完照以后根據手機再畫畫。事實上,寫生需要根據對象來進行提煉,用心靈語言來表現。照片太具體了,如果畫家跟著它走,作品就很難有情感。

我們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寒假和暑假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畫比較小的畫,老師基本上要求半個小時或40分鐘完成,但是天、地、物的調子都有了。而現在的畫有個傾向,越大越好,1米或5米的都有,有的畫家半天才畫兩幅。所以,現在寫生能力的退化直接反映在創作上,這種現象很普遍。如何正確理解寫生、感悟寫生的魅力,真正把寫生納入藝術創作中,很值得大家關注。(本版文字由記者肖維波整理)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書畫家網
杜滋齡
杜滋齡

杜滋齡先生是當代畫界風格鮮明而成績卓著的藝術家,其筆下人物汲取技法豐富,

 5件作品 500熱度

師恩釗
師恩釗

師恩釗先生的山水畫,著力表現北方山水的奇峻風光,構圖恢弘大氣,筆墨雄渾蒼

 6件作品 2329熱度

張捷
張捷

傳統和生活,是繪畫創作的兩大重要源泉。前者,不僅以古人浩如煙海的經驗總結

 7件作品 1819熱度

裘緝木
裘緝木

孫過庭《書譜》中,對古與今、舊與新的“古不乖時,今不同弊”對比批評主張,

 5件作品 1744熱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畫作體現了關于中國畫的“形神”之論,歷代以來多有闡述。

 2件作品 3356熱度

張松
張松

“張松先生的山水繪畫,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鄉蕪湖的山水風光、湖中煙

 5件作品 5045熱度

王夢湖
王夢湖

中國山水畫是以“暢神”為主要宗旨,畫家在對傳統畫技法和現代創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6683熱度

尼瑪澤仁
尼瑪澤仁

尼瑪澤仁的繪畫體現了藏、漢族文化和西方現代藝術相融合的整體風格,充滿了玄

 4件作品 3574熱度

最新文章

徐悲鴻《負傷之獅》背后的故事

徐悲鴻《負傷之獅》背后的故事

徐悲鴻喜歡獅子,也喜歡畫獅子,積稿頗多。他認為獅雖為猛獸,然性情和易,他

2025-04-03

在影像洪流中重構藝術史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時代精神與語言革新

在影像洪流中重構藝術史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時代精神與語言革

綜觀展廳可以看到,參展藝術家大都出生于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他們既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樓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師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樓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師

“四嚴”管理,即嚴格管理、嚴而有度、嚴中有愛和嚴盯緊摳。這四個“嚴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為素質教育樹標桿定標準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為素質教育樹標桿定標準

成功發展過程中,不斷有人加入,也有人離去。在迎來送往的過程中,我們沒有主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寄語成功新學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寄語成功新學年

成功學校創建18年來,全體成功人勵精圖治,創新拼搏,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近年來 ,成功學校蓬勃發展 ,優秀的老師特別緊缺 。而這時候 ,政府又

2025-04-03

筆凝嶺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陜西山水畫家史偉作品賞析

筆凝嶺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陜西山水畫家史偉

史偉先生的這幅六尺整張《晴嶺歸云》,縱橫樸茂、凝澀古拙的皴筆造景,而

2025-04-03

變古則今 得其環中——山東美協名譽主席張望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解析

變古則今 得其環中——山東美協名譽主席張望先生作品(《西部成

南齊謝赫《畫品》有云:“變古則今,賦彩制形,皆創新意。”唐代彥悰《后畫錄

2025-04-02

漬染黑白 閑逸悠然——當代山水畫家張東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讀

漬染黑白 閑逸悠然——當代山水畫家張東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藝術之來源有二:一曰造化,一曰生活。”(徐悲鴻語)。中國山水繪畫的“天

2025-04-01

尺幅萬象蔥 空亭群山靜——當代青年書畫家林浩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讀

尺幅萬象蔥 空亭群山靜——當代青年書畫家林浩湖先生作品(《西

南北朝宗炳《畫山水序》中說:“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

2025-03-31

地域靈境 生機澎湃——讀青海美協原主席井漢升先生的花鳥畫(《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

地域靈境 生機澎湃——讀青海美協原主席井漢升先生的花鳥畫(《

井漢升先生和我都是陜西人,他2014年夏來蘭州水車園寫生時,我們有過短時

2025-03-31

水墨清音 意趣盎然——《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青年畫家王瑞強先生作品賞析

水墨清音 意趣盎然——《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青年畫家王瑞強先

成功書畫家網編輯介紹說:“青年畫家王瑞強先生碩士研究生階段,師從廣西藝術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