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有政人物畫《山花》
1980年,陳巨來收到闊別多年的老友張大千,托人從臺灣捎來的一幅畫,題款為:“寫寄巨來吾兄,君我俱老矣,當復有童心否?八十三叟爰。”在這幅《童心圖》上,男孩頭像酷像少年時的張大千,口里橫咬白黃紅相間臘梅一枝,筆簡意賅,情溢紙外……

王有政人物畫《維吾爾族小姑娘》
讀王有政先生寫兒童的幾幅國畫,讓人忍不住想起這則畫壇舊日趣聞。一片竹林雜樹,了無生趣中,一個猶如精靈的小姑娘,如貓般悄然而來,單手叉腰,一手扶樹,一腳抬起藏于身后,以金雞獨立之勢凝視前方來人,紅衣白褲,眉如凝黛,眼似秋水,鼻若瓊山,口含朱丹——怦然心動的驚訝和畫龍點睛的小姑娘,頓時讓平凡的景致曝出耀眼的光芒,也許這就是《維吾爾族小姑娘》讓讀者眼前一亮的原因吧。王有政先生寫于古長安北塬上的一幅《北塬小姑娘》,則是另一番風味,白衣灰褲,背后夏天遮陽的大草帽,身旁老山石上一盆綠意斑駁的仙人掌,開著黃花,配以身后紅黃相兼的深色竹林,傳遞出一種厚重與新生并存的力量。同時能捕捉畫家背后的深厚學識、寫生背后的萬般匠心,慘淡經營的自然高妙,平實古樸的藝象心相,苦心探索的幾多悟醒。透視人性美,感受生命美,品味平凡人生突如其來的美和感人肺腑的溫暖。

王有政人物畫《我和姐姐》
《五指山》小姑娘的歪頭一笑,其天真無邪讓人如飲瓊漿,身邊狗狗憨憨張著的嘴,把一派生機盎然的煙火氣躍然紙上。畫家通過準確生動的人物刻劃,簡要突出的精神風貌,形成引人入勝的藝術感染力。當然王有政先生作于戊戌初冬的《山花》,雖為四尺斗方的小品畫,但卻在細密處下足了功夫和筆墨,石頭筆精墨足一絲不茍,藤籃環(huán)環(huán)相扣細細收拾,野菊花葉舒展密密匝匝,小姑娘頭上的綠色頭飾與右邊翠竹相映成趣,精良準確的白描,和少許的皴搽線條的節(jié)奏、韻律、力度剛柔相濟,簡約而不簡單,造型精準,形態(tài)灑脫;左右背景些許水墨點綴,和石頭、藤籃濃墨渲染,讓畫面神態(tài)安恬、清靜自然,水墨濃而不烈,淡而不疏,搭配和諧統(tǒng)一。在心平氣和中用白描、線描、水墨寫出張揚真善美、表現(xiàn)拙樸秀的自然赤子之心。美好的滋潤墨色、多趣線條,將畫家嚴謹認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覽無遺。

王有政人物畫《北塬小姑娘》
一幅好畫,要有三個維度的表述:情感的電波、思想的密度和視覺的張力。《我和姐姐》人物追求親切實在,接近生活的本真,很拙很樸實中法度森嚴。筆法嚴守物形,靈活多變,飄逸瀟灑,老到貫氣;皴擦時筆筆貫氣,剛中涵柔;這姐弟情深場面感人至深,攪動起我們強烈的感情漣漪,喚起童年熟悉并將塵封已久的記憶在喧嘩與騷動。王有政先生以筆墨在宣紙上任意揮灑為天地,緊握思想的犁鏵,追尋生命的本真,畫面上既是寫實,也是對童心的激情詠嘆。畫家用出色的藝術構思,筆觸與線條告訴我們他思考的深度、廣度與密度。這些作品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形象美、筆墨美、形式美兼具,極大的豐富了中國當代人物畫的表現(xiàn)題材和境界,藝術高度自是不言而喻。(文 成功美術館書畫評論員 金石開)
王有政人物畫《五指山》
王有政 1941年5月生于山西萬榮縣。1964年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附中,1969年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人物畫專業(yè)。曾任陜西省群眾藝術館美術創(chuàng)作員員,中國美協(xié)會員,陜西省美協(xié)常務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陜西國畫院創(chuàng)作研究室主任。
1979年作品《悄悄話》獲第五屆全國美展二等獎,1984年作品《捏扁食》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銅牌獎,作品《翠翠莉莉和姣姣》獲第六屆全國美展優(yōu)秀作品獎,1989年作品《倦旅圖》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牌獎,1994年《母親我心中的佛》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yōu)秀作品獎,1999年《讀》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銅牌獎;六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王有政畫集》《中國名家作品精選——王有政》;歷時四年,與楊光利合作的作品《紡線線——延安大生產運動》,于2009年8月6日正式通過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工程藝委會終審,為陜西藝術界贏得了榮譽,也為新中國六十華誕獻上了一份厚禮。
注: 本站發(fā)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