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藝術家來支鋼臺灣首展于中秋佳節圓滿落幕。本次臺灣展對于來支鋼先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結束,同時也是一段新征程的啟航。
月圓、人緣、畫源,來支鋼本次臺灣展,帶給臺灣觀眾的《藝·道》、《富春山居圖》、《小云道》、《湖平兩岸闊》、《白水寨飛瀑》、《山高云不礙》、《云間疏雨有聲詩》、日本、云貴川、臺灣寫生等七十余幅作品為觀者奉獻了一場磅礴淋漓的視覺享宴,展覽現場、群英薈萃,座談會現場、名家云集,眾嘉賓暢所欲言、文脈敘闡、追宗溯流,共論藝道,氣氛一時無二。回顧依然余音繞梁。

9月4日開幕嘉賓合影
專家論衡
知名學者、臺灣藝術大學前校長黃光男先生說:“來支鋼的《藝•道》、《富春山居圖》等等名作的氣勢與簡練,絕對是世紀水墨美學的新彩光,也是中國山水畫的新靈魂。他的筆墨表現出來的一個力量,是中國傳統道統的力量,這是一個二十一世紀新的、好的、而且可以傳下去的中國文化一個現代性的代表”。
被譽為“現代美術史研究之父”的知名美術評論家陳傳席,對于來支鋼在其積墨技法的承繼與創新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來支鋼的畫大氣磅礴、雄渾厚重,融龔賢、黃賓虹、李可染三家積墨精華,又有自己的創新,這一點來支鋼很了不起。 “來支鋼畫云古今一絕”,“來支鋼的《藝·道》是當代山水畫的一個代表,尤其符合時代精神,是大氣磅礴、雄渾剛厚方面的一個代表作,目前在這方面還沒有人超過他。”

藝·道
藏家視界
拍賣鬼才,臺灣頂級收藏大咖王定乾先生激動地說:“昔年張大千是中國潑墨第一人!當今來支鋼可以說是中國積墨第一人!”
頂級收藏大咖劉文杰,以《劉文杰說字畫》和《劉文杰再說字畫》,開創了中國書畫鑒賞學。在座談會現場他澎湃有力的說道:“現在能見到的宋朝人畫云畫的最好的是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在這個云之后,來先生創造了‘積墨法畫云’,以黑表達白——這是一種創新,他追求的是一種大美,唯有如此方能畫出氣勢磅礴大美的畫來!”。

9月7日座談會嘉賓合影
從左到右:來支鋼 、羅青 、陳筱君 、黃光男 、劉文杰 、陳傳席 、
李振明 、林章湖 、熊宜敬 、黃承志
學者風范
歷任臺灣《典藏》雜志、《大觀》月刊等知名藝術雜志主編,知名策展人熊宜敬稱贊說:“通過來先生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堅持執著的態度,以心作畫,某種精神已經符合了李可染先生的八字要訣‘可貴者膽、所要者魂’”。
臺灣當代著名水墨畫家,前臺灣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李振明說:“來支鋼從傳統邁向當代,形成了獨特的非常具有辨識度的個人創作符號,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對照,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的機會”。
前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林章湖先生做詩贊嘆道:“師牛堂上云煙勝,法脈寫生鐵筆新 當代紛紜唯藝道,支鋼積墨辟精神”。
小云·道
媒體視角
兩岸主流媒體香港大公網、新浪、騰訊、優酷、臺灣《典藏》雜志、《藝術家》雜志、非池中藝術網、搜狐、網易、今日頭條、中華網、環球網、東方網、雅昌藝術網、中國文藝網、中國美術報網、丹青海藏網、華夏收藏網、環球藝術網等近百家媒體關注記錄見證了本次展覽盛況。

湖平兩岸闊 家居畫屏中
藝統兩岸、文脈共傳,圓滿、完美、共融,來支鋼積墨山水臺灣首展9月4日開幕,9月7日座談,9月15日閉幕......一切盡在眾評中。當今之世,如果說還有什么能跨界融合人們的思想和感受,彌合分歧的話,那么中華文化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員。在“云”者為尊、視覺為王的時代,中國書畫藝術正像它的祖國一樣強大崛起、以其深沉博大的藝術魅力感染著寶島、渲染著世界,數字地球大數據的“云”與中華傳統的“來氏云”不謀而合,道統再繼有新篇——而肩負傳承與開拓使命的畫家來支鋼正執筆屹立期間。

白水寨飛瀑圖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