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1
陳湘波,湖南人,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廣東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藝委會主任委員、深圳市文聯副主席、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導師,澳門城市大學藝術學博士生導師。獲“2018中國書畫十大年度人物”稱號。現為國家級美術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館長。
作為博士生導師陳湘波先生,他是當代藝術界、學術界的精英,嶺南畫派的重要傳承人之一。我們從他的藝術著述中,可以看到其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旁征博引的藝術思辨和具有思想洞見的藝術天賦。從他藝術作品中,我們又品賞到了其細膩的筆觸所體現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和藝術特征。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始終充滿了人文情懷,具備了多元美學韻味。對自己的藝術追求,陳湘波先生認為藝術不但要呼應時代、奉獻社會,還要對優秀傳統文化重新挖掘,弘揚,為人們帶來精神愉悅和歡樂。
《陳湘波國畫作品》里,“春天的故事”展現出繁花似錦的春天氣息;“谷雨”則表現一只禽鳥獨自欣賞盛開的紅梅;“立秋”又為我們描繪出秋天到來之際,紅荷依然燦爛;“雁影冥濛”讓我們看到一只大雁面對濛濛秋色略有所思……南遷與否?“寒林雙棲”則是兩只寒鴉面對冬日,依然對明日信心滿滿。 本套郵資明信片的藝術特色,在于每一幅作品都配有一首題畫詩,這在郵政部門發行的郵資明信片上,以詩配畫形式實屬不多見。
題畫詩,在世界藝術史上,特別是在中國傳統書畫藝術上,應該說是一個特殊的美學現象。它與繪畫、文學、美術、書法、篆刻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詩、書、畫、印的巧妙結合,成為美術作品在構圖上、意境上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為《陳湘波國畫作品》配詩的作者是陳健,他是這樣用詩對每一幅作品進行解讀的:“春天的故事”詩為“百花園中獨一叢,南國四季漾春風。不求賦彩嬌艷秀,只求韻致滿畫豐。”“谷雨”詩為“落單小禽慎有思,獨占橫遒賞幽姿。群呼千聲不應答,寧吟瘦影作小詩。” “立秋” 詩為“秋來百花盡凋殘,獨有紅蓮映波瀾。參差荷塘冷碧漾,舒卷自有香魅纏。”“雁影冥濛” 詩為“瑟瑟蘆花起瀟湘,野水鳴秋天漸涼。欲雪天空煙凝處,獨對晚晴細思量。”“寒林雙棲” 詩為“野曠寂寂霧茫茫,寒鴉雙棲枯枝上。縱然霜飛雪壓地,明日依舊凌風翔。”從陳健的題畫詩中,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故事”里那花花簇簇所昭示著祖國改革開放所帶來繁榮昌盛、盎然的春意;讀到了陳湘波先生作為嶺南畫派重要傳承人筆下的中國畫藝術特色。以及“谷雨”中的禽梅、“立秋”的紅荷、“雁影冥濛”的大雁和“寒林雙棲”的寒鴉等,同樣讓我們感受到不怕嚴寒、奮力拼搏、詩意般的畫境和精神……。
陳健的題畫詩著重對畫意的掌握,對情境的解讀。他的題畫詩或品評畫藝,或贊美畫家,或揭示畫家的藝術淵源,或闡發畫家理念和美學思想,或抒寫欣賞畫人的體驗、感受和情思。陳健認為,要寫好題畫詩,不但要讀懂畫面內容,更重要的是必須了解畫家的生平境遇、創作理念、創作技巧、創作主題等等。
上世紀80年代,陳健還是一個“文學青年”,與一幫廣東梅州“文青”組織了“寸草文學社”舞文弄墨。1982年,他發表了第一篇文學作品——詩歌“金魚”。至今,他已分別在新華網、央廣網、《中國證券報》、《南方日報》、《風流人物報》、《深圳商報》等媒體發表文學作品、書畫評論等100多萬字。撰寫有800多首題畫詩、題書法詩、題郵票詩和題攝影詩等。深圳郵政已于2018年分別發行了陳健題畫詩、題書畫詩等6套29枚。
在當今大江南北傳頌傳統詩詞的日子里,深圳郵政部門發行詩畫合璧的《陳湘波國畫作品》郵資明信片,無疑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頌揚,對宣傳傳統古詩詞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王愛時)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