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五分鐘看懂中國漆器8000年

2019-02-15

文章來源:新浪收藏|0
1007次瀏覽
    雖然漆器被歐洲人叫做“Japan”,但它千真萬確起源于中國。

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們驚奇地發現,用漆樹上割取的天然汁液(生漆,古人叫大漆)涂在木制器物表面,就能帶給它們一層經久不朽的保護膜。

漆器,就此誕生了。

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的漆弓,距今已有8000年歷史,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漆器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的漆弓,距今已有8000年歷史,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漆器

防腐,是漆器誕生的最初原因。但漸漸的,人們變得不滿足了,琢磨著在保證耐用的同時,是不是能讓器物變得更好看、更美觀呢?

這種想法一旦有了就再也停不下來,接下來的幾千年里,中國人基本上都在為實現這個目的探索。一不小心就研究出了幾十種工藝,把漆器從單純的工藝變成了一門藝術、一種文化。

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段歷史。

新石器時代

關鍵詞:紅+黑主色調出現

人們對美觀的追求是從色彩開始的。

從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漆器來看,7000多年前的原始人已經能利用朱砂和松煙(松灰)調制出黑色和紅色。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朱漆木碗

這兩種最初的顏色,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中國漆器的主色調。

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中國人尚紅、尚黑,其實真正原因沒那么玄幻:大漆的本色是棕色,底色重質地又粘稠,很難調色,紅和黑是人們最容易獲得,也是早期僅能獲得的顏色。

商周

關鍵詞:顏色不夠珠寶來湊

在色彩上遇到了阻礙的人們,轉而探索起另外一個方向——極力給漆器鑲嵌上一些bling bling的裝飾物,比如貝殼、寶石和金子。

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遺址出土的2件漆器殘片,前者鑲有金片和綠松石,后者表面鑲滿貝殼

這種思路,在以后幾千年里都是漆器裝飾的重要方向,可以看作后世漆器所有鑲嵌工藝的萌芽。

漆器工藝正在萌芽,但青銅器在商周時期已經高度發達,所以盡管漆器再怎么bling bling,也并沒能成為主流。

戰國、兩漢

關鍵詞:無物不漆、工藝爆發

時間來到戰國、兩漢,青銅器的繁榮走近尾聲,漆器乘機上位,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高峰期

當時漆器的地位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無物不漆”。

從杯盤茶盞的小型生活用具、到幾案屏風的大型家具,從弓箭甲胄等軍需用品、到棺槨等喪葬用具,全部都有漆器制品。

曾侯乙墓出土的彩繪漆棺戰國湖北省博物館藏

可以說,當時漆器已經被用在社會生活的全部,無論宮廷、士兵還是平民百姓,生活中都離不開漆器。

虎座鳥架鼓戰國荊州博物館藏

隨之而來的,是漆器制作工藝的革新,這種革新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胎骨,在木制器物表面涂大漆,制作出的就是木胎漆器,這是漆器最初誕生時的形態。后來,人們逐漸把胎骨的范圍拓展到陶、竹、皮、金屬等。

戰國時期,人們研究出了一種特殊的胎骨——夾苧胎。

彩繪出行圖夾纻胎漆奩戰國湖北省博物館藏彩繪出行圖夾纻胎漆奩戰國湖北省博物館藏

夾苧胎也叫脫胎,先以木或泥制模,再在模具周圍用麻布(苧)和漆灰(大漆和磚瓦灰的混合物)反復裱糊多層,最后去掉里面的模具,直接以漆布為胎,制作出的漆器輕便又堅固。

除了胎骨,戰國、兩漢時期還集中爆發出多種漆器裝飾工藝。

首先是漆繪,用調色后的大漆在涂好底漆的器物上描繪出各種圖案,叫做描漆。由于大漆能調出的顏色有限(直到今天也沒能跳出黑、朱、黃、綠、青五色),人們又用桐油調制出更為豐富的顏色,用這種油彩描繪裝飾的工藝,叫做描油。

彩繪樂舞圖鴛鴦形漆盒戰國湖北省博物館藏

從出土情況來看,漆繪在當時應用最為廣泛,其次就是錐畫——用錐形工具代替畫筆,在漆器表面刻畫圖案。

錐畫還催生出另外兩種工藝,在錐刻出的線條中填入彩色的大漆叫填漆,填入極細的金(銀)箔,叫戧(qiāng)金。

錐畫云紋漆罐西漢揚州博物館藏

跟戧金名字比較相似的一種工藝是描金,用桐油和大漆混合會讓漆在快干時仍然具有粘性,這時再將金(銀)粉粘上去,就能讓漆器變得金(銀)光閃閃了。

銀扣彩繪描金五子奩漆盒西漢安徽省天長市博物館藏

用金銀裝飾漆器的工藝還有金銀釦(kòu)和金銀箔貼花。金銀釦是用金銀加固、裝飾飾漆器的口部,金銀箔貼花則更為精細,把金銀捶打成極薄的薄片,再在薄片上鏤刻出各種圖形,貼在漆器表面。

貼金箔彩繪神獸云氣紋五子漆奩西漢揚州博物館藏

以上工藝的裝飾效果基本都停留在平面,當時還有一種立體裝飾工藝——堆漆,顧名思義,就是用大漆或者漆灰在器物表面堆出立體的圖案。

戰國時期彩繪鳳鳥雙聯杯湖北省博物館藏戰國時期彩繪鳳鳥雙聯杯湖北省博物館藏

總的來說,戰國、兩漢是中國漆器發展的最高峰,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國寶級漆器,基本上都來自于這一時期;我們現在還在應用的工藝,絕大多數也都起源于這一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

關鍵詞:佛教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于長期的戰亂和瓷器的迅速發展,漆器的發展受到巨大沖擊,沒了之前的輝煌。

與漆器整體衰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夾苧胎的大放異彩。

佛教廣泛興起之后,人們有時需要抬著佛象游街以招睞信徒,集資建廟。這就要求佛像得既高大又輕便,泥質、石雕、銅鑄顯然都不太符合要求,于是夾苧胎脫穎而出。

史料記載,夾苧胎在東晉時期就已經被用來制作佛像,人們把這種工藝叫做夾苧造像。

魏晉時期的夾苧造像已經不存于世,此尊為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唐代佛像魏晉時期的夾苧造像已經不存于世,此尊為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唐代佛像

除此之外,這一時期還誕生了另外一項全新的裝飾工藝——犀皮漆。

犀皮漆的工藝大致分為3部,先用稠漆在器物表面堆出高低不平的面,晾干后涂上多層不同顏色的大漆,最后再通體磨平得到絢麗的花紋。

犀皮黃口羽觴三國吳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關鍵詞:奢華、對外交流

大唐盛世,漆器的發展得以恢復。與盛世氣象相符,唐朝的漆器走的也是奢華路線。

奢華套餐一,是把貝殼磨制成各種形狀或圖案,鑲嵌在漆器表面的螺鈿工藝,有時還會加入瑪瑙、玳瑁、紅珊瑚、綠松石等寶石,華麗而雍容。

唐?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日本正倉院藏唐?螺鈿紫檀五弦琵琶日本正倉院藏

另一款奢華套餐,是在漢代金銀箔貼花工藝上發展而來的金銀平脫。

金銀箔貼花是將金銀箔貼在漆器表面,而金銀平托則要在貼完之后再刷上幾層大漆將金銀覆蓋住,之后再反復打磨讓金銀露出來,跟周圍的漆面平齊,是為金銀平脫中的“平”。

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唐陜西歷史博物館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唐陜西歷史博物館

唐朝給人的印象除了金燦燦的富麗堂皇,還有頻繁的對外交流,唐代的漆器也是如此。

雖然日本本土有發達的漆器工藝,但能確定的是,日本的“脫活干漆”和最著名的“蒔繪”,是受到了中國“夾苧造像”和“描金”技法的影響。

這兩種工藝正是經由日本遣唐使和東渡的大唐高僧,于唐朝時傳入日本。

日本國寶——用“脫活干漆”法制作的鑒真坐像日本國寶——用“脫活干漆”法制作的鑒真坐像

宋元

關鍵詞:極簡vs極繁

有人總結宋朝的美學是極簡風。單看宋朝的漆器,這話只對了一半。

宋朝最有代表性的漆器是素髹(xiū,指把漆涂在器物上)和雕漆,一個極簡,一個極繁。

素髹,也叫光素漆、一色漆,顧名思義就是只在器物表面涂上一種顏色的漆,別無裝飾。

北宋十一花瓣式漆碗溫州博物館藏

雕漆,則要在器物表面刷出一定厚度的漆,再在漆層上雕刻花紋,根據漆層顏色的不同,可以分為剔紅、剔彩、剔犀等。

“張成造”剔紅梔子花紋圓盤元故宮博物院藏

雕漆的繁,不僅繁在精細的雕刻,更繁在一層層刷出厚漆上。能夠進行雕刻的漆層,一般在8-15毫米,1毫米厚的漆就要刷17遍,還得等自然陰干之后再刷下一層,所以一天只能刷2-3層。

“張成造”剔犀云紋盤元故宮博物院藏

宋朝雕漆在元代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元雕漆成為與漢夾苧、唐平托、宋素髹并稱的中國漆器四大杰作。

明至清初

關鍵詞:理論總結、對外貿易

經過了唐宋元的積蓄之后,中國漆器在明代至清初達到了戰國、兩漢之后的另一個高峰。

這座高峰最大的貢獻,就是出現了中國古代唯一一部漆器工藝的著作《髹飾錄》,總結了我國古代漆器工藝的豐富經驗,將漆器分為14類,101個品種,直到今天都影響深遠。

此外,工藝方面的創新主要包括以黑漆作地,剔去花紋輪廓內的漆地,填入彩漆或油色的款彩;

在螺鈿工藝的基礎上,加入寶石、象牙、珊瑚、玉石等珍貴材料的百寶嵌;

黑漆百寶嵌嬰戲圖立柜明故宮博物院藏

和填漆與戧金工藝結合的雕填。

紅漆雕填戧金琴桌明萬歷故宮博物院藏

另一項在當時非常流行的工藝——識文描金(用稠漆畫出高于平面的花紋再描金),也被人們看作從日本引入的新工藝。

我們前面提到過,描金法從戰國起源,唐朝時傳入日本,到了明朝卻要向日本學習,清朝甚至稱這種工藝為“洋漆”。

金地識文描金彩漆高足碗清南京博物院藏

所以,明清時期的漆器,雖然看似繁榮,實際上卻已經開始進入衰落期。

中國古代漆器最后的輝煌,是清朝初期的款彩屏風。

款彩屏風深受國際市場的歡迎,被東印度公司大量運往歐洲,和絲綢、瓷器、茶葉同樣屬于重要的外貿商品。

黑漆款彩百鳥朝鳳圖圍屏清故宮博物院藏黑漆款彩百鳥朝鳳圖圍屏清故宮博物院藏

八千年的歷史太悠久,我們今天只能大概梳理一下漆器的發展脈絡和主要工藝,如果大家對哪種工藝或者哪一段歷史特別感興趣,歡迎留言,我們再來做專門講解。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書畫家網
杜滋齡
杜滋齡

杜滋齡先生是當代畫界風格鮮明而成績卓著的藝術家,其筆下人物汲取技法豐富,

 5件作品 500熱度

師恩釗
師恩釗

師恩釗先生的山水畫,著力表現北方山水的奇峻風光,構圖恢弘大氣,筆墨雄渾蒼

 6件作品 2328熱度

張捷
張捷

傳統和生活,是繪畫創作的兩大重要源泉。前者,不僅以古人浩如煙海的經驗總結

 7件作品 1818熱度

裘緝木
裘緝木

孫過庭《書譜》中,對古與今、舊與新的“古不乖時,今不同弊”對比批評主張,

 5件作品 1744熱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畫作體現了關于中國畫的“形神”之論,歷代以來多有闡述。

 2件作品 3356熱度

張松
張松

“張松先生的山水繪畫,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鄉蕪湖的山水風光、湖中煙

 5件作品 5045熱度

王夢湖
王夢湖

中國山水畫是以“暢神”為主要宗旨,畫家在對傳統畫技法和現代創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6682熱度

尼瑪澤仁
尼瑪澤仁

尼瑪澤仁的繪畫體現了藏、漢族文化和西方現代藝術相融合的整體風格,充滿了玄

 4件作品 3574熱度

最新文章

徐悲鴻《負傷之獅》背后的故事

徐悲鴻《負傷之獅》背后的故事

徐悲鴻喜歡獅子,也喜歡畫獅子,積稿頗多。他認為獅雖為猛獸,然性情和易,他

2025-04-03

在影像洪流中重構藝術史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時代精神與語言革新

在影像洪流中重構藝術史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時代精神與語言革

綜觀展廳可以看到,參展藝術家大都出生于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他們既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樓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師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樓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師

“四嚴”管理,即嚴格管理、嚴而有度、嚴中有愛和嚴盯緊摳。這四個“嚴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為素質教育樹標桿定標準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為素質教育樹標桿定標準

成功發展過程中,不斷有人加入,也有人離去。在迎來送往的過程中,我們沒有主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寄語成功新學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寄語成功新學年

成功學校創建18年來,全體成功人勵精圖治,創新拼搏,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近年來 ,成功學校蓬勃發展 ,優秀的老師特別緊缺 。而這時候 ,政府又

2025-04-03

筆凝嶺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陜西山水畫家史偉作品賞析

筆凝嶺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陜西山水畫家史偉

史偉先生的這幅六尺整張《晴嶺歸云》,縱橫樸茂、凝澀古拙的皴筆造景,而

2025-04-03

變古則今 得其環中——山東美協名譽主席張望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解析

變古則今 得其環中——山東美協名譽主席張望先生作品(《西部成

南齊謝赫《畫品》有云:“變古則今,賦彩制形,皆創新意?!碧拼鷱洝逗螽嬩?/p>

2025-04-02

漬染黑白 閑逸悠然——當代山水畫家張東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讀

漬染黑白 閑逸悠然——當代山水畫家張東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藝術之來源有二:一曰造化,一曰生活。”(徐悲鴻語)。中國山水繪畫的“天

2025-04-01

尺幅萬象蔥 空亭群山靜——當代青年書畫家林浩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讀

尺幅萬象蔥 空亭群山靜——當代青年書畫家林浩湖先生作品(《西

南北朝宗炳《畫山水序》中說:“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

2025-03-31

地域靈境 生機澎湃——讀青海美協原主席井漢升先生的花鳥畫(《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

地域靈境 生機澎湃——讀青海美協原主席井漢升先生的花鳥畫(《

井漢升先生和我都是陜西人,他2014年夏來蘭州水車園寫生時,我們有過短時

2025-03-31

水墨清音 意趣盎然——《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青年畫家王瑞強先生作品賞析

水墨清音 意趣盎然——《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青年畫家王瑞強先

成功書畫家網編輯介紹說:“青年畫家王瑞強先生碩士研究生階段,師從廣西藝術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