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振國山水《峽江一路雪》 在畫壇,山水畫巨匠輩出,動不動讓人就有望高山仰止的思緒;鴻篇巨制更是浩如煙海,望洋興嘆也就順理成章了。程振國先生有個“丈二程”的雅號;源于他善駕馭大山、大水、大氣魄、大手筆、大境界、大格局的山水,得到美術界專家同仁的首肯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敢于出手大氣磅礴、豪情萬丈的巨幅和長卷者,必有“胸中有丘壑,信手可拈來”的高深造詣,否則難免有失水準,而貽笑大方。
程振國畫作《雨中》
蘭州成功美術館新年線上展覽的程振國先生《峽江一路云》畫面不大,景象曠遠,尺幅千里;《山野小景》四尺斗方,取景燕山,角度廣袤;另一幅江南風光,煙波浩渺,綠樹如蓋……都是畫家通過對自然物象的思考,延續發展傳統筆墨表現形式和模式,轉換成富有人性化的圖式展現。
程振國畫作《山野小景》
山水畫是技法完備、富有創造力的藝術載體,程振國的作品總是呈現出一種博大雄渾之美和磅礴陽剛之氣。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后“搜盡奇峰打草稿”,在山高水長林深路遠中上下求索,師傳統、師造化、得心源。然后站在一定高度認識自然、理解自然。他由此形成的個人風格并非刻意追求,而是厚積薄發、水到渠成。《峽江一路云》以山川大江為背景,塊面造型讓山石活靈活現,中側鋒、轉折、頓挫等蒼勁有力,與近處的江邊人家形成對比,滿眼望去的紅色房屋,猶如秋天的楓葉,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寧靜,這樣一幕景色,是能喚起讀者共鳴的;遠處高山淡墨赭石皴擦,若隱若現,大江東流水匆匆,舟人唱著嘹亮的山歌,奔向詩與遠方。畫作造景逼真,氣韻流暢,祖國山川的壯麗秀美風采,融入了作者的主觀審美情趣,被畫家用一貫風格的筆墨展示得淋漓盡致。正如杜詩所狀:“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用墨干、濕、濃、淡、潑、破、積、蘸等法都代表著不同的藝術取向,這是國畫技法的理性化,在運用過程中又蘊含著無限發展和發現的新空間;不同時代有著各種各樣詮釋和理解的方式方法。《山野小景》以位于山頂的一處房屋為主題,遠處則是綿延不盡的群山。“高處有仙人”這是古人的看法,而身居此處,伸手仿佛便能摸著天穹的地方,又該是何等神人在此修行?作品對山水的熱愛和依戀,默契和歡悅躍然紙上,達到一種畫中有我的意境,體現了“天人合一”的高超境界;經營了一塊可臥可游可賞的北方山中農家小院。雄強宏偉的山體,與近景石碾子完美統一,兩棵大樹掩映生輝壯秀和諧,黑瓦白墻,木門木窗融藝術性和裝飾感于一體,將傳統山水精華與現代審美意識有機結合,形成了獨具自己特色的藝術品位和個人風格。
作為國畫大師郭北巒、梁樹年、白雪石三先生得意門生的程振國,體悟山水精神自然有著獨到的深刻與感觸。正如王國維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讀他的畫可感受到豐沛的情感風起云涌,無論是漫山遍野的花、密不透風的葉、獨立千仞的崖,還是飛泉涓流而下、白云鋪天蓋地、農舍鱗次櫛比,一花一石皆關情,遠中近景如臨其境,如沐其風,山渾厚、水蒼茫、樹靜謐中透出橫槊賦詩的浩然氣、雄強韻和文化魂。
有評論家稱:“程振國的山水畫,除了繼承中國傳統山水重于細節描繪的基礎外,還吸收了西方寫實主義風格對整體氣勢的把握,用色講究,整體拿捏準確,構圖蓬勃大氣。通過近景、中景、遠景的構圖語言,使畫面有更強的縱深和空間感。”信哉斯言!(本文作者/成功美術館書畫評論員 金石開)
畫家簡介:程振國 1946年生,山東臨朐人。師從梁樹年、郭北巒、白雪石先生專攻山水。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七屆理事,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文聯理事,《美術家》雜志顧問,中國水墨研究院名譽院長。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曾在北京當代美術館、榮寶齋、蘭州秋田美術館、美國洛杉磯、舊金山、新加坡、日本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數十部畫集。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和多家藝術館、博物館收藏。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