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7
2018年12月22日—2019年1月6日,在深圳“對味畫廊”舉行的“松間沙路——張樂陸作品展”,吸引了眾多經濟特區的“善男信女”。一幅幅極簡生活的藝術作品讓欣賞者久久回味。
張樂陸,1980年生于上海。畢業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唯拓視覺設計工作室藝術總監。他的作品被送往日本加拿大瑞士荷蘭等十多個國家展出,在國際國內獲獎數十次。
張樂陸10歲那年,他創作的“信來了”獲日本首屆國際郵票設計大獎。1992年創作的“如果人口太多了”獲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宣傳畫優秀獎。郵電部于1996年6月發行了張樂陸設計的一套四枚“兒童生活”特種郵票。1998聯合國郵政署發行由張樂陸設計的“我愛和平”郵票一枚。2015年,國家郵政局發行的“父愛如山”郵票,就是選取了張樂陸與父親張安樸共同設計的郵票。
出版個人專著方面,1997年上海畫報出版社出版了張樂陸《藝林新蕾》畫集。2015年7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漢字尋根(卡通版)》插圖本,書中的插圖均由張樂陸完成。2018年6月,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又出版發行了張樂陸的《浮生若貓》繪本。江蘇省郵政發行了一套4枚的“把美麗黎里寄出去”郵資明信片等等。
近幾年,張樂陸用水墨創作的“貓”的形象為全黑五短,反手摸不到肚臍 ……。張樂陸為自己的“貓”起名為“么么黑”。“么么黑”在滬語中是“至暗之物”的意思,失意的人常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張樂陸自己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或是特別艱難的時候,也常會用“么么黑”來形容自己當下的心情或處境。其實,真正的張樂陸,是一位很陽光、很懂禮貌、很有修養的“上海男生”。
走進位于福田區益田村的“對味畫廊”,迎面讓人感覺的,這里充滿了濃濃的文化氣息。筆者環顧“對味畫廊”墻壁四周,發現墻上掛的、桌上擺的、柜里放的畫作,皆為張樂陸的“貓”畫——“么么黑”,還有他那別致的書法。一群“貓粉”熱情地圍著張樂陸簽書、簽明信片、合影留念。
一幅“夏游東京圖”,畫的是在寬暢的飛機艙內,一群“貓”們躺在航空椅上睡覺。“么么黑”睜開一只眼,環瞄四周,本以為大家都睡著了。殊不知,艙內現實并非如此……,一輛餐車悄然輕輕推來后……。張樂陸為畫中配文字為:“眾人皆假寐,餐車一到,皆一躍而起”。小幽默里藏著的大智慧,幽默語言令人茅塞頓開。
一幅“消夏圖”,圖中林木遮陽、蕉蔭綠綠。茅草棚下,一只“么么黑”在泡茶獨飲。陪伴“么么黑”的,只有那草蟲的合唱、夏天的悶熱風浪和一杯淡淡的清茶。畫題為“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真是快意“貓生”。
一幅“吃魚圖”,表現的又是另一種心態。一只“么么黑”坐在桌子前,放大鏡架在大大的左眼前,伸出筷子去夾桌上的盤中小黃魚。圖上題文字:“大黃魚貴,小黃魚代之,味亦美,略顯窮。”簡潔的文字說明:人窮志不窮,有黃魚則神仙。魚有分大小,其味則沒有大小之分。
張樂陸筆下的“么么黑”,看似簡單的幾筆勾畫出一個半躺、騎車、大口大口海吃、神態各異的“么么黑”,畫中隱喻躍然紙上,再配上幽默文字,更讓人忍俊不禁、回味無窮,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可以說,張樂陸的“么么黑”在藝術上充滿了率真與自由,能夠喚醒人們心靈最深處的善念,在情感上領會到畫外之音,與我國著名畫家豐子愷先生的畫里所蘊含獨特的思想性、責任感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樂陸筆下的“么么黑”,已經沒有“貓生”、“人生”之分。“貓生”就是“人生”,“人生”也是“貓生”。“么么黑”本身就是張樂陸的化身。畫中的色彩、線條以及所組合成的塊面,是畫家通過自己的畫風和繪畫語言,反映出自己對人生、對生活的感悟與體驗而已。 ( 陳 健 )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