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国产乱子伦清晰对白视频_欧美色中色_好看的国产精品_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 亚洲视频第一页

再憶1979湘西行 吳冠中是一位藝術的苦行僧

2018-12-21

文章來源:雅昌藝術網|0
1056次瀏覽
  進入湖南省博物館的展廳,看到恩師的晚年之作和大量寫生,藝術家劉巨德又陷入回憶。吳冠中,這位繪畫道路上的一座明燈,在劉巨德看來,就是一位藝術的苦行僧。先生生前踏遍祖國大地,從南到北,無論高山、瀑布、密林、曠野,還是沙漠,沒有一個地方沒有他的腳印。一位又黑又瘦的老人,經常被誤認為是修傘匠,也被誤認是叫花子,卻用自己特殊的視角和發現美的眼睛,為這個世界留下關于“美”的啟示。

  就如,湖南張家界得以名揚四海,就緣于40年前,藝術家吳冠中的一次意外之旅。

  1979年,60歲的吳冠中接到了一項任務,為人民大會堂湖南廳繪制一幅《韶山》畫稿,這一趟湖南之行,怎能少了寫生。當地美協派了一輛車和兩個青年,陪同吳冠中前往美麗的湘西,因為那里有好友黃永玉推薦的好地方。

  兩個陪同的青年人中,有一位就是如今人們熟悉的批評家鄧平祥先生,他回憶,本來歸心似箭的吳先生,被人安利了一個“像桂林”的地方——張家界。即使也是湖南人,年輕的鄧平祥也只是第二次聽說這個地名,他翻開地圖,發現離所住地僅一個小時車程。“要不去看看吧?”兩位年輕人和吳先生商議,就這樣,兩三句話就改變了一個地方的未來命運。

  汽車行進了一個多小時,窗外風景依舊沒有什么變化。一路平平的吳冠中開始面帶慍色。直到又翻過一個山頭,峰回路轉,林場的奇異山色像帷幕被拉開,張家界映入眼簾。

  鄧平祥還記得當時吳冠中激動的樣子。他拉開車門沖了出去,疾步順著山道向前走去,一路放眼四顧,還不迭地說:“這怎么像桂林,比桂林更奇特、更富野性!”吳冠中借來了林場工人們搟面的厚重大案,請了幾個人幫忙抬入山間,潑墨揮毫。

  住了3個晚上,畫了3個白天。在離開前一天的晚飯之后,吳冠中在鄧平祥的陪伴下,在山間小道散步,吳冠中很動情:“我要為張家界寫一篇散文游記,名字就起唐詩‘養在深山人未識’,今晚就寫。”

吳冠中《張家界馬鬃嶺》鏡心 設色紙本 104×200cm吳冠中《張家界馬鬃嶺》鏡心 設色紙本 104×200cm

  后來,一篇《養在深閨人未識——張家界是一顆風景明珠》發表在1980年元旦的湖南日報上,真正改變了這座小鎮的命運。文中,吳冠中描述:“我先不知有虎有豹……一進山急匆匆就往石林和樹林深處鉆,是被景色美入迷了。石峰石壁直線林立,橫斷線曲折有致,相互交錯成文章,不,可以說是‘畫章’吧。人們習慣于以‘猴子望太平’、‘童子拜觀音’等等形象的聯想來歌頌自然界形式之美,還往往要用‘栩栩如生’來形容其酷似,其實許多石頭本身就很美,美就美在似與不似之間。”

  從張家界回來后,吳冠中將大約30余件大型會沒寫生畫在湖南省展覽館北面展廳專題展出。據介紹,這批作品的尺幅非常大,是拆下當地村民的門板畫成的。余立新對這個展覽印象非常深刻:“我參觀了這個展覽,因為震憾,又趕回去取回照相機翻拍了大部分作品。記得那個時間段,他還在湖南省展覽館做了一次專題講座。1979年,當時的改革開放剛剛起步,這樣的藝術創作思維和創新形式,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

  “1979年是個很重要的年份,1979年以后中國美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說機場壁畫和星星美展等等。”楊衛從時間線上做梳理,“那一年發生的事情奠定了后來美術發展的基礎。吳冠中先生明確提出形式美就是在1979年,也是這一年他到了張家界,這里面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有一些巧合,可能也有一些必然的一些因素。”

  油畫民族化與中國畫現代化

  吳冠中展覽結束后又發生了很多事,包括張家界因此廣為人知,吳冠中提出“形式美”引發全國大討論。在劉巨德看來,老師有一種發現美的能力,他對中華大地每一個地方他都想去畫,不管在任何地方,他都能發現其獨特的美。“他眼里的美是無邊的,能把所有都看美。在新疆寫生,看到老鄉的土坯房激動不已,在流淌的小河看到浪花起伏的節奏美。他是用道的視野,一般叫它形式美,或者說用形式美、圖像美的眼光去看。實際上他是作為真正的藝術家,用藝術形而上的道的視野來看所有的生命,所有的鏡像,所以他看的到處都是美。”劉巨德回憶。

《瀑》 22x58cm 1985年 紙本《瀑》 22x58cm 1985年 紙本

  在接受邀請來湖南作畫期間,吳冠中其時正從畫油畫轉向畫國畫,并希望在國畫方面有所造詣。在湖南省博物館書畫研究員劉剛看來,張家界之行對吳冠中后來繪畫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張家界有一種詩情畫意,那種意境的韻味很濃厚。而吳冠中就是想通過用油畫的那種色彩塊面、光感來跟中國傳統那種繪畫的意境相結合,他的墨彩畫既有新意感又有傳統的詩情畫意在里面,所以我覺得他后來表現藝術的手法方面,在中西結合方面,可能與張家界帶給他的靈感還是有關系。”

《紫禁城》 45x48cm 2006年 紙本《紫禁城》 45x48cm 2006年 紙本
《岸》 70x60cm 2002年 油畫、布面《岸》 70x60cm 2002年 油畫、布面
《縱橫》 62x41cm 2008年 紙本《縱橫》 62x41cm 2008年 紙本

  希望把西洋油畫的語言注入中國文化的靈魂,是一代人都在做的事,包括林風眠和龐薰琹這些老先生,而吳冠中這方面強調地格外強烈。吳冠中曾經將《石濤話語錄》重讀抄寫,認為石濤是中國現代藝術之父,與西方現代藝術有很多異曲同工之妙。在研究畫論的同時,吳冠中也曾提出的很多關于藝術的言論,比如說筆墨等于零。言論一出,頗有些“語不驚人死不休”之感,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爭議無數。

  劉巨德回憶,他曾經向吳冠中請教,中國藝術的精神最寶貴的在哪里:“他就說了一個字,‘韻’,氣韻生動的韻,氣韻生動。他第一強調的是生命的韻律,生命的節奏,第二個就是骨法用筆。人們說他沒有筆墨。其實他有筆,筆非常銳利,把墨化為了彩。每個藝術家都可以有自己的語言和方法。吳先生在這一方面不保守,就是他對傳統看的更大、更概括了。你看他的油畫你就知道他的色彩都是用的墨法。至于他的國畫,用文人畫的筆墨來要求他,你就會覺得他離的很遠,這正是他的獨到之處。”

《羊圈》 50x61cm 1998年 油畫、布面《羊圈》 50x61cm 1998年 油畫、布面
《岸》 70x60cm 2002年 油畫、布面《岸》 70x60cm 2002年 油畫、布面

  “藝術有無數高峰,你只能取幾峰,不能面面俱到,要把直覺、感覺到的要先拿出來。”老師教過的話,劉巨德記在心上,他還記得當年上課的情景。面對一個青年女模特裸體躺在那里時,吳冠中對學生第一句話就說,這是五百里大道,從一個高峰到另一個高峰,不能長也不能短。“他看見的是這一條曲線的韻律。他沒有像一般上課說解剖、透視、形體、色彩、冷暖、光影,完全是啟發式的,想象式的教學。他對物象要提的是先把直覺、感覺到的拿出來,對語言也是如此。他要把繪畫語言里最本質的拿出來。把美術史翻開,你就會發現他這些畫太有傳統了。如何理解筆墨是每一個畫家應該思考的話題,而吳先生給我們開啟了另一扇門。”

《窗外無月》 49x48cm 2007年 紙本《窗外無月》 49x48cm 2007年 紙本
《窗外無月》 49x48cm 2007年 紙本《窗外無月》 49x48cm 2007年 紙本
《深宮二十年》 45x63cm 2006年 紙本《深宮二十年》 45x63cm 2006年 紙本

  楊衛將吳冠中視為承前啟后的人物,終結了油畫民族化的探討,開啟了形式美的話題。吳冠中的重要性,在于他把政治性的術語給剔除掉,藝術重新回到本體,回到藝術家的個人創造力,這是吳冠中先生的意義。

  事實上,對于吳冠中的關注和探討一直沒有停止過。

  2018年,由湖南省博物館與浙江美術館聯合主辦的“風箏不斷線—走進吳冠中的繪畫世界”展在湖南省博物館展出,這是近些年來吳冠中作品首次大規模展出,共展出浙江美術館珍藏的吳冠中繪畫作品80件,包括速寫《云南行》等41件,油畫《羊圈》、《眼》、《江南舊夢》等10件,墨彩畫《紫禁城》、《竹林》、《老屋》等29件,均源自吳冠中極其長子給浙江美術館的捐贈。

  吳冠中走了,他留下的話仍是振聾發聵。在劉巨德看來,這并不是本意:“我感覺他并不是一定要震撼這個時代所說的驚人的話語,他不是這么想。他主要是對藝術的一種真誠、狂熱、迷戀,好像他是一個藝術的宗教徒一樣。他要為藝術而亡。”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書畫家網
杜滋齡
杜滋齡

杜滋齡先生是當代畫界風格鮮明而成績卓著的藝術家,其筆下人物汲取技法豐富,

 5件作品 499熱度

師恩釗
師恩釗

師恩釗先生的山水畫,著力表現北方山水的奇峻風光,構圖恢弘大氣,筆墨雄渾蒼

 6件作品 2326熱度

張捷
張捷

傳統和生活,是繪畫創作的兩大重要源泉。前者,不僅以古人浩如煙海的經驗總結

 7件作品 1817熱度

裘緝木
裘緝木

孫過庭《書譜》中,對古與今、舊與新的“古不乖時,今不同弊”對比批評主張,

 5件作品 1744熱度

李翔
李翔

李翔先生的古典人物畫作體現了關于中國畫的“形神”之論,歷代以來多有闡述。

 2件作品 3356熱度

張松
張松

“張松先生的山水繪畫,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鄉蕪湖的山水風光、湖中煙

 5件作品 5043熱度

王夢湖
王夢湖

中國山水畫是以“暢神”為主要宗旨,畫家在對傳統畫技法和現代創新技法的理解

 9件作品 6681熱度

尼瑪澤仁
尼瑪澤仁

尼瑪澤仁的繪畫體現了藏、漢族文化和西方現代藝術相融合的整體風格,充滿了玄

 4件作品 3573熱度

最新文章

徐悲鴻《負傷之獅》背后的故事

徐悲鴻《負傷之獅》背后的故事

徐悲鴻喜歡獅子,也喜歡畫獅子,積稿頗多。他認為獅雖為猛獸,然性情和易,他

2025-04-03

在影像洪流中重構藝術史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時代精神與語言革新

在影像洪流中重構藝術史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時代精神與語言革

綜觀展廳可以看到,參展藝術家大都出生于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他們既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樓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師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樓管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政教老師

“四嚴”管理,即嚴格管理、嚴而有度、嚴中有愛和嚴盯緊摳。這四個“嚴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為素質教育樹標桿定標準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為素質教育樹標桿定標準

成功發展過程中,不斷有人加入,也有人離去。在迎來送往的過程中,我們沒有主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寄語成功新學年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寄語成功新學年

成功學校創建18年來,全體成功人勵精圖治,創新拼搏,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2025-04-0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節選):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近年來 ,成功學校蓬勃發展 ,優秀的老師特別緊缺 。而這時候 ,政府又

2025-04-03

筆凝嶺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陜西山水畫家史偉作品賞析

筆凝嶺雄 烘染云生——《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陜西山水畫家史偉

史偉先生的這幅六尺整張《晴嶺歸云》,縱橫樸茂、凝澀古拙的皴筆造景,而

2025-04-03

變古則今 得其環中——山東美協名譽主席張望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解析

變古則今 得其環中——山東美協名譽主席張望先生作品(《西部成

南齊謝赫《畫品》有云:“變古則今,賦彩制形,皆創新意。”唐代彥悰《后畫錄

2025-04-02

漬染黑白 閑逸悠然——當代山水畫家張東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讀

漬染黑白 閑逸悠然——當代山水畫家張東林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藝術之來源有二:一曰造化,一曰生活。”(徐悲鴻語)。中國山水繪畫的“天

2025-04-01

尺幅萬象蔥 空亭群山靜——當代青年書畫家林浩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賞讀

尺幅萬象蔥 空亭群山靜——當代青年書畫家林浩湖先生作品(《西

南北朝宗炳《畫山水序》中說:“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

2025-03-31

地域靈境 生機澎湃——讀青海美協原主席井漢升先生的花鳥畫(《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

地域靈境 生機澎湃——讀青海美協原主席井漢升先生的花鳥畫(《

井漢升先生和我都是陜西人,他2014年夏來蘭州水車園寫生時,我們有過短時

2025-03-31

水墨清音 意趣盎然——《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青年畫家王瑞強先生作品賞析

水墨清音 意趣盎然——《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青年畫家王瑞強先

成功書畫家網編輯介紹說:“青年畫家王瑞強先生碩士研究生階段,師從廣西藝術

2025-03-31